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坡位杉木第三代和洋020组培苗早期生长性状对比
2016-06-25李文芳
李文芳
摘 要:通过对3个不同坡位杉木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组培苗早期生长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造林6a后,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组培苗均生长良好,试验林第三代实生苗总体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8.5m、11.1cm、0.049 12m3,洋020组培苗总体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8.7m、9.3cm、0.036 87m3。同坡位,第三代实生苗平均胸径要显著大于洋020组培苗,而组培苗整体平均树高要大于第三代实生苗(上坡位除外),材积方面,第三代实生苗的平均材积均显著大于洋020组培苗。另一方面,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组培苗在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随坡位从上到下:下坡位生长量>中坡位生长量>上坡位生长量。
关键词:杉木;坡位;早期;生长性状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1-0090-04
Study on Early Growth Traits of the 3rd Generation Seedings and Tissue Culture Seeding Yang-020 of Chinese fir in Different Positions of Slop
Li Wenfang
(Yangkou State-owned Forest Farm,Shunchang 353211,China)
Abstract:Early growth traits of the 3rd generation seedings and tissue culture seeding Yang-020 of Chinese fir in 3 different positions of slop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3rd generation seedings and tissue culture seeding Yang-020 were all growing well after 6 years, the overall mean of tree height,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and single tree volume for the 3rd generation seedings of the test forest were 8.5m, 11.1cm and 0.049 12 m3 absolutely, the overall mean of tree height,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and single tree volume for tissue culture seeding Yang-020 were 8.7m, 9.3cm and 0.036 87m3 absolutely.The 3rd generation seedings were larger than tissue culture seeding Yang-020 for average DBH, smaller for tree height (except the uphill)and larger for tree volume with the samp slope.On the other hand, the growth amount for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tree height, volume growth increased with slope position from top to down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seedlings and tissue culture seeding Yang-020:downhill growth > mesoslope growth > upslope growth.
Key words:Chinese fir;Position of slop;Early stage;Growth trait
杉木[Cunningham lanceolata (Lamb.)Hook]为杉科(Taxodiaceae)杉木属(Cunninghamia)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常绿针叶树种,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用材树种[1]。杉木分布范围广,分布于我国北纬19°30′~34°03′,东经101°30′~121°53′,遍及我国整个亚热带的南方17个省区[2]。福建省是我国杉木重要的中心产区[3],其生产力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4],其中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被誉为“中国杉木育种的摇篮”[5]。近年来,随着我国木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为缓解木材和林产品的供需矛盾,杉木因其短周期、速生、优质、丰产等特性成为了目前人工经济林造林的首选树种。通过组培快繁方式,目前洋020无性系组培苗在福建、广西等南方杉木主产区被广泛应用于培育杉木短周期速生用材林造林,适合培育中小径材(16~20a)。
不少林业工作者分别探究了组培苗和实生苗的生长性状[6,7],也有学者探究了不同坡位上的生长性状,得出坡位对杉木生长影响较为显著[8,9]。但较少的研究学者同时结合不同的品种和坡位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对实生苗和组培苗的对比研究。为此,本研究以杉木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组培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不同坡位上表现的生长性状的差异,为培育杉木短周期速生中小径材(16~20a)用材林选择杉木品系造林推广及科学造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打铁坑工区014林班35大班020小班,造林面积10.5hm2,地貌系武夷山系的低山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东经117°92′,北纬26°80′,海拔130~293m,年平均气温18.5℃,绝对最高温度39℃,绝对最低温度-4℃,年平均降水量1 756mm,無霜期280d,相对湿度82%,土壤大部分为山地红壤,土层较深厚,立地等级II级,前茬为杉木林,2010年春栽植。
1.2 试验设计 造林前,林地经过炼山、清杂、挖明穴、施基肥回表土、每穴0.3kg复合肥,穴规格50cm×40cm×30cm,株行距2m×1.5m。把坡位分为上坡、中坡、下坡3个水平,杉木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无性系组培苗每个水平分别设立3块面积为400m2(20m×20m)的标准地,共18个标准地,2015年11月用测高杆和围径尺进行树高、胸径调查。
1.3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生产的杉木第三代实生苗和杉木洋020无性系组培苗(以下简称洋020组培苗),洋020组培苗是从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无性系测定林中选择出的6个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组培品系之一,干形通直圆满,生长快,材质好,抗病虫,侧枝短,冠幅比第三代实生苗小,适合密植,造林密度为3 600~3 900株/hm2,与普通杉木品种对比,材积遗传增益超过80%,于2008年12月通过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1.4 数据处理 以调查的胸径、树高为基础数据,估算单株立木材积:
