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6-25张华生

经营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存在问题

张华生

摘 要 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农民的经济收入较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多且呈现出明显的贫富差距,这些问题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要大力加强农村的经济的建设,使之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一、引言

虽然现在农村的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没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强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匹配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实践。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在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在继续增加。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和粮食补贴的发放到位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业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一是农业适用技术应用面扩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精播面积不断扩大;二是优质农产品的比重上升,种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发展优质的专用粮食基地,对农业产品的销售实施订单化管理,蔬菜、瓜类、油料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普通粮食作物继续萎缩;三是优质畜产品明显增加;四是林果业发展迅速,经济林、用材林、生态林的面积大幅度增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在农村加快了其沼气养猪,乡村的道路,人畜饮水问题,节水灌溉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构趋于多元化。对外推介力度不断加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优惠政策不断落实。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劳务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布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培训农民工的技能和中介服务,引导农民工有序流转,提高农民的择业能力或水平。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拓展了农民外部的增收空间,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较大。农民的负担明显减轻。土地延包政策得到了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也进行得十分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不断加大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事业加大了经费投入,这逐步缩小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之间的差距。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改善了农村的医疗条件。开展的“文明村镇”“文明户”“科技下乡”等活动在农村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三、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表现在:思想不解放、保守,当某些项目需要资金时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农产品种植结构单一,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林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不高,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没有发挥主导产业的优势,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幅较慢。第二,基层债务负担重。财政收入减少造成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支出减少。各村失去了原来的村提留收入,又没有创收渠道导致对发展经济投入资金减少,农村经济负重前行,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农资涨价过快。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央的涉农优惠政策打了折扣。第四,输出的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地方的青壮年外出打工,收效较大,但普遍存在文化差异大、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他们主要在建筑工地打工或从事于餐饮行业等,从整体队伍来看素质不高,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不够,农民缺乏科技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

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村。作为农业乡,“民不富则乡不兴”。因此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立足本地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要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压低品质差、市场滞销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促进农产品种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优化区域布局,搞好农产品深加工,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畜牧养殖业,增强企业辐射和带动能力。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和撑杆,“工业兴则乡兴,工业强则乡强”,这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而招商引资进行资源共享则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坚持放心和放手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个体、民营等经济形式在数量、规模、效益上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立足做大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发展农村经济要加大自我推介力度,立足优势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企业,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要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为核心,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其档次水平,尽快打造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使其形成优势企业,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强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其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三农”的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有利于工业产业的聚集,也有利于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载体,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将乡镇企业和城镇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集体作用和辐射作用,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其经济效益。

(四)做好对外劳务输出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水平,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农村人员的增收,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就业,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开放的观念。加强市场建设,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培训务工人员的技术,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劳务技能,提高其就业增收能力;加强教育引导,保证他们有序流动;避免盲目外出、无功而返,变无序输出为有序流动;对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进行引导,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五)落实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方式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其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相关部门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以保障社会大局的稳定。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统筹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快速而健康的发展,为提前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虽然各大城市在改变着城镇和农村的比例,但是就全国范围的城乡比例来看,农村还是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要想真正使整个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重点抓农村的经济建设。要切实做好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工作,通过提供资金补助以及科学技术的专业指导,再借助严密的管理体制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为青州市何官镇财政经管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晨必.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来发展农村经济[J].北京农业,2016(06).

[2] 张翘楚.推进“互联网+”促进农村经济提档升级[J].奋斗,2016(04).

[3] 于延申,杨丽秀,齐心.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今后发展对策[J].吉林蔬菜,2016(05).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存在问题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