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孩子“成长的烦恼”会带来烦恼
2016-06-25韩玉印
韩玉印
回避孩子“成长的烦恼”会带来烦恼
韩玉印
大足区一中学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成长的烦恼》的命题作文。辅导儿子作业时,一对夫妻产生分歧,言语升级发生抓扯打斗,最终请来了110民警。好事是他们这一闹,孩子作文有了鲜活素材,坏事是孩子这下真的有烦恼了。(重庆晚报)
相信持这种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快快乐乐的,无忧无虑的,即使有烦恼也不应该写进作文里。岂不知“孩子的世界你不懂”,回避孩子“成长的烦恼”本身就会带来烦恼。
也许持这种观点的家长是为了孩子更阳光一些,不要过早地接触阴暗面。其实“世事多有不如意”,孩子的世界也一样。如表现在学习上的追求,同学之间的磕磕绊绊,对异性的好感甚至爱慕,吃穿用以及家庭是否和睦,等等。这些多多少少都会印在孩子的脑海,产生这样那样的看法乃至行动。
成长中的烦恼并不代表就不快乐,不阳光,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孩子看待成长中的烦恼,如果能够积极利用成长中的不如意去激励孩子,引导孩子,可以化不利为有利。
但是我们的一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总认为孩子吃好穿好用好就没有烦恼了,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安排未来。像这位家长,为了让儿子专心念书、快乐生活而不惜放弃自己的工作,在对待孩子成长的问题上不可谓不用心。但让儿子专心念书,对于她的儿子来说,未必就是好事,遭退学的神童母亲曾学梅对孩子的关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到头来又如何?
笔者认为,无论是不承认孩子有烦恼,还是回避孩子的烦恼,都是十分不可取的。如此下去会让孩子的烦恼无处倾诉,无人倾诉。如果这些烦恼长期积压而得不到排解,孩子很可能会发展到与家长没有共同语言,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等地步。
对于《成长的烦恼》命题作文而言,老师的初衷也并非让学生找生活中的阴暗面,而是想让学生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去发掘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神态所表现出的内心世界,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成长的烦恼》,如果真的无烦恼可写,或者平时观察不够,没有入心,“晒幸福”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感。只要孩子的作文素材来自生活,发乎于心,就没有什么不可以。
因此,作为家长不但不应该回避孩子成长的烦恼,而且应该积极引导并化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只有这样,孩子的生活才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整个人才能更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