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软件冲击印度传统婚恋观
2016-06-25张晓东
张晓东
新德里郊外,一片尘土飞扬的开发区里云集了多家印度本土的科技创业团队。而约会软件Truly Madly的总部就位于这里一座其貌不扬的小楼内。走入公司内部,其年轻活跃的氛围会给人产生一种身处旧金山而非新德里的错觉:穿着紧身牛仔裤和休闲套头衫的20来岁的员工们用几乎不带印度口音的美式英语交谈着。自2014年正式上线以来,Truly Madly在短短两年内就获得百万美元级别的投资和200万的用户积累。
在印度,像Truly Madly这样的本土约会软件正在和像Tinder这样的外来公司一道齐头并进,努力挖掘这个十亿人口级别的庞大市场。总部设在洛杉矶的Tinder是目前全球最火的约会软件。2013年,Tinder在印度上线,旋即掀起一股在线约会风潮。
现如今,约会类软件已经成为印度智能手机用户最喜爱下载的“必备款”之一。Tinder发言人伊万·伯恩斯特尔表示,印度现在是Tinder在亚洲区域内最重要的市场。
在印度社会,婚姻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两个家庭之间的契约。大多数父母,尤其是父亲,负责为子女寻找配偶。约会软件的走红对这种持续几千年之久的“包办婚姻”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如今越来越多的父亲(尤其是城市里的那些)开始被动或主动地允许子女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自由恋爱。
为爱情而结婚
22岁的阿莎德来自北方邦一个名为哈杜迪的小镇。大学毕业后她加入了Truly Madly,在这家公司的市场团队里工作。阿莎德说她来自一个“非常保守”的穆斯林家庭,她的父母希望她未来也能嫁给一个穆斯林。但阿莎德显然有其他打算。“我不想那么早结婚,更不想和父母指定的对象结婚,”她表示,“选人才是首要的,而不是(他的)宗教信仰。”
在Truly Madly的办公室里,总共40名雇员里近半都是女性,这在印度的其他行业里并不常见。这些未满30岁的印度年轻女性,就像阿莎德那样,决定要自己选择喜欢的恋爱对象。
实际上,在传统的印度社会里,婚前恋爱并不是一种可选项——包办婚姻的家长们把婚前恋爱视为一种威胁。他们普遍认为,由父母选择好的同一宗教信仰、符合种姓身份以及物质条件良好的配偶才是最好的结婚对象,子女只需要在婚礼当天亮相即可。
有人权组织长期谴责这种违背当事人意愿的包办婚姻。有数据指出,印度每年约有800万新娘嫁给了完全由父母选择的男人,其中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女,其中很多新娘直到结婚当天才初次见到新郎。如果她们拒绝,可能会遭受暴力,甚至丢掉性命。2014年11月,新德里一名21岁的女大学生因违背父母意愿结婚而被父母勒死。
印度的传统婚姻由双方父母包办,男女婚前缺乏必要的了解
包办婚姻制度之下,当代印度社会仍然有着很强烈的性别隔离色彩——类似于中国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思维压制下的印度未婚男女并不拥有像西方社会那样通过结交异性朋友进而发展成恋爱关系的线下渠道。
约会软件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印度城市里转向半包办婚姻的人说,如果没有手机的普及,这种变化不会发生得这么快。手机给了印度年轻人一个交流渠道,可以避开家人偷听的耳朵。”《纽约时报》如此报道称。
该报指出,印度社会(婚恋观)的改变是循序渐进的。很多人选择从以前的包办婚姻先变成半包办,意即从父母挑选父母决定变成子女挑选父母决定。而约会软件给这些年轻人提供了不同于父母视角的挑选方向,比如兴趣爱好、星座性格而非信仰和种姓。
“印度社会正在飞速进化,在线约会也将会变得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Helion资本的瑞特什·班拉尼对印度市场上约会软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去年3月,这家风投机构联合其他几家投资公司对Truly Madly注资了570万美元。
作家莎弗丽·桑德亚在《爱情在印度崛起》一书中指出,基于自由恋爱的婚姻在过去十年间由5%上升到了30%。“在城镇地带,这个比例预计会更高。”
约会但不约炮
一个值得注意的有趣现象是,约会软件在印度从一开始就发展出了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轨迹:印度年轻男女大多将其视为严肃的婚恋平台,而非寻找“一夜情”的小软件。
《印度时报》称,印度的创业团队对约会软件进行本地化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将它变得更严肃、更安全。“这种更保守的文化对印度本地企业而言是个好消息,因为全球化的Tinder可能没有那么多精力来进行单个国家的本地化。”
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印度小伙阿布在2014年开发了Aisle约会软件,他表示如果把Tinder这种含有大量匿名信息和假照片的“速配”模式引入印度,那基本就没有女性会用了。考虑到印度频发的针对女性的暴力案件,很多软件开发者首要考虑的就是提高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一个两百万个男人和2000个女人的平台并没有存在的价值。”阿布说。
