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辅导研究
——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

2016-06-27李舒波赵占锋张建勇张静吴荻胡世艳崔鸣迪崔民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团体辅导

李舒波,赵占锋,张建勇,张静,吴荻,胡世艳,崔鸣迪,崔民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辅导研究
——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

李舒波,赵占锋,张建勇,张静,吴荻,胡世艳,崔鸣迪,崔民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留守儿童问题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严重性等特点。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金沙县六个乡镇的2971名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后测比较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而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一是要强化政府主导,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要发挥家庭的核心功能,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三是要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金沙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团体辅导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因受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城市承载能力有限等因素制约,导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与家庭生活严重分离,并随之产生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未成年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有关留守儿童的具体界定众说纷纭,存在不同争议。基于前人研究,本研究将留守儿童界定为:农村地区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1年及以上,而被交由父母一方、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

一、研究背景

根据2013年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2.55万之多,占农村儿童的37.7%。其中学龄前留守儿童(0-5岁)2342万,义务教育阶段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的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重庆、四川和江西等省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超过50%,广西和贵州等省份的留守儿童占比超过40%”。[1]目前,贵州省共有0至14岁留守儿童105.7万人。根据毕节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6月全市排查出在校留守儿童达26万多人,约占贵州省的1/4,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1191万人。

留守儿童因无法获得像正常孩子一样的家庭教育和情感关怀,在学习、生活、品德和行为方面都出现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熊磊等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比较普遍,存在孤僻心理与人际交往障碍,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逆反心理严重。”[2]李晓芸等认为“留守儿童监护人多数为祖父母或亲戚,他们本身年龄偏大、自身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责任心,与留守儿童缺乏沟通与交流,这加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3]郭文娇等认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4]

教育部等5部委于2013年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2015年发布《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期间提出要关心留守儿童;贵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留守儿童帮扶,逐年减少留守儿童群体存量,每县每年减少人数不低于10%。

本研究旨在对金沙县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施测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干预。同时在心理咨询室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一般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中小学生心理特征及需求等方面对一线学校和老师进行指导,为学校培养本土心理辅导教师。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金沙县位于贵州西北部,总人口67.8万人,有留守儿童21319人。其中,0-5周岁6137人,6-15周岁15182人;男童11237人,女童10082人。

(一)研究对象

1.前测

2015年11月,课题组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金沙县具有代表性的6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各1所,每所学校抽取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各2-3个班级学生作为前测对象,共发放问卷3200份,收回问卷3101份,回收率96.9%,有效问卷2971,有效率95.8%(效度量表得分≥8视为无效问卷),被试平均年龄12.05岁。其中,男生1562人,女生1409人;汉族学生2730人,少数民族学生241人;留守儿童1286人,非留守儿童1685人;小学生1727人(其中,四年级487人、五年级618人、六年级622人),初中生1244人(其中,七年级620人、八年级285人、九年级339人)。

2.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性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不少研究均证实了团体辅导这一重要的教育途径在改善中小学生(包括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团体辅导在小学生孤独感、初中生学业成绩、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2016年4月至6月,我们选取金沙县岩孔和禹谟2个乡镇的4所中小学共75名留守儿童作为团体辅导对象,课题组成员间周五下午前往4所学校进行团体心理辅导,2个月共辅导8次,每所学校安排1名教师跟班观摩学习。

3.后测

2016年6月17日,在8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根据前测所选择的班级,随即对参加辅导的4所学校学生进行后测,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问卷677份(其中,对照班级602份,辅导班级75份),回收率96.7%,有效问卷651份(效度量表得分≥8视为无效问卷),有效率96.2%。

(二)研究工具

1.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

使用日本铃木清等编制,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成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测量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共有100道是非题,1个效度量表和8个内容量表,8个内容量表分别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各内容量表得分≥8分视为异常,8个内容量表的得分之和为总焦虑倾向得分,测量总分≥65分为高焦虑水平。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使用自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教师问卷)”对一线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回收率94%,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96.8%。

(三)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通过查阅已有的相关研究,并对前测和教师问卷的分析,经课题组成员充分论证,最终确定自我意识、情绪问题、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学业问题、亲子关系、压力应对、面向未来应对分离等八个模块作为团体辅导的主题,并设计出每一主题的辅导实施方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前测数据分析

