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团场农业现代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
2016-06-28范潇雪
范潇雪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兵团团场农业现代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
范潇雪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团场是组成兵团的基本单位,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团场人口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团场农业现代化程度对其人口流动的影响,旨在找出团场人口发展的掣肘之处,以期能对改善团场人口流动有所借鉴。
关键词:兵团;团场;农业现代化;人口流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成立于1954年,文革后于1981年正式恢复,几经整合,现有十四个师,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建筑工程团11个)[1]。兵团总人口从建立时的17.55万,到2014 年年末,达到273.29 万人,占同期自治区总人口的11.89%(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1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1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14)。各基层团场人口分布,城镇之间人口密度相差很大,镇区人口在10000 人以上的有14 个,2000人以下的有59个[2];团场辖区内人口分布不均衡,团镇集中,连队分散;团场各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参差不齐,第一产业普遍较高。
一、团场农业现代化状况
(一)农业经济体制及基本经营制度。兵团的农业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历经五个发展阶段[3]后形成现有的基本农业经济体制:双层经营体制,即土地和农业生产在团场的整体规划下进行家庭承包的分散经营。团场按照师部的生产要求进行生产规划和完成任务,实际生产则由家庭承包分散进行。这是兵团为了克服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与兵团职工生产积极性的矛盾、兵团特殊的党政军企合一的体制与兵团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矛盾,以及基层团场与职工之间利益的矛盾所做出的调整,从而形成了“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4]。
(二)农业机械化情况。2010年兵团的机收、机耕、机播作业水平分别达到45.0%、100.0%、99.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棉花是新疆兵团的支柱性产业,棉花年总产占兵团总产的1/6,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达85%以上,其中,农田机耕达到99%,机播作业达到98%,分别高出全国作业水平1 倍以上;而小麦、水稻、油料3种作物生产已全部实现机械化。[6]不难看出,兵团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并且以狭义上的农作物生产为主。
(三)土地流转情况及规模经营情况。由于土地、水源、雇工、机械化程度、青年劳动力流失等原因,土地有偿流转愈发频繁,同时,种田大户由于技术含量高、机械化生产成本低等原因,有能力承包更多土地进行规模作业。如芳草湖农场六场十连,地处小海子水库边缘,与西河相临,大面积平坦土地较少,机械化程度较低;水源充足,作物种类较多,但地处偏僻,距离团场和县城都较远,青年劳动力多因就学或择业离开,土地流转较为频繁。而距离团场中心较近的五分场三连,大面积平坦土地较多,虽然离水库较远,但灌溉水渠设施完善,以及大口井等可保证农业用水,因此该地种植土地多呈块大、规则的特点,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及农机化水平较高。
(四)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水利:水利是兵团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团场有条件的可以就地取水,同时兴修水利,多年来,投资不断加大,设施逐渐完备,不断符合农业现代化需求。种业:团场普遍建立种业公司,提供可靠种苗,但由于科技含量较低,虽与本团场生产计划相配套,但发展程度并不高。农机:农资集中采供,农机由专门人员或种田大户采购,散户和小户进行租赁使用。
二、农业现代化对团场人口流动的积极影响
(一)持续释放基层团场劳动力。短期内,由于团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设施滞后、运输形式单一等原因,以农业为主的情况暂时难以改变,基层团场多处于“以农带工”的状态。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工业生产水平及技术人员科学素质提高,大量农业从业人员将更多地选择土地有偿流转后再次择业,如开设农机设备修配,应聘种业公司、滴灌带生产厂、农产品精深加工厂以及个体户等第二、三产业类型的工作。从农业生产中解放的劳动力成为团场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来源之一。
(二)人口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城镇集中,促进团场人口的城镇化。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人群多向娱乐、养老、医疗、交通等更为完善的场镇或县城集中,使得团场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增加,推动了基层团场的产业人口结构性调整,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工促农”格局。
(三)无技术的务工务农人员需求量减少,技术性工作人员需求增大,农业职业化从事人员的质量和数量有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直接造成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生产转为以“脑体结合”的生产方式,农机、农科对农业贡献率显著提高,单纯的体力劳动则将被农机代替,从事农业化的农民更具科学知识素养。同时,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技术要求更为普遍。
(四)不同地区、民族的群众迁入,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经济的发展以及“兵地融合”政策的不断加深,省际、省内地区之间的各民族群众自然流动,使得兵团基层团场群众的民族及地区多元化程度增加,文化种类多样化,促进了兵团移民文化更加丰富,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
