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轮功用试析
2016-06-27谢辰谢晋一
谢辰++谢晋一
【摘 要】绿松石属于我国四大名宝石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作为饰件使用广泛,当它作为生产工具出现时,打破了饰件的作用范畴,而其特殊的材料与当时用于祭祀的玉器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祭祀的功用。
【关键词】绿松石 饰品 生产工具 祭祀礼器
2012年11月驻马店市博物馆从西平县文物管理所调拨了一枚新石器时代的绿松石纺轮,与其一起调拨的还有石磨盘、石磨棒、石研磨器、石斧、石铲、石凿、尖底罐、灰陶壶、陶纺轮等一批文物,该文物标本出土于谢老庄遗址。1999年修京珠高速公路取土时文物工作人员发现了西平县人和乡谢老庄村遗址,遗址南北长620m,东西宽600m,面积37200m2,文化层厚2.5m,此遗址出土的文物及标本基本属裴李岗文化时期。该绿松石纺轮直径2.5cm,孔直径0.4cm,厚0.8~1.1cm,质地较好,打磨精细,极为珍贵,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 一枚宝石纺轮。
一、绿松石饰品的发现
绿松石是含铜的地表水与含铝和含磷的矿物或岩石(如长石、磷灰石等)作用后在裂隙中沉淀形成的。晶体形态呈致密的隐晶质集合体,有时呈皮壳状、结核状,单个晶体极为罕见。颜色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从材质上看,该绿松石纺轮与一般的陶质或石质的纺轮不同,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石质纺轮。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宝石之一,在史前考古学文化六大区系中均发现有绿松石饰物。如大汶口文化中的绿松石镶嵌骨雕筒器,马家窑文化彩陶图案上镶嵌的绿松石,庙底沟文化中的绿松石镶嵌饰物等,这些发现代表了史前绿松石艺术的突出成就。绿松石作为一种装饰品在新石器时代的流行,表明它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过程中有着神秘而特殊的功用。
1979年河南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出土绿松石珠两件,圆形,中间穿孔,直径分别为0.8cm、0.6cm,长为lcm、0.7cm,绿松石饰一件,器身扁平,弧背,中间穿孔,长4.5cm。年代约为公元前5495~前5195年,属中原地区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是我国目前出土最古老的绿松石制品[1][2]。郑州大河村仰韶期文化遗址出土鱼形绿松石饰一件,一端钻一圆孔,长2.8cm。另一件为三棱体,淡绿色,通体磨光[3]。还有绿松石饰一件,经磨制,扁体菱形,一角有一圆孔,对角线分别为2.6cm和3.8cm,属仰韶文化中期,时代与庙底沟文化大致相当[4]。当时绿松石饰件作为逝者的高规格佩戴物已在中原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
在西北地区,绿松石饰件也是新石器文化的典型器物,使用非常普遍,陕西有三处出土绿松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著名的临潼姜寨遗址属母系氏族社会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年代为公元前4600~前4400年,在一少女墓葬中出土有2件绿松石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武功黄家河遗址中,出土绿松石管2件,中空,长1.2cm[5]。西乡何家湾出土绿松石佩件8件,有圆形或扁圆形,均有穿孔[6]。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属仰韶文化晚期。公元前2950年前后已进入父系社会的齐家文化,这个时期出土大量的绿松石饰珠,如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出土绿松石珠32颗,兰州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瓮内底部红土中发现了绿松石珠和绿松石球,似乎是作为财物而收藏。在永昌鸳鸯池遗址(属马厂文化,公元前2600~前2300年)出土1件彩陶,上镶嵌绿松石,弥足珍贵。 山西临汾下靳遗址,属庙底沟文化晚期阶段(公元前2500年),在一男性墓主的头骨和左肩胛骨上镶嵌有绿松石的饰物,在两位老年女性的手腕上各有1件镶嵌绿松石的手镯,其中一件镯为黑色胶状物,上面贴有数十片绿松石碎片,镯周长30cm,宽9cm。另一件手镯外径9.5cm,内径5.3cm,在黑色底上贴附绿松石二十多片,形状各异,说明入葬人员已有等级区别[7]。这一地区出土的绿松石用途更广,不但用作饰品佩戴,也作为财富珍藏,同时还作为器物上的镶嵌装饰。
在西南长江上游的重庆巫山遗址的大溪文化为母系氏族社会遗址,出土绿松石耳饰较多,女性有2~3件耳饰,男性仅一件。绿松石耳饰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梯状等,长l~1.6cm,伴随有玉、骨象牙、兽牙等质料的耳、项、臂饰三类。大溪文化年代当在公元前4400~前3300年[8]。虽然出土绿松石饰件较少,但绿松石已开始使用是没有疑义的。