1.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测验结果表明,测验总分均值为37.10,说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如表1所示:

表1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n=2971)

从表1可以看出,以总得分≥65分界定,农村中小学生中焦虑情绪较严重者占1.7%,为低焦虑群体,这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各个内容量表上,以得分≥8分界定,阳性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其中,1882人存在学习焦虑症状,占总人数的53.6%,居阳性检出率首位。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差异。如表2所示:

表2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2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前者测验总分显著高于后者,这符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假设,也与多数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内容量表上差异显著,而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等内容量表上差异极其显著,前者得分明显高于后者。

3.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如表3所示:

表3 农村中小学生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从表3看出,农村不同性别的中小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男生的测验总分显著低于女生,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堪忧。此外,除了在孤独倾向上男女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外,在其他七个内容量表,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

4.不同民族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通过对不同民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t检验发现,无论是测验总分,还是各内容量表,农村中小学生不同民族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均不显著。

(二)后测数据分析

1.心理问题后测检出率

从后测结果看,与前测结果基本一致。如表4所示:

表4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后测检出率(n=575)

从表4看出,测验总分的均值为36.50,未超出正常焦虑总分,是一个低焦虑群体。以总得分≥65分界定,焦虑情绪较严重者占3.5%。在各内容量表上,以得分≥8分界定,各分量表阳性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和过敏焦虑。其中,302人存在学习焦虑症状,占总人数的52.5%,居阳性检出率首位,与前测吻合。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后测比较

从后测结果表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依然好于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表5所示:

表5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后测比较

从表5看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前者总分高于后者,分别是37.94和35.55。此外,在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等内容量表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得分高于后者。

3.不同民族心理健康状况后测比较

通过对不同民族间心理健康状况的t检验发现,无论是测验总分,还是各内容量表,和前测结果保持一致,差异均不显著。

(三)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后测比较分析

我们选择了团体辅导班级的50名留守儿童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50名未进行团体辅导的留守儿童作为控制组,将两组在前测和后测的总分及8个内容量表的得分相减,得出增值,对两组增值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增值分数比较分析

由表6可知,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对50名留守儿童而言,是团体辅导活动,而非前测后测、自然成熟或练习效应等原因有效促进其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体而言,实验组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等3个内容量表上与控制组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团体辅导活动在这3个方面对实验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其他内容量表上,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也发现,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控制组差异不显著(P>0.05),这与实验组控制组的前测后测增值分数的t检验结果一致。

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同质团体让成员找到了共同的经历、感受、体验,有共同的讨论话题,在团体中得到心理支持、理解和接纳。两个月的团体辅导活动,使留守儿童有机会学习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认识自我的方法、社会交往的技能、宣泄负性情绪的途径,感受到被接纳、认可、鼓励和支持。

四、结论

(一)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个别问题突出

本研究的前测和后测显示,金沙县农村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上总分的平均分分别为37.10和36.50,是一个心理相对健康的低焦虑群体,说明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其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1.7%和3.5%,与全国其他省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在各内容量表上,阳性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存在学习焦虑症状的学生,前测后测分别占53.6%和52.5%,均居阳性检出率首位,应引起高度重视。而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等阳性检出率均在20%左右,也非常值得关注。该类表现较明显的特点是:(1)自责:易自卑,缺乏自信心,常把失误、过错归咎于自己;(2)过敏:敏感,容易为小事而烦恼;(3)身体症状:头晕、呼吸困难、冒虚汗、失眠等症状。

(二)除民族变量外,其他变量差异显著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

因无法获得正常孩子一样的家庭教育和情感关怀,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品德和行为养成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其中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普遍存在孤僻、人际交往困难、性格与行为偏差等。

2.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通过上述表3《农村中小学生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测验总分和内容量表得分均表明,男生显著低于女生,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堪忧。

3.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

这种不显著说明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处于同等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团体辅导对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通过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前测后测比较分析证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测验总分和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三个内容量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即团体辅导有效促进了其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可以降低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感受到的焦虑感,学会控制情绪冲动,缓解情绪压力,增强自制力等。