三、农业机械化对基层团场人口流动的消极影响
(一)高素质青年人才流失严重,基层团场老龄化程度严重。由于基层团场长期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有限,不能满足高等教育青年发展要求,团场高素质人才长期“入不敷出”;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群部分流向城市,造成团场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一方面,自然退休人口比重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平均年龄偏高。据2010 年兵团人口普查年鉴数据,兵团劳动力的平均年龄38.3 岁,超过通用标准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年型劳动力平均年龄35岁的最小值。[7]
(二)降低团场整体人员素质水平。短期内,农业发展依然占主要地位,更多吸引周期性外来务农人员,多以低素质人员为主,在团场居住或定居,使得整体人员素质降低,增加了盗窃、抢劫等危害社会安全的风险。
(三)若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易造成劳动力就业不足,不利于团场稳定。基层团场正处于由“以农带工”向“以工促农”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农业经济放缓,第二、三产业发展迟滞,劳动力溢出,影响团场稳定。
(四)不利于兵团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由于兵团后代持续外迁,而迁入人员对兵团文化的认同感较低,对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认识浅显,使得兵团精神和兵团文化弱化,长期如此,会削弱兵团基层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团场人口发展的路径思考
团场的农业现代化与人口流动密切相关,增加团场人口,保持基层团场人口持续增长,不仅要在经济上以农业现代化为引领,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一)坚持农业现代化,正确处理各类关系。农业是兵团发展的根本,必须长期坚持农业发展中心地位不动摇,必须坚持农业现代化方向不动摇。坚持农业现代化为中心,就要坚持农业基本制度与兵团农业发展矛盾相统一,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就要坚持兵团精神与移民文化相统一,要处理好长远与眼前、使命与利益、目的与目标的关系。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是团场人口增加和有序流动的关键。
(二)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促进各阶层稳步增收。基层团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保守等待,要充分认识本团场的资源、地理、交通等客观条件,以及团场文化、精神、共识等主观氛围,加快产业调整,适应市场经济,促进职工增收。首先,要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坚持耕地红线,用农业现代化引领基层团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其次,要因地制宜发展第二产业,基层团场财力、科技等发展有限,大型工业或重工业并不普遍适宜,要结合团场现有农业及第二产业,巩固工业水平,提高生产质量,如增加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种类和质量,提升农业配套产业水平;增加滴灌技术、地膜、节水、水利、种业等技术含量等,多方面、多层次提高职工收入。再次,做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团场优势和特点,打通交通阻梗点,以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以团场场镇为中心,辐射连队及自然村;联通周边团场,有条件的可以联合经营,扩大规模,不断增加个体人员等收入。
(三)弘扬兵团文化,用文化吸引人、留住人。在加快调整团场产业结构的同时,要注重团场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兵团使命是兵团立身发展的起点与归宿,兵团精神是兵团发展的灵魂与保证,兵团文化是兵团发展的特点与符号。兵团使命,屯垦戍边,是兵团存在的前提与发展的归宿,市场经济不能夺而代之,只能是次要地位,但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团场生产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用文化引领经济,用使命保证发展。“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内化于心,将会产生道德高地,外化于行,将会变成不可战胜的力量。增强使命信念,要靠政治引导,要靠财力支撑,要靠长期传授,要靠人们口口相传。以文艺汇演、文化节日等多种形式加强文化灌输,以树立模范、奖惩结合等方式加强精神建设,以广电媒体、自上而下地加强使命担当,提升基层团场人口素质,稳定团场建设,不仅要靠经济发展,更要靠文化留人。
总之,基层团场的发展离不开人,如何使团场人口稳定、有序增长,既要增加团场的实际人口,同时也要注重团场的“隐性”人口。“铁打的兵团,流水的职工”,来到兵团是兵团人,离开兵团还是兵团人,来到兵团有物质保障,离开兵团有使命在心。
参考文献:
[1] 杨述新,沙永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动人口特点分析[J].理论导刊.2009(1).
[2] 周国胜,郑伟才,张平,沈鸿.兵团人口分布状况对小城镇建设影响问题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05,3:66-69.
[3] 西域军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事记——1949年10月到1992年底.1954, 10-12.
[4] 刘俊浩.新疆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6).
[5] 李景慧,李保成.新疆兵团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51-353.
[6] 蔡侗辰,杨东,周小靖.解读“新疆兵团模式”[N].光明日报,2010-03-19(3).
[7] 王巧玲,张彦.把握形势抓机遇 促兵团人口发展[J].兵团党校学报.2016(1).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64-02
作者简介:范潇雪(1990-),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法学硕士,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历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