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景化理论发展概况综述

2016-06-28王秀芝

人间 2016年17期
关键词:应用

王秀芝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



前景化理论发展概况综述

王秀芝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在前景化理论发展过程当中, 基于不同的学术传统、研究方法以及关注范围,曾出现过各种不同的思想或评论。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几位重要人物的理论贡献,揭示该理论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承继关系, 使得读者对前景化发展脉络和趋势有清晰的把握。

关键词:前景化理论;前景化语言特征;应用

一、前景化理论综述

前景化(foregrounding)被认为是文体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从绘画艺术中引进的,指人们在感受视觉效果的过程中需要把突出与背景区别开来。前景化的概念源于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ij)等人的论述,经过穆卡罗夫斯基(Jan Mukarovsky)、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等布拉格学派学者的阐发,后又经过利奇(Geoffrey N. Leech)、韩礼德(M.A.K Halliday )、Van Peer 等文体学家的加工与发展最终形成。逐步成为涉及文体风格、语言行为、认知机制、语用语境等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并在文体分析中得到实证应用。

二、前景化理论各发展阶段概述

前景化理论由萌芽到发展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前后经过了什克洛夫斯基、穆卡罗夫斯基、雅各布森、利奇、肖特、韩礼德、Van Peer等文体学家的阐述与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各学派提出的观点有优势也有弊端,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前景化理论的成熟。

(一)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阐释。

前景化概念源于俄国形式主义,20世纪初期,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literariness)。而文学性存在于作品对日常生活语言的特殊使用中。文学语言偏离和扭曲了日常生活语言,使其不再具有日常生活语言的交流实用性。他提出,“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 or making strange)就是使文学性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的特殊运用手段。通过“陌生化”,让人们带着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使其感到新鲜,陌生,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

“陌生化”的思想被形式主义者广泛接受,导致形式主义学者只关注文学的形式方面。而他们使用的一些概念如“陌生化”、“非自动化”、“变形”等最终导致了前景化概念的产生。

(二)布拉格学派对前景化的观点。

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穆卡罗夫斯基和雅各布森都对“前景化”这一概念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前景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由穆卡罗夫斯基在1964年的《标准语言与诗歌语言》一文中首先提出。他认为,前景化视为“自动化”的对立面,是一种“对行为的非自动化”。换句话讲,“自动化”是使事件“程式化”,而“前景化”是对“程式”的“偏离”。

穆卡罗夫斯基还指出了日常语言中的“前景化”与诗歌语言中的“前景化”不同。前者“前景化”的目的是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为的是其表达的主题,后者的目的是把语言行为本身置于突出位置,达到审美的效果。由此可见,穆卡罗夫斯基的前景化理论正是从前面的形式主义者那里发展起来的,但更为系统化。

穆卡罗夫斯基的“前景化”理论强调的主要是文学作品中变异的一方面,雅各布森则强调了前景化的另一方面:平行结构。雅各布森从说话者与受话者的语言交际中分析出六个因素,即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代码、接触手段和信息。他对诗的功能的语言学标准是“等价原则”,这一原则发现了节奏、韵律、排比、重复等手段对诗歌语言的重要性,对前景化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利奇对前景化的综合。

穆卡罗夫斯基和雅各布森分别提出前景化的两个重要手段:变异和平行。20 世纪60 年代利奇将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前景化理论。1966年利奇发表了“Linguistics and the Figur es of Rhetoric”他在文中区别了两种前景化:组合前景化和聚合前景化。前者主要依靠常规范围之外的语言成分来实现,后者主要依靠组合原则,在组合关系的先行组织的不同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语言成分。这样,前景化的两种原则就统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

(四)韩礼德对前景化的解释。

1971年,韩礼德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体学方面的文章Linguistic Function and Literary Style: an Inquiry into the Language of William Golding’s the Inheritors, 其中他区分了两个概念:前景化(foregroundin)和显著(prominence)。后者指的是“具有显著效果的语言现象”,他在文中指出有两种看待显著的态度:一种是否定显著,指与其他语言或者社会所接受的常规相背离的突出,他称之为“失协”;另一种是肯定显著,称之为“失衡”。前者强调的质的偏离,后者强调的是量的偏离。但是韩礼德认为,不是所有的显著都是前景化,只有“有动因的突出”才是前景化。

(五)Van Peer 的前景化趋向。

Van Peer 在他的作品 Stylistics and Psychology:Investigation of Foregrounding中,对前景化理论主要概括了三方面:对前景化理论进行总结和标准的概述;实证前景化理论的可行性;认为前景化理论是语用学中的概念,是作者,文本,读者三者间动态的交流。通过他一系列的实验,Van Peer发现,与其他文章相比,带有前景化特征的文章更能引起读者共鸣,他也发现前景化机制有效控制了篇章的主题,篇章的不同层次的语言存在高度的同一指向性。Van Peer 将前景化推向了心理和语用的层次。后面学者在研究前景化时也着重围绕作者、文本、读者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三、前景化理论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文体学学者对前景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前景化理论成果被应用到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创作、翻译、广告语、新闻报道、中外小说分析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笔者认为尤其是前景化理论对外文小说的解释,使得读者对有些晦涩难懂的文学作品不再畏惧,增添了文学语言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1]彭晓凌. 前景化理论的发展与应用[J].甘肃社会科学版,2014. (2):244-246.

[2]秦秀白. 文体学概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

[3]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52-01

作者简介:王秀芝(1990-),女,山东省济宁市人,青岛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