五、对策与建议

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国内研究者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或策略,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如季彩君认为:“只有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体等各界力量团结协作、共同努为,形成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才能改变过去补救式、被动式、短效式的解决方式为预防式、干预式和长效式的解决方式,真正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5]本研究结合金沙县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1.做好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于我国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产生的,它是我国农民工问题的伴生物。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先解决农民工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应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招商引资,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区,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或就业,实现亲子团聚。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责任机制,统一协调

政府各部门应逐步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逐步在乡(镇)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服务中心与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开展留守儿童普查工作,督促村委会、居委会、学校、留守儿童家长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统一协调教育、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工作,实现资源整合利用。

3.提供政策、资金和师资支持,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寄宿制办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留守儿童教育要求、情感需求及归属感需求,由教师或专职工作人员起到部分代替父母职能的作用,便于给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地方政府应将寄宿制学校建设纳入规划,重点建设。

4.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为农村中小学生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生态

地方政府应依法加强对学校附近网吧和电子游戏等经营场所的监管,坚决取缔中小学校周围200米以内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为学校教育创建良好的周边环境。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理教育专门机构

建议将心理健康教师纳入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同时,应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招聘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打通职称晋级通道,解决编制问题,为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二)发挥家庭核心功能,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季彩君认为:“留守家庭无疑是留守儿童失去关爱的地方,但家庭同样也应该是留守儿童拾回关爱的地方。”[5]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摒弃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和“读书无用论”消极观念,注重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亲子沟通模式,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主动与学校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品行等方面的情况,并配合教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三)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1.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素质教育

以学生为本就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创新。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

2.注重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建设和谐校园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不仅在精神上要作好师生的向导,更要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一次次活动等具体形式来承载。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活动,使留守儿童受到特别呵护与关爱,体验到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消除自卑闭锁、盲目反抗、寂寞空虚等不良情绪体验,树立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也可通过学科渗透、专题讲座或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等,聘任有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背景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教师,或招募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心理咨询室或留守儿童之家,通过团体辅导或个体辅导的形式切实帮助留守儿童缓解心理问题。

4.建设家长课堂或父母学堂等教育平台

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指导他们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了解学校办学思想和校规校纪,了解其子女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优良品德。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要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方面入手,各方面形成合力,建立基层政府、学校、家庭、邻里相互配合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

[1]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北京: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013.

[2]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6):132-133.

[3]李晓芸,殷振华.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学校对策[J].学术探索,2012(8):52-55.

[4]郭文姣,黄俊伟.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1):81-85.

[5]季彩君.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研究-以苏中地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Research on M entalHealth Problem sand Group Counseling of the Child ren Left-behind in Rural Areas——ACase Study in Jinsha County,Guizhou LIShu-bo,ZHAO Zhan-feng,ZHANG Jian-yong,ZHANG Jing,WUDi,HU Shi-yan,

CUIMing-di,CUIMin-ri
(Schoolof Teachersof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Bijie,Guizhou551700,China)

Thementalhealth problemsof the children left-behind in ruralareas,which hasbecome a serious social phenomenon and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governmentand thewhole society,shows several following features,such as universality,long term,complexity,severity and so on.Through themethodology of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mentalhealth of2971 ruralprimary and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6 six township in Jinsha county,and analyzed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mental health of rural primary and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normal,but the prevalence rate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rural non-left-behind children on learning anxiety,terror tendency,anxiety to people,loneliness tendency,self-blaming tendency, super-sensitivity tendency and physical symptom.Therefore,we recommend that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rol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optimiz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making full use of core functions of family and establishing a correct outlook on family education;utiliz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school and establishing a correctoutlook on psychologicalhealth education.

Jinsha County;Rural Areas;Left-behind Children;MentalHealth Problems;Group Counseling

B448

A

2096-0239(2016)06-0080-08

(责编:谭本龙 责校:明茂修)

2016-10-10

共青团金沙县委委托课题“金沙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辅导研究”,项目编号:GQTJSXWWT2015001。

李舒波(1965-),男,重庆石柱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赵占锋(1986-),男,河南许昌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张建勇(1974-),男,贵州七星关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学

张静(1979-),女,贵州大方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发展心理学。

吴荻(1980-),女,贵州七星关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胡世艳(1981-),女,贵州七星关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崔鸣迪(1987-),女,河南巩义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

崔民日(1987-),女,黑龙江大庆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咨询。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