头孢地尼联合替硝锉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6-06-28陈爱民
陈爱民
(兴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兴化 225700)
头孢地尼联合替硝锉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陈爱民
(兴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兴化 225700)
目的探讨头孢地尼联合替硝锉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合并替硝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地尼联合替硝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相比于对照组的77.0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25%相比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地尼联合替硝锉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改善,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头孢地尼;替硝唑;妇科盆腔炎;安全性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妇科疾病,根据盆腔炎的危险程度可以分为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会演变成慢性盆腔炎,治疗时间较长,极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1]。为探讨头孢地尼联合替硝锉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及安全性,特选取盆腔炎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31~56岁,平均年龄(36.21±1.26)岁;观察组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36.24±1.23)岁。两组在年龄基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合并替硝锉进行治疗,左氧氟沙星(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913),100 g/次,3次/d,替硝锉(湖南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批准:H43020095),500 mg/次,2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患者症状变化。
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地尼联合替硝锉治疗,头孢地尼(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980),100 g/次,3次/d,替硝锉(湖南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批准:H43020095),500 mg/次,2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患者症状变化。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研究中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好转或全部消失,各项指标经过治疗后明显恢复或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此次治疗后有所好转,各项指标经过治疗后有所恢复;③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过治疗后无变化或恶化,各项指标过治疗后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相比于对照组的77.08%,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25%相比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n(%)]
3 讨 论
盆腔炎的发生与女性阴道内的细菌有着密切的联系,女性阴道内有革兰阳性和需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因此,对于盆腔炎患者的治疗,应重点进行抗感染治疗[2]。
头孢地尼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够有效的调节头孢菌素酶和β-内酰胺酶的平衡,对于革兰菌有着明显的抗菌活性;替硝锉具体药效持久,性价比高的特点,联合应用效果显著[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相比于对照组的77.0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25%相比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头孢地尼联合替硝锉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非常好。
综上所述,头孢地尼联合替硝锉治疗妇科盆腔炎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改善,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 王凤炜.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
[2] 朱 军,谢梅青,陈清霞.头孢地尼(CFDN)联合替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11.33
B
ISSN.2095-6681.2016.34.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