表1中虽对杉木生长整体情况进行了描述统计,但未对两个杉木品系试验林性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为了探究二者在不同坡位上生长性状的差异,需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分析其差异性。
2.2 不同坡位对杉木林分胸径的影响 根据6a生试验林的林分生长量调查,结果显示:第三代实生苗在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平均胸径分别为10.4cm、11.3cm、11.5cm;洋020组培苗的平均胸径分别为8.7cm、9.4cm、9.9cm。在3个不同的坡位的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组培苗的生长性状情况见图1。如图1所示,三个坡位水平方向上三代实生苗的胸径都高于洋020组培苗;此外不同坡位方面,下坡位的胸径显著高于中坡位(p<0.05),中坡位的显著高于下坡位(p<0.05),即坡位越往下胸径性状表现越好。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的坡位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2.3 不同坡位对杉木林分树高的影响 不同坡位上6a生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组培苗的树高生长性状见图2。第三代实生苗平均树高依次为8.3m、8.6m、8.7m;洋020试验林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平均树高分别为8.1m、8.7m、9.3m。整体而言,同个坡位上,洋020组培苗的平均树高要高于第三代实生苗(上坡位除外:洋020组培苗的平均树高要略低于第三代实生苗,约为2.5%);而不同坡位上洋020组培苗平均树高:下坡位显著高于中坡位(p<0.05),中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p<0.05);在第三代实生苗中平均树高:下坡位并不显著高于中坡位,下坡位平均树高仅比中坡位高0.1m(1%),二者均显著高于上坡位(p<0.05)。同树高生长规律相似,坡位越往下,杉木的树高性状表现越好,不同的是洋020组培苗的林分,整体平均树高要大于第三代实生苗,即洋020组培苗早期的树高生长速度要高于第三代实生苗树高生长。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的坡位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2.4 不同坡位对杉木林分材积的影响 对坡位3个水平上的杉木材积进行计算,采用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6a生第三代实生苗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平均单株材积依次为0.043 18m3、0.050 66m3、0.053 51m3;6a生洋020组培苗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031 03m3、0.036 55m3、0.043 02m3。结果见图3,第三代实生苗的下坡位平均单株材积表现最优,第三代实生苗平均单株材积要显著高于洋020组培苗,不同坡位上,二者林分平均单株材积:下坡位要显著高于中坡位(p<0.05),中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p<0.05)。
3 结论与讨论
(1)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组培苗均生长良好,试验林第三代实生苗总体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8.5m、11.1cm、0.049 12m3,洋020组培苗总体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8.7m、9.3cm、0.036 87m3。且两者在II类地上的表现均超出杉木速生丰产标准(注:II类地6a生杉木平均树高为4.1m以上,平均胸徑为5.8cm以上),表明这2个杉木品种在早期的生长过程中表现优良,均可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
(2)在同坡位上,第三代实生苗平均胸径均要显著大于洋020组培苗,而组培苗整体平均树高要大于第三代实生苗(上坡位除外),材积方面,第三代实生苗的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均显著高于洋020组培苗。根据杉木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单位面积总生物量与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洋020组培苗树高生长优于第三代实生苗,在生长过程中把较多的生物量供给了树高上的生长,且侧枝短,冠幅比第三代实生苗窄,造林时可适当提高造林密度,提高单产,作为培育杉木短周期速生中小径材(16~20a)用材林,有其一定的优势;而对于培育杉木大径级用材林,第三代实生苗在直径及材积生长上显著优于洋020组培苗。
(3)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组培苗在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随坡位从上到下:下坡位生长量>中坡位生长量>上坡位生长量。说明下坡位杉木生长表现最好,中坡位较好,上坡位表现一般,因为下坡位对于地表枯枝落叶、腐殖质、水分以及土壤养分的积累要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其土壤肥力与水分呈规律性变化。
(4)由于本研究为第三代实生苗和洋020组培苗试验林早期生长情况,林龄为6a,二者后期的生长性状表现有待今后进一步观测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岳武,施季森.杉木遗传改良中的若干基本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4:5-18.
[2]俞新妥.杉木栽培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郑仁华,施季森.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现状与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3-7.
[4]李宝银.福建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2001,15(3):33-35.
[5]佚名.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建省杉木良种选育中心)[J].福建林业科技,2015,01:253.
[6]郑新华.杉木第3代种子园不同家系种子质量评价[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5,11(2):95-100.
[7]林源华.3个杉木良种造林对比试验分析[J].福建林业,2015,4:38-41.
[8]陈志云.坡位对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4,41(3):44-47.
[9]林源华.不同坡位对杉木早期生长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17:82-83,13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