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叙事学中的叙事时间

2016-06-28刘丽欣

人间 2016年17期

刘丽欣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浅谈中国叙事学中的叙事时间

刘丽欣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20世纪90年代,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从结构、时间、视角、意象、评点家五个方面观照中国的叙事资源,他的叙事学理论根基于他对作品不辍的阅读,对今天的叙事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本论文简要论述了叙事时间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时间的表述形态、叙事元始形态、叙事时间形态阐释了叙事时间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以及它的重要性。

关键词:叙事元始;时间形态;时间速度;变异形态

一、何谓“叙事”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它是关于叙事文本的形式的理论。“叙事学”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批评家兹维坦·托多罗夫于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一文中。然而,作为一门科学,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才得以确立,叙事学也被称为结构主义叙事学和经典叙事学。。文学结构主义的基础是索绪尔的语言论,因而因而我们也可以说西方叙事学发源于语言学理论。尽管“叙事学” 一词在年才由托多罗夫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却早就开始了。18世纪小说正式登入文学殿堂后,对叙事(尤其小说)的讨论更加充分全面:从小说的内容到小说的形式,再到小说的功能和读者的地位等。从思想渊源看,叙事学理论起源于世纪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及弗拉基米尔·普洛普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先河。而在中国,“叙事”这个词早在先秦时就出现了。那个时候的“叙”是用顺序的“序”, 主要是讲奏乐或者丧葬仪式上的顺序,使乐器的摆放和仪式的进行,都整然有序。它和空间的左右、时间的前后都有关系,只不过它最早使用不是在语言表述的领域,而是在中国非常看重的礼仪领域。叙事这个词一直到了六朝的《文心雕龙》才出现,《文心雕龙》里有两次提到过叙事,但它还不是作为一个关键词来讨论的。真正名词化了的“叙事” 这个词的出现,是在唐代刘知几的《史通》里面,《史通》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专门设了一章叫《叙事》,他说“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 中国叙事学以史为源头,以史为重点,它是从史学里发展起来的。我们中国人实际上是从史学和文化学来看待叙事,因为史学和文化学在中国是优势文体。这样才能发挥东方思维的优势。

二、时间的表述形态

时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采取独特的时间标示的表现形态。它不同于西方主要语种按“日—月—年”的顺序标示时间,而是采取“年—月—日”的顺序。这里就包含着我们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思维方式在里面,它不是说我有年你没有年,我有月你没有月,而是顺序不同。顺序不同就是意义不同,它说明你的第一关注点的不同,即你首先关注什么,第一关注点之后的你的整个思维的范式是怎样的。顺序不同主要体现在第一关注点和思维的范式上。那么中国人对时间是怎么考虑的呢?

来看看我们的甲骨文,甲骨文用甲子记日,先记日,再记月,再记年。当时的年叫“祀”, 每年大祭祀一次。因为当时的“年”字是一个人背着一捆稻子,这个“年”就是年成,有一点收成的意思。这个时候日月年和英文的表达是一样的。到了商周之际,那时用金文,也就是钟鼎文,当时有一段时间是先记月,再记日,再记年。到了《春秋》和《左传》的时候,我们变成“年—月—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迁呢?它又是怎样完成的呢?细心读《左传》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左传》上记载了两次“日南至”,“日南至”也就是冬至点,就是太阳到了最南的那个点。鲁嘻公五年记载了一次,鲁昭公二十年记载了一次,这中间相差一百三十三年,一百三十三年中有四十九个闰月,加以约简就是十九年要有七个闰月,这是中国的闰年的定制,有这个闰月制度以后,阴阳才能合历。如果没有这个东西,月亮转个圈就算一个月,转十二回算一年,那么十几年后,春夏秋冬就会完全颠倒过来。所以找到了冬至点也就找到太阳运行的轨迹,有这个十九年七闰的制度后我们才能够有阴阳合历,才能把握太阳年,把握春夏秋冬,才能对“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叙事时间形态

(一)叙事时间速度。叙事时间速度是故事发生的实际的历史时间长度和叙事文本的长度相比较而言的。里蒙·凯南在《叙事虚构作品》中提到:“故事中的时间跨度(以分、小时、天、月、年等度量)和本文再现时所占的篇幅长度(以行、页等计量)之间的关系,亦是一种时空关系。一般情况下,这类时空关系所产生的度量尺度是速度。”叙事速度表现两种变动形式:加速和减速。也就是叙事速度快与慢的两种表现形式。若用较短的文本篇幅描述较长的历史时间的故事,那么叙事速度就快;相反,若用较长的文本篇幅描述较短的时间发生的故事,叙事速度就慢。

(二)时间的变异形态。如果说叙事元始在宏观的层面上提供了一个宏大的时间背景,叙事时间速度在纵向矢量上呈现出了时光在蒋的变迁,那么时间顺叙的变异形态就使这一时间流淌变得曲折多姿、跌宕起伏了。值得注意的变异形态有四种:倒叙、预叙、插叙和补叙。

1.倒叙。倒叙是叙事者有意地介入,它井不单单是一个时间错乱的文体,而是通过时间的错乱造就文章的曲折气势,表达某种复杂的情感,并在两者之间潜在着某种审美张力。时间具有不可逆转性,这只是对于自然时间而言的。在叙事文学作品中,时间的顺序是可以商量的,倒叙作为叙事者的一种叙事谋略,使文章增加了气势曲折之感,表达着叙事者对世界的某种感觉形式。

2.预序。预叙和倒叙在时间顺序变异操作中,是处于两极的概念。预叙是在当下揭示了故事的某种结局,超越了时间,把叙事的触手伸向了将来的时间点。预叙的功能,往往能够给后面展开叙事构设枢纽,埋下命脉,在预而有应中给叙事过程注入价值观、篇章学和命运感。

3.插叙。所谓插叙就是把叙事时间倒转,追溯往事。但由于篇幅过短而不足以称为倒叙。它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的叙述手法。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在叙事时间的变异形态中,还有一种形态称之为补叙。补叙之所谓补叙,是因为它补充了情节和意境的完整性。补叙涉及到的时间己经超出了现有叙事时间的覆盖范围,伸展到以后的叙事中心的时间范围。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 .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2]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9月.

[3]杨义.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三期.

[4]王明科,朱明阳.《论杨义的文化会通论》 ,2014年8月.

[5]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一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14-01

作者简介:刘丽欣(1991-),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