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雾霾解决之道
2016-06-27汤佳雯
汤佳雯
一、前言
2015年入冬以来,几次严重的雾霾天气甚至达到让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两度发布雾霾红色预警的程度。可以说,我国的雾霾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雾霾问题不仅涉及环境领域,而且是经济学领域的问题,更具体地说是理性的厂商与政府间的博弈问题。
二、理性预期理论与博弈论
(一)理性预期理论。理性预期学派是在美国70年代才形成发展起来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所谓理性预期是指经济人在有效地掌握和利用一切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合乎逻辑推理,并且与所使用的经济模型或理论要求相符合,因此也与经济变量的实际发生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假定它所分析的人是具有理性的人,而预期的正确与否却关系到个人的利益[3]。二是所谓“完全预期”假设,也就是假设任何经济行为主体在进行当前决策时能预测到未来会有的情况。
(二)博弈论。博弈论,又称“对策论”[4],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笔者认为,博弈不止可以发生在企业之间,政府也可以作为博弈的参与方。根据参与人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可以把博弈论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此处我们讨论的是非合作博弈。一个简化了的博弈模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参与人、策略及收益(支付)。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很著名的例子,智猪博弈、性别战及斗鸡博弈也同样重要且实用。通过对国内文献的梳理,笔者还没有发现完整运用以上模型从政府与厂商之间以多种身份地位进行非合作博弈的角度,分析我国雾霾问题并结合理性预期给予我们的政策启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的文献,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政府与厂商间的非合作博弈
已有学者运用博弈论模型分析了环境污染问题下各参与方的非合作静态博弈最优决策问题。其中,厂商之间的囚徒困境博弈讨论得最多[5]。但从政府与厂商博弈的角度来探讨污染物排放问题的文献并不多见。彭乐[8]分析了政府与企业间对于污水排放的监督博弈问题,但未将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情况更加细化。
为便于讨论,本文规定以下前提假设,市场中的厂商是不同质的,分四种情形探讨其在雾霾问题中的策略抉择,并提出对应解决之道。
(一)囚徒困境情形。虽然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等,进行防霾治霾。但是政府与厂商并没有形成合力的态势,双方各自有自己的计划与打算。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问题。对于政府和厂商而言,纳什均衡是(检查,污染),事实上这个均衡还是一个占优策略均衡。然而,此均衡却是低效的。如果厂商不排放污染物气体,政府不进行检查,显然要比纳什均衡策略收益更好。然而帕累托改进得不到实现,因为它不满足博弈参与人的理性要求。根据博弈论我们知道,只有博弈次数为无限次,参与人双方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策略,从而实现帕累托改进。
(二)智猪博弈情形。智猪博弈强调参与博弈双方存在力量的不对等,这正好反映了政府与厂商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个博弈中,不论政府是否进行雾霾治理,厂商的最优选择总是“污染”。此处,“污染”是此类厂商的占优策略。在厂商总是选择“污染”的情况下,政府的最优选择只能是治霾。所以,这里的纳什均衡是:厂商污染,政府治理。而在这个博弈中,使双方共同收益最大的策略组合为(不污染,不治理)。为什么这个最大收益的均衡无法实现?因为不论政府是否治霾,厂商污染环境的收益总是比不污染要大。若能改变厂商的支付(收益),就有可能使共同利益最大的策略得以实现。
(三)性别战情形。市场上的有些厂商,如某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厂商,与政府有着共同的意愿和愿景。这种情形正好与博弈论中的性别战情形相吻合。在这个博弈中,有两个纳什均衡:(治理,污染)和(不治理,不污染)。也就是说,这里的纳什均衡有一种“见机行事”的意味。如果厂商进行污染物排放,那么政府只好投入财政资金治理雾霾。如果厂商为建立声誉而宣称不排污,那么政府也不需要承担因治理雾霾而发生的成本。这里还有一个先动优势的问题值得关注。如果厂商先行动,则政府出资治霾;如果政府先行动,理性的厂商并不会污染。然而,究竟哪个纳什均衡将会发生?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这个博弈变成一个顺序博弈,使政府充分发挥先动优势,我们就有可能让(不治理,不污染)这个均衡成为确定解。
(四)斗鸡博弈情形。考虑政府与厂商间斗鸡博弈情形。这个博弈也有两个纳什均衡,即(不检查,污染)和(检查,不污染)。这个结论乍一听似乎不合逻辑,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厂商在市场上的地位“不可撼动”,当这类厂商排放污染物气体时,政府经过成本收益分析权衡之后也许只好“听之任之”。而另一种情况是,政府宣布将对排放废气的厂商进行严厉处罚,甚至剥夺经营权,那么厂商最明智的选择将是安装污染处理设备,即不污染大气。但是,斗鸡博弈里一个重要问题是,究竟是哪一方做出让步,政府还是厂商?在这里,要么是政府做出不可更改的“承诺”,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要么是厂商做出可置信的公告。我们知道大气污染不可恢复,一个厂商不管多么强大,终归敌不过政府,那么如果改变参与人的支付,就有可能使厂商作出让步而选择自行承担防霾成本。
四、政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政府所实施的政策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具体地分析和制定,政府也不是如理性预期学派所说的,其政策完全无用。
(一)加大环境污染处罚力度,制定巨额罚金政策。当政府陷入“囚徒困境”时,根据博弈论模型可知,只要博弈参与方是理性的且博弈次数为有限次,参与人总会选择“背叛”策略。只有将博弈次数扩展到无限次,参与人才有改变其策略选择的可能。所以,在这里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指定严格的法律政策一旦发现某厂商排放了导致雾霾的废气,就对之处以巨额罚金,使之改变态度转而采取合作的策略。
(二)为小型企业废气处理助力。当政府面对的厂商力量较小,导致其总是选择“污染”策略,以至于政府也为了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选择“治理”这种状况时,要想使得双方共同利益最大化,政府可以对厂商进行财政拨款,帮助其购置废气处理设备,甚至由政府为厂商建立配套的废气处理厂。
(三)严重关切雾霾问题,对政策执行绝不拖延。政府必须积极制定防霾治霾政策,才能发挥先动优势,避免在厂商已经选择“污染”的策略之后被动行事。政府立法往往存在长周期的“时滞”问题,而厂商做决定相对于政府来说更快捷,所以政府更应该把雾霾问题提到更高的关注级别,积极立法。不仅如此,政府还应要求各部门在执行法律政策时绝不拖延,不给厂商任何排放污染气体的诱惑,以便将厂商的策略选择锁定在“不污染”上。
(四)拿出环保决心,以强制力保证防霾治霾。若面对的是激进派的厂商,此时政府应利用自身具有的政治强制力的优势,率先做出策略选择,如设立雾霾监管特别小组,专门检查、整治排污企业,一旦发现厂商违规排放绝不姑息手软。政府唯有展现出恢复“APEC蓝”的决心,才能使这种类型的厂商乖乖听命。这时,只要厂商是理性的,就会自觉防霾。(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冰.试析理性预期论[J].经济学动态,1996(8):58-62
[2]耿作石.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高鸿业,吴易风.现代西方经济学讲座:第五讲 理性预期学派[J].教学与研究,1986(5):63-68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社,2004
[5]韩贵锋,马乃喜.环境保护低效率的博弈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1(1):45-49
[6]王冬梅,李万庆.博弈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5):45-47
[7]杨凤娟.从经济学及博弈角度分析环境污染[J],生产力研究,2007(18):6-7
[8]彭乐.博弈论方法在污水排放问题中的应用[J],技术市场,2013(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