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3年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行洪能力分析

2016-06-25张锁江陈栋朱大伟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2期

张锁江 陈栋 朱大伟

摘 要:淮河入海水道为淮河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工程设计行洪流量为2 270 m3/s。行洪能力严重影响着淮河下游的防洪安全。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对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实际行洪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淮河入海水道;河道糙率;行洪能力;糙率

中图分类号:TV88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2.087

淮河入海水道是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及淮河下游防洪标准的战略性工程,也是1991年国务院确定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中最大的一项单项工程。该工程自1999年开始全面开工建设,2003-06-28通过通水阶段验收。当年,淮河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入洪泽湖洪水接近三十年一遇。根据中央指令,2003-07-04入海水道启用运行,行洪33 d,分泄洪水4.4×109 m3,最大行洪流量1 870 m3/s,超过了设计能力的80%,有效降低了洪泽湖水位,避免了周边滞洪区滞洪,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作为淮河下游防洪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入海水道是一条新建排洪通道,其行洪能力达到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1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行洪能力分析

1.1 主要设计要素

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按洪泽湖防御10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行洪流量2 270 m3/s。行洪期主槽平均水深6~8 m,滩面水深3~4 m,主槽设计糙率0.022 5,滩地设计糙率0.035;堤线按远景工程控制,堤距约580 m,仍采用泓、滩结合的断面型式。泓道开挖在充分满足行洪能力的前提下,结合渠北地区进行排涝。运西一泓,泓底宽度36~90 m,泓深6~7 m,边坡1∶3;运东双泓,泓底宽度30~118 m,泓深3.5~6 m,边坡1∶5~1∶3. 表1所示为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泓道设计指标。

1.2 行洪能力分析

影响入海水道行洪能力的关键是河道和两大立交地涵的行洪能力。行洪期,在河道和地涵上、下游各控制点布置了水位观测点。

行洪能力的分析方法如下:根据实测的入海水道行洪流量及沿程水位资料、竣工断面图纸,分段分析河道实际糙率,并与设计糙率进行对比,判别河道是否达到设计能力;根据淮安枢纽、滨海枢纽两大地涵的水头损失与设计对比,判断地涵的过流能力。

1.2.1 水文资料

流量测验断面布设在二河新泄洪闸上游200 m处。水位观测点自上而下布设在二河新泄洪闸上、下游,淮安枢纽上、下游,滨海枢纽上、下游,海口枢纽上、下游等共17个观测断面。

入海水道行洪时间:2003-07-04T23:45—2003-08-06T11:00;

水位观测时间:2003-07-11T08:00—2003-08-10T08:00;

流量测验时间:2003-07-05T08:00—2003-08-06T10:00.

流量测验每隔2 h测验一次,水位观测一般每日08:00同步观测。

观测水位数据如表2所示。

1.2.2 河道糙率分析方法

根据入海水道工程系大型人工顺直河道的特点,为了计算简便,采用明渠恒定非均匀流公式,按实测流量、各控制点水位,假定糙率试算,直到节点水位相符为止。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因洪水传播、潮汐影响和水位观测等引起的误差,根据不同的流量量级,分别选取了7:15—7:17、7:18—7:24、7:30—8:01、8:02—8:04四个时段,采用流量和沿程各节点水位平均值进行分析。

在分析计算时,根据泓道糙率变幅较小的特性,首先固定泓道糙率,试算滩地糙率。如果泓、滩糙率比例失真,再调整泓道糙率,重新试算滩地糙率。

1.2.3 河道计算成果及分析

整个河道除运西段实际糙率略高于设计糙率以外,运东段130 km河道的实际糙率一般都小于设计糙率(Q=1 763 m3/s时,跃进河—滨海枢纽段出现异常现象)。滨海枢纽—海口段,泓道糙率在0.022左右,滩地糙率在0.028左右;淮安枢纽—滨海枢纽,泓道糙率在0.021 3左右,滩地糙率在0.03左右;二河枢纽—淮安枢纽,滩地糙率在0.04左右,略高于设计糙率。表3所示为糙率计算结果。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①滨海枢纽—海口段,滩地生产尚未完全恢复,糙率较低,砂土河床行洪时局部冲深,加大了过水断面;②淮安枢纽—滨海枢纽,腰闸以下滩地全部征用,取土坑形成间断泓道,有利于过水; ③运西段为单一泓道,所占过水断面比例很小,行洪能力主要取决滩地状况。

根据实测糙率计算设计流量下的各节水位,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枢纽仍采用设计落差)。从表4中可以看出,各节点水位均低于设计水位。这表明,通过2003年洪水验证,入海水道河道的行洪能力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1.2.4 立交地涵成果对比分析

入海水道中淮安枢纽、滨海枢纽两大立交地涵过流流量均为2 270 m3/s,在国内外工程中鲜有前例,地涵上、下游落差的确定较为慎重。设计采用恒定非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并通过模型实验符合,确定设计流量下淮安地涵落差为0.65 m、滨海地涵落差

为0.50 m。行洪期间,淮安地涵和滨海地涵在行洪1 800 m3/s时,实测过涵落差均在0.14 m左右,远低于设计落差。两地涵过流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2 结论

根据2003年行洪情况分析入海水道行洪能力,结果表明,工程总体行洪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即在行洪2 270 m3/s时,沿程水位都不会超过设计水位。从局部来看,河道工程运东段约134 km,以及两大立交地涵,都满足设计要求。而河道工程运西段二河新泄洪闸至淮安枢纽段约25 km,实际糙率略大于设计糙率。主要原因是运西为单一泓道,断面也较小,以滩地行洪为主,滩地作物对行洪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滨海枢纽以下河道地质为砂土段,行洪时,泓道冲刷较重,因此采用竣工断面分析的糙率可能偏低,但不影响行洪能力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黄利亚,闻余华.淮河入海水道在2003年大洪水中的作用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6(02).

[2]陈茂满.洪泽湖蓄泄关系与淮河中下游防洪[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4(02).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