Truly Madly的创始人兼CEO沙钦·阿提亚指出,他了解到现代印度女性是多么缺乏一个安全的交友渠道,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加入了审查用户背景、全实名制和真实照片等传统约会软件上没有的功能。“我希望通过这个软件,能够给印度单身女性创造一个安全的、可靠的择偶平台。在线下这种平台几乎不存在,”阿提亚说,“在印度,女孩主动要求认识异性朋友会被扣上下贱和淫荡的帽子。”
“直接移植Tinder的模式并不适用于印度市场。”阿提亚说,在线约会在西方世界可能已经见怪不怪,但在印度仍然是非常新的玩意儿。“如果不去掉软件的一夜情文化,思想再开放的印度人也不会用。”
除了Truly Madly之外,其他几个主要的印度本土约会软件也把它们的成功归结为“婚姻导向性”。
拥有200万用户的Woo在2014年上线,它将主要用户群定位为25岁以上“想要寻找真爱的都市白领”。在两个用户互相聊天之前,女性用户可以要求对方回答一连串的验证问题。“为了保护女性的安全,男性用户只好妥协了。”其创始人萨梅什·门农笑着说。
来自班加罗尔的 Floh则干脆拒绝将自己定位为“约会软件”,其CEO塞迪哈·曼哈让介绍说Floh是“一款为25-35岁年轻男女提供优质婚配服务的软件”,这基本上已经和传统的婚恋网站无异。
实际上,印度的程序员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将舶来品“印度化”,还得基于印度内部极大的地区文化差异研发出适用于各邦各城市的版本。《印度时报》调查发现,约会软件的普及度正在向印度广大的乡村地带蔓延,而不再是都市小年轻的专利。
改变才刚刚开始
与发达国家普遍的老龄化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到202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人口学家预计,到那时候总共13.5亿印度人的平均年龄将只有29岁。
“在宝莱坞和好莱坞文化洗礼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印度年轻人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摒弃这个国家陈旧的传统文化价值,转而拥抱西方文化,”《外交事务》杂志写到,“最直接的一环就是他们的婚姻恋爱观。在未来,感情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现如今,西方的情人节在印度的大城市里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而基于婚姻这一人类社会重要课题上的变革则足以扩散到其他方方面面。《外交事务》认为,约会软件掀起的自由恋爱风潮就已经对种姓制度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实际上,废而不除的种姓制度造成的阶级壁垒也恰恰是印度老一辈热衷于包办婚姻的重要动机之一:避免自己的子女因为爱情而“头脑发热”爱上“不该爱的人”是很多印度父母的重要职责。
现如今,很多印度的年轻人已经不把种姓再当做一回事。从很多方面来讲,印度正在演化成一个由财富多寡和受教育程度(而不是种姓)决定社会地位的现代国度。
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约会软件走在了前列——目前市面上的约会软件几乎都不会在个人信息栏里出现“种姓”一栏。即使是在有种姓信息的婚恋网站上,绝大部分的用户也都会在这一栏注明“不在乎种姓”。印度社会学者阿胡佳和奥斯特曼进行的一项调研发现,有将近半数的约会软件女性用户在最后选择了和她们不同种姓的对象。
《外交事务》称,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就是低种姓出身走向上层阶级的绝佳例子。“他的成功激励了很多印度人,也影响了一些印度女性的择偶观。”
除了打破种姓壁垒外,约会软件还从一些层面上改变了印度女性在传统婚姻中的绝对弱势地位——这是由软件上男多女少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在Truly Madly上,女性用户约为三成。女性用户拒绝男性用户的比例也相对要高许多。
比如在传统包办婚姻中,男方家庭无可避免地占据了主动权,因而产生了女方需要办置天价嫁妆的恶习。印度人传统上认为妻子在婆家的地位与女方家庭操办婚事的规模紧密挂钩,只有“风光嫁女”才能保证自家姑娘在新家“站住脚”“说上话”。由于攀比心作祟,女方家庭准备的“嫁妆”便越来越多,婚礼排场也越来越大。
Truly Madly约会软件为印度单身女性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可靠的择偶平台
在约会软件上达成的婚姻则免去了这一陋习,这是因为女方有了不满意就换人的权利,且从一开始就免去了双方家庭的介入。
“普莱雅之前因为无法满足前未婚夫家庭提出的昂贵嫁妆而放弃了已经敲定的婚姻,后来她在Truly Madly遇到了现在的丈夫。办了一场双方家庭平摊费用的婚礼。”约会软件的广告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