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对工艺创新的影响
2016-06-27余凌婧
余凌婧
摘要:文章利用2012-2014年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本62家机械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因素对工艺创新的影响,其中工艺创新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衡量,采取描述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工艺创新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占比显著正相关。(2)工艺创新与监事会规模、独立监事占比没有相关关系。最后,文章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董事会;工艺创新
一、引言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经济发展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单纯的产品创新已经难以长期维持公司效益的增长,必须依靠工艺创新。随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其中,公司治理是创新能力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通过影响经理人的决策对企业创新影响很大。
股权集中度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目前有三种观点。第一是正相关关系,在代理理论框架下,股权越集中,有利于监督经理人,使得经理层代理成本降低;而股权越分散,经理人易于追求个人利益,代理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进行长期创新投入活动。第二是负相关关系,基于风险规避原理,股权越集中,其承担的特殊风险就越大。第三是非线性关系。有学者通过对特定企业建立实物期权模型,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现金流两者共同决定了企业创新投资的时点,只有当企业拥有足够多备用的现金流时,存在控股股东的企业才会进行创新投入。
董事会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董事会结构是指董事会人员构成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内部董事(执行董事)与外部董事(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的构成情况。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与独立董事占比不存在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占比与公司研发投资不存在相关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董事会人数一定时,独立董事与企业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当独立董事人数增加内部董事人数减少到一定比例时,独立董事就不再起到任何影响,即呈现倒S型曲线。
董事会规模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董事之间的劳动分工,减轻个人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同时方便董事之间的知识互补,领域互补,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但是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造成董事间沟通不畅,导致决策缓慢,效率低下,严重会导致企业错失良机。国内研究发现最佳董事会规模为7-9人,因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存在明显的双门槛值(6.5和10.5)的非线性关系。基于美国的研究也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
监事会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理论上说,监事会人数和独立监事占比与企业创新呈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监事设立的作用便是积极监察管理层的创新决策,但事实上由于监事会的权利有限,所以其能发挥的效用有限。
大量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但EBSCO上检索公司治理结构对工艺创新的影响几乎为零,所以,深入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工艺创新的影响是学术研究的空白点和本文的创新点。而日本作为老牌制造业发达国家,其工艺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本文将以日本机械制造业为例,就公司治理对工艺创新的影响展开研究。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本文聚焦研究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或监事会中的几个指标对于日本机械制造业企业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数目的影响程度。
(一)被解释变量
孙晓华、田晓芳衡量工艺创新采用创新专利总量减去发明创新专利数求得的工艺创新专利数与创新专利总量的比值衡量。本文采用实用新型专利数目衡量工艺创新,日本机械制造业是工艺创新活跃的行业,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
(二)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公司治理解释变量反映了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状况,本文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方面进行考量,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衡量股权集中度;董事会人数和独立董事占比衡量董事会状况;监事会人数和独立监事占比衡量监事会状况,为了不同公司间具有可比性,本文选取公司规模以及资产负债比作为控制变量。公司规模用总资产取对数加以衡量,资产负债率取对数是通过各上市公司官网年报整理所得数据。
经过搜索和筛选,本文最后选取机械制造业62家企业2012年至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有关数据根据相关年份的企业年报和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数据整理得到。各变量的表示符号如表1所示。
由相关系数矩阵分析,相关系数用来描述两组数据之间线性依赖的程度(的大小)。结果显示,五个自变量、两个控制变量两两之间普遍相关性较低,远小于1。所以,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通过Hausman检验选择模型。Hausman(1978)等学者认为应该是总是把个体影响处理是随机的,即随机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原假设是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被择假设为固定效应模型。当Hausman统计量在统计上显著时,拒绝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否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估计参数。因此,本文先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然后检验该模型是否满足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假设,即如果满足将模型确定为随机效应模型,反之则确定为固定效应模型。
模型(1)中只有LNNOP、LNAS、EDR三个变量,模型(2)中加入了LNBD变量,根据上面的随机效应模型可以看出Hausman检验的概率P值分别为0.445和0.6334均大于置信水平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模型(1)中只考量了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2)中加入了一个自变量,模型(3)、(4)、(5)、(6)中依次加入EDT、LNBS、EST、LSP等自变量,逐步加入自变量以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
模型(1)至(6)中R2值在0014至0.056之间,因此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在模型(1)至(4)中,变量之间并无显著的线性关系,第一大持股比例、董事会治理并没有充分反应到工艺创新产出中来。在模型(5)中,引入监事会人数解释变量后,企业监事会人数变量的相关系数为正,且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为5%,说明企业监事会人数增加对企业专利数目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6)中,引入外部监事人数/总人数解释变量后,企业董事会人数和外部董事人数/董事总人数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相关系数都为正,且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0%和5%,说明企业董事会人数和外部董事人数/董事总人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都会对企业专利数目有显著的影响,即:
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工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2、董事会规模对企业工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3、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比例对企业工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四、结论
笔者以2012-2014年62家日本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等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工艺创新是否存在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第一,工艺创新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占比呈正相关;第二,工艺创新与监事会规模、独立监事占比没有相关关系。
本文的发现与结论具有借鉴意义,鼓励企业进行工艺创新提高其企业价值和实力,本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第一,强化董事职责,实现有效决策监督。第二,完善产权制度,提高创新的参与度。第三,提高独立董事比例,更好地为工艺创新保驾护航。第四适当增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鲁银梭,郝云宏.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3):156-161
[2]Hill,Snell,S A.External control,corporate strategy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research-intensive industr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577-590
[3]杨建军,盛锁.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8):787-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