以上仅仅是部分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绿松石的情况。而河南西平县谢老庄遗址出土的绿松石纺轮和河南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出土绿松石饰件应同属一个时期,它们与全国绿松石出现和使用的时间相一致。绿松石作为装饰物在全国广大区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普遍使用,是绿松石作为宝石的一种被人类较早认识的结果。
二、纺轮的发现
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多件圆形带孔石器,它们可能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石纺轮[9]。迄今,我国最早的陶纺轮出土于距今7000多年的河北磁山遗址[10],随后全国各地都有出土。1974年在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出土的纺轮竟达一百多枚,可见纺织业的兴盛 。裴李岗文化遗址也出土有不少的陶纺轮[11] [12]。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所罕见。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它们距今有六七千年了[13],可见这种纺线工具在当时已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调查西平县董桥遗址、小孟庄遗址、三所楼遗址和小潘庄等遗址时,我们采集的大量陶片标本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陶纺轮出现[14]。西平县董桥遗址采集的陶纺轮为泥质红陶,利用残陶片加工而成,圆形,两面平整,直壁,周围边缘部分有磨损,外径0.4厘米,直径2.8厘米,内径0.2厘米。
从形状上看,西平县出土的绿松石纺轮是一种常见的原始纺织工具的构件——纺轮。纺轮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是纺坠的主要部件,圆形、扁平、中间有孔,孔中插棒,利用重物旋转的力量把纤维拧成线,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这比用手捻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纺轮的出现,是我国步入纺织时代的象征,是划时代生产力的解放,也是远古先民聪明才智的体现和纺织文明的启封。在这一时期柔软的纺织物的出现逐步地代替了其他原始的裹身物品,朦胧的文明萌芽诞生,所以纺织物是文明的初始,纺轮则是文明诞生的温床。
西平县谢老庄遗址发现的绿松石纺轮更是开纺轮材质变化的先河,它不仅是宝石生产工具的代表,同时也与石纺轮和陶纺轮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在石纺轮和陶纺轮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功能应该是超越了纺织生产工具的范畴。
三、绿松石纺轮的特殊功用
绿松石纺轮首先是生产工具 ,在全国普遍出现和使用陶纺轮的过程中,绿松石纺轮与石纺轮和陶纺轮一起出现,生产工具材质的变化佐证了当时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西平县谢老庄遗址发现的绿松石纺轮,与它同时代的绿松石作为佩饰的兴起是一脉相承的,也与这一时期玉器的使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时的玉器既是随葬品,也是日常装饰品,更是祭祀用品。
在我国东北、西北、长江流域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玉器与中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玉器同属一个同生共长期。绿松石纺轮属宝石类,特别是从形体上和制作形式上看与玉璧的制作大体一致,它们的制作和使用有着天然的联系。
西平县西部处于伏牛山余脉向平原过渡地域,这里低山、丘陵、土岗、平原相互映衬,湖泊、河流交错,地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地形。这里光照适度,水源充足,山岭岗丘植物茂盛,平原土地肥沃,集采集、渔猎、耕种为一体的优越自然条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也为养蚕制丝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优越环境。这里的蜘蛛山,又称“始祖山”,相传嫘祖正是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织绸技术。
在这一带的董桥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面积达48万平方米的古代遗址,从保存完好的的遗址上采集到陶纺轮、碗、罐、钵等陶制品,还有石斧、石铲等石器。从器物特征可以看出属仰韶文化时期。
2006年10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西平县隆重召开,专家们查阅了众多有关嫘祖故里在西平县的文献资料,如《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宋代刘恕《通鉴外记》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路史·后记五》:“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水经·潕水》有记载:“潕水又东过西平县北。”北魏郦道元注曰:“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清人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图》则标识得清清楚楚,此图和今西平县境图相比,除去潕水(洪河)改道的原因略有差异外,基本相同。甘肃武威汉简中记载“河平元年汝南西陵县。”《大清一统志》汝宁府下记载西平县以生产丝织品“缣”而著称于世。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众多文献记载和董桥遗址的实地文化内涵构成了嫘祖植桑养蚕的必要条件,专家一致认为嫘祖故里就在今天西平县的董桥,不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也正式认定命名西平为“中国嫘祖文化之乡”。
