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化学实验探究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6-06-25鄢嘉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化学教学

鄢嘉谟

摘 要 化学实验是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实验探究法 化学教学 实验数据 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1指导思想

1.1基本概念

实验教学法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设备和器材,通过条件控制,使实验对象发生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获取比较完善的知识。

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实验,集实验与探究资源优势于一体,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依据实验现象,结合理论知识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归纳总结出结论,并运用结论解决新问题。

1.2理论依据

(1)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化学实验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感官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的重要手段。教师就是要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去观察现象,教会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探究问题和得出结论。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教学中只做验证实验,学生没有求职的欲望,如果恰当的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找到规律。在教学中,学生就变成主动学习,自主创造了。

(3)化学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征,完全可以结合各项教学内容来体现,要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从实验中找出规律,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由简及繁、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由描述到推理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教学,既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善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探究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3功能目标

就实验目的而言可分为探究性实验和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基本阶段:最初由于对实验变量之间的共变关系和因果效应认识的尚不清楚,理论假设也不甚完善,所以常有一个“试探性”的实验过程,实际上是前期实验,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不足。当比较清楚地把握共变关系之后,即可进入“验证性”实验阶段,即正式的试验阶段。这个阶段将完全按照前期实验提供的确切资料,实施实验的设计构想。可见,这种实验通常我们称这是“求真”一类的实验。化学实验探究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成为探究者和发现者,积极主动地探究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操作程序

2.1设问激疑,引发思维

在实训前,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生产、生活中的生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明确本节实验课的目标。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假设,使学生好奇、疑惑,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熟悉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在教师的诱导下,提出某种假设和某种预言。对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到心中有数。

2.2实验操作,引导观察

该程序是实验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要探究的新问题,在实验方案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做实验或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实验操作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实验,正确操作,对错误的操作要制止,防发生意外。实验前,教师要通过启发式讲授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提出观察要求:实验中要启发学生做到有计划的系统观察,有选择的重点观察、有联系的对比观察、有目的重复观察,并且边观察边记录。

2.3总结研讨,归纳结论,升华认识

在正确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从感知现象开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解释实验现象,研讨实验时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使知识进一步深化。此时,可采用类比、想象、科学抽象、模型、假说等科学方法,以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借“思”求“知”,最后得出结论,形成概念。最后,由实验小组长汇报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原因,教师加以总结,逐步统一认识。

2.4探究创新,课后延伸

是一种课后作业的形式。应于下课前布置给学生。内容要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问题的灵活性和难度,要尽可能变换问题的类型,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启发联想,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对课堂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系统、完善和深化,为学生学习的迁移打好基础。每章或一个知识单元学习完毕,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容设计一个新实验,新实验既与课本内容有关,又不使课本内容的某个实验重复,而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在设计中,可以看参考书,编写出实验计划,经教师审阅、帮助修改、提供仪器药品,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写出小论文。

3教学案例

维C果奶是否有维生素C?含量有多高?

(1)教学目标:知道维生素C的物理性质;概述维生素C的氧化性,描述有关化学反应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教学重点:维生素C含量的测量方法。

(3)教学过程:

①诊断导入,明确目标;

提问:维生素C的基团有何属性,如何检验?

导入新课:展示教学目标。

②实验探索,引导观察(略);

③提出问题:菠菜中的铁元素如何检测。

参考文献

[1] 戴汝潜,宛士奇.实用教育实验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6).

[2] 张健.学校教学实用全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8).

[3] 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4] 冯克诚.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6).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化学教学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