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痴人说梦,尤见性情
——浅析《湖心亭看雪》

2016-06-28刘路

人间 2016年17期
关键词:艺术特点

刘路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痴人说梦,尤见性情
——浅析《湖心亭看雪》

刘路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创作的经典小品文之一,它虽然篇幅较短,但不仅境界清奇、情感真挚,而且蕴含着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痴人说梦感人至深,让人流连忘返。本文将从其行文构思、艺术特点、痴人性情等角度来浅析湖心亭看雪的意境与深意。

关键词:行文构思; 艺术特点; 痴人性情

一、《湖心亭看雪》之行文构思

《湖心亭看雪》像一幅名画,它是浑然一体的,不能割裂去评价其价值。这篇性灵小品一共159字,分为四小段,题材较平易,主要追忆了其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它虽然没有新颖生动的材料和曲折的情节,但经作者娓娓道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句式整体上比较简单,有对白、人物、简单的情节,没有倒装和省略。全文呈小说化并以时间为线索,地点是在湖心亭,人物以“余”为主,脉络清晰,在第一段交待了时间、地点与人物;在第二至四段写景及叙述事件过程,篇末舟子喃喃道出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既从侧面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也表明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寄寓了其幽深的眷恋和孤芳自赏的情怀。

二、《湖心亭看雪》之艺术特点

苏东坡说:“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风光的主要特色是温媚俏丽,然而张岱为西湖秋冬时的寂寥深鸣不平。作者冬日对西湖山水这种独特的审美眼光,使其具有了清新脱俗的审美心胸,于是他在一个大雪三日、万籁俱寂的夜晚,独自乘舟赏雪,也让本文的艺术性得到彰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湖心亭观雪的时间特别,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他在十二月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之时游西湖,且在更定以后,更是乘小舟独往。其实人生无处不孤独,即便亲朋满座,在酒酣情浓时也会感觉犹在陌路,内心不觉忧伤。我们在人群中感受到的孤独,常伴随着失落的迷惘与悲哀,可是在作者笔下,寂静赏雪时,孤独反而是充实且平静的,让人们领悟其孤芳自赏的隐逸情怀。

(二)湖心亭观雪视角独特,数量词凝练到位,对比手法恰到好处。西湖的范围不大,若在湖边和湖中看,特别是在夜里或雨天,水面显得空阔浩渺,但是登上湖旁的山峰俯视,我们会发现长堤像细带般延伸,舟船似草叶一样飘零,人形更像豆粒一样渺小,放眼望去像摄影师的镜头一般,平视时看到的是天地一色的空阔,俯视时看到的是湖中景物的渺小。可将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看西湖雪景时,却似一粟漂泊的幻影游荡在苍海之上。

(三)湖心亭观雪的艺术性还体现在高超的写作技巧上,作者用精简的语言叙述其捕捉到的大量景象,并用艺术的再现,让人们联想到朦胧的美感。在篇末巧妙地借“舟子”之口倾诉了对故国的思念以及不肯随波逐流的孤高情怀。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梦镜般的西湖冰雪世界,既有清奇的景、也有高雅的情,写景与抒情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使文章的艺术性得到了升华。因此,当我们用心聆听作者的心声时,不仅会真切的感受到天地之间的静谧,也会深情体味到字里行间中忧国伤时的孤独。

三、《湖心亭看雪》之痴人性情

这篇小品文重视的是感受人生与描绘人生,抒发真性情。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入静后,乘小舟独往,但不期亭中遇客,饮酒对酌,直到临别才互道姓名,最后借舟子之口说出,以为三人均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文中“余”的态度只是静静地观赏与体味。凡是情绪比较活跃的地方,都是借他人写出。遇见知己大喜的是客,喃喃言游湖之痴的是舟子。可“余”始终是淡然的,意会于心却难以言说,让人意犹未尽。普通人赏雪景是很正常的,可在寒风刺骨之夜穿蓑衣提炉火,乘一艘小船,泛舟到湖中心亭赏雪,实属罕见,就连“舟子”也感受到“相公痴”。可到了湖心亭后,却发现早已有“两人铺毡对坐”,而且见有人来,格外欣喜,知己难遇,于是同饮销愁。作者名为看雪,实则抒发情感是真,可 “舟子”怎么会懂“余”遗世独立的孤高情怀。“痴”不仅是文眼,也是作者所不能忘怀的重要的人与事,而且以亡明的崇祯纪年,更是表现了故国之思的忧伤和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特别是用长堤、湖心亭、舟人之小的渲染,抒发真情实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四、《湖心亭看雪》之意境深远

细细品味作者的构思、艺术特点与痴人性情时,不难发现这篇性灵小品还蕴藏着作者对禅学的智慧领悟,开阔了读者的境界,如源头活水将我们带进了自然灵性的意境中。

(一)雪中赏湖心亭情趣盎然,在湖心亭观雪,白雪和白雾笼罩了湖山,在天空中以外无一声一色,展现给人们的是淡雅纯净的世外仙境。熟悉西湖的人由于平时见惯了它的繁华与靓丽,反而被雪中宁静的西湖深深打动,这样一幅清绝的图景覆盖在旧日的西湖印象上,心中不由得感慨世间纵使再繁华俏丽也终将会离我们而去。努力回归自然,保持真性情,或许能惬意洒脱,寻找到灵魂的诗意栖息地。

(二)在张岱笔下,雪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而且它已成为主体审美情感的对应物,它的晶莹透亮是其高雅情趣的象征,这也衬托出张岱对禅宗的独特领悟。如文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所描绘的那样,云、山、水,既代表上、中、下的空间方位,也借指世间万物。特别是“上下一白”的“白”字用得很妙,它揭示了西湖雪景的特质,与红、绿等暖色调不同,白作为一个冷色调,它给人呈现的是清幽冷寂的感觉,更能激发人们寻找平和、宁静与超凡的心境。

(三)回首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经历,“独”让我们看到作者的特立独行与慧眼情趣。它也与末尾的“痴”遥相呼应。痴人说梦,虽为梦话,但真性情悠然纸上,其境更是向远处飘去,其情由心生亦不知所止。其实在平凡的生活中,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们总是愿意记住美丽的情境,但情境再美,回忆中除了欢乐,忧伤甚至是痛苦也是人生常态。我们要看淡悲欢离合,保留内心的真性情,做真实的有感情的会思考的自我。纵使如痴人说梦那样,也要勇敢地坚守内心的空灵与率真。

总之,《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值得品味的性灵小品,作者看似“梦”在西湖,实则“梦”在往昔,“梦”在亡明。全文不仅写出了湖心亭在雪中的清绝美景,而且深情抒发了孤芳自赏的率真性情,饱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心独白,蕴藏着禅宗智慧与深厚的思想内涵,最终让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至今仍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参考文献:

[1]林丽钦.《湖心亭看雪》三奇.[J]. 语文建设,2014(10).

[2]蔡献红.《湖心亭看雪》我们看到了什么.[J].文学教育,2013(9).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12-01

作者简介:刘路(1991-),男,汉,湖北随州;全日制在读硕士,湖北大学文学院,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特点
浅谈工笔女画家蒋采萍的绘画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
浅析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特点
河南筝曲《汉江韵》的艺术特点与演奏
浅谈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
“出世”“入世”中的徐渭
现代舞的艺术特点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