嫘祖为中华民族的养蚕和丝织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全国各族人们的敬仰,黄帝时期嫘祖的出现,与全国普遍出现纺织业到中原纺织业出现高潮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此华夏子孙不再用其他东西裹肤遮羞,身着锦衣挺立于世。既然西平县在黄帝时就是一个纺织中心,在西平县出土这样一种高规格纺织工具也正体现出了全国纺织中心的位置。
嫘祖作为蚕神一直享受蚕农奉祀,当与其特殊身份有密切关系,绿松石纺轮从使用上讲是纺织用的生产工具,而作为名宝石应该是一种礼器,绿松石的材质表明其具有超越生产工具范畴的宗教功用,即祭祀蚕神的礼器。玉是一种稀缺、珍贵、质地优良、色彩美观的上等石材,亦属名宝石,是我国古代制作礼器和装饰品的首选材料。在众多玉器品类中,玉璧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礼器,最早出现于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绿松石纺轮和玉璧的形制一样,而且也是四大名宝石的一种,它的色质不同于以玉做祭天地和四方的六玉,但绿松石纺轮在祭祀蚕神方面应担承着礼器之用,特别是它青绿温润的色泽与大自然的绿色珠联璧合,也与绿绿的桑叶颜色一致,所以在祭祀蚕神时,应是一种比其他玉器更为合适的专用祭祀礼器。
西平县谢老庄遗址出土的绿松石纺轮与西平县养蚕制丝的历史渊源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纺织业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无处不显示各地域先民认识桑蚕业的重要意义。其中一处遗址发现陶纺轮竟多达300余件,足以证明我国纺织业的发展速度,从西平县诸多遗址都出土纺轮可知纺织业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绿松石纺轮的出土,为西平县纺织业的发展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它作为纺线的生产工具,引领着纺织工具的改革,作为专用祭祀礼器,也起着同玉器一样的祭祀礼器作用,凸显了先民们对纺织业的高度重视,所以绿松石纺轮的出现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为西平县成为纺织业发展的中心区域提供了佐证。■
注释:
[1]河南开封地区文管会. 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1978(02).
[2]任万明, 王吉怀, 郑乃武. 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84(01).
[3]郑州市博物馆. 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9(03).
[4]李昌韬, 廖永民. 郑州大河村遗址1983、1987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报告[J]. 考古,1995(06).
[5]梁星彭, 刘随盛. 1982—1983年陕西武功黄家河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8(07).
[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水考古队. 陕西西乡何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首次发掘[J]. 考古与文物,1981(04).
[7]宋建忠, 薛新民. 山西临汾下靳墓地发掘简报[J]. 文物,1998(12).
[8]范桂杰, 胡昌钰. 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J].考古学报,1981(04).
[9]李家和.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J]. 文物,1972(02).
[10]孙德海, 刘勇, 陈光唐.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考古,1981(03).
[11]任万明, 王吉怀, 郑乃武. 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1984 (01).
[12]马洪路.河南新郑唐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4(03).
[1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上下)[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4]高沛. 嫘祖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