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中国梦”的思维方式

2016-06-28崔恩诚导师王云霞

人间 2016年17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中国梦马克思

崔恩诚 导师:王云霞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中国梦”的思维方式

崔恩诚 导师:王云霞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摘要:我国的中国梦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首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其次,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很好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马克思主义能够通过中国梦的实现得到体现。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马哲视角对“中国梦”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中国梦;思维方式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切拥护,也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热烈讨论。不同的学科对中国梦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且马克思主义更是从深处研究和分析了中国梦,为中国梦的实现提出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顺应时代的发展,跟随时代做出不同的理论研究。

二、基于马哲视角谈“中国梦”的思维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生成的思维方式。

1.基于现实问题解决方式下的提出。

中国梦主要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基本目标,使得我国国家富强,人民的生活和谐美好。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直接决定了中国梦的基本路线。而且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贫富差距还比较大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哲学上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就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人们拥有足够的自由,并且越来越幸福等。这主要是根据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所以,中国梦的实现,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推动时代的发展。

2.以人民群众实践活动为实现路径。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首先,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其次,建立和谐社会,文化越来越丰富多彩,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越来越先进;再者,国家富强,得到统一,维护世界的和平。那么就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一起为目标而奋斗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国梦强调不论什么都是依靠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人们不断的努力来实现的。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主体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能够为社会创造新的业绩,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所以马克思曾经表示“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就是历史的活动,并且群众的队伍会越来越庞大,为社会创造出各种财富。”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

1.理论构建基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梦的提出,是根据我国的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我国的社会发展的规律,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前提,结合多种重要的规律,从而找出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路线。而中国梦的提出,要求实事求是、按照规律做事、要根据客观事实来进行判断。中国梦的基本目标是,国家不断的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社会和谐,从而建立小康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并且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为我国创造了很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距离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是有差距。所以,我国领导人根据这些问题,在很多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中国梦,不仅是根据我国的发展规律和时代变迁而提出来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梦顺应我国的社会发展规律。

2.遵循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能够证明的,而是由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物质的本性不会随着人的意志的变化而变化,它能够将各种现象通过物质来表现出来。马克思认为,对于一件事物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来对它进行表达,不能由主观控制。而我国将会长久的处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因此,我国的领导人在制定方针的时候,要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阶段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处于第二位,但是我国的很多问题都还存在,比如人口众多,发展不稳定,不平衡等。党在召开十八大会议时,曾经指出了我国的中国梦的基本目标,那就是要求我国的经济水平能够不断的增长,人民的收入和我国的生产总值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等。中国梦的提出,结合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这一国情,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从而针对我国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制定相应的方针。

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任务,探讨世界的本质是哲学的世界观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就是物质,它能够通过人们的感觉来进行感知,但是它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以客观事实为主,一切实事求是,要根据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实践。而中国梦的提出,正是以实际为基础,对客观事实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的科学精神和它的理论依据,并且将来会实现我国的中国梦。

三、结论

“中国梦”这一宏伟蓝图的提出,是一切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党的哲学精神和在执政时运用智慧,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而提出中国梦,体现了我国领导人的哲学精神,一切以客观存在为主,实事求是,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通过实践活动,思考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我国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范文.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十个理论创新[J].理论导报.2016,(03).

[2]任艳妮.统一战线助推中国梦实现的“筑梦机制”研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2).

[3]本刊特约评论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大方略[J].新湘评论.2016,(07).

[4]刘卓红,潘宁.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刘卓红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6,(03).

[5]陈邵桂,郭晨.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6]陈耀林.梦与中国梦[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12-01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中国梦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