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鸟朝凤》和《西便制》中窥探中韩两国传统艺术的没落

2016-06-25吴超群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百鸟朝凤唢呐

吴超群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从《百鸟朝凤》和《西便制》中窥探中韩两国传统艺术的没落

吴超群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130012)

摘要:艺术的定义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传统艺术的存在,每一样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是伟大的创造,都透露着每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不仅是每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然而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的——唢呐艺术和作为韩国古代曲艺的主要艺种的——盘索里艺术正在逐渐走向没落,甚至是消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示和反思。本文以《百鸟朝凤》和《西便制》为中心,将对两种艺术走向没落的原因做以分析,以求警醒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和保护。

关键词:百鸟朝凤;唢呐;西便制;盘索里;没落

细数2016年的电影,从年初大家翘首以盼的《神探夏洛克》《功夫熊猫3》到小李子终获奥斯卡小金人的《荒野猎人》再到近期上映的《美国队长3》,每一部在中国放映的国际大片都取得了非凡的票房成绩。而相对来说,中国本土上映的国产电影票房却不容乐观。从年初贺岁片《一切都好》到近期上映的《梦想合伙人》和《北京爱上西雅图2》,国内的影民声称自己被愚弄和戏耍,打着《北京爱上西雅图》的称号,却拍了一部和北京、西雅图风马牛不相及的电影,不得不让大家产生怀疑,作者是否想要借用第一部的好口碑为第二部票房做舆论宣传,从而以此创造出超越第一部的票房黑马?

在这种对中国电影渐渐失去信心和好奇心的情况下,《百鸟朝凤》更像是一束阳光从天而降,温暖了人们的心。在同期电影排挡中,《百鸟朝凤》十分不幸的和制作精良的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3》赶到了一起,更甚者《美国队长3》上映当天便创造了内地2亿票房的奇迹,使得各大影院争相加场加时的放映,最后致使《百鸟朝凤》在许多影院被限制放映,甚至是拒绝放映。所以当时许多影民都知道近期上映的电影是《美国队长3》,却不知有一部叫做《百鸟朝凤》的耗尽作家、导演心力的良心之作。这不得不让人唏嘘和寒心。

《百鸟朝凤》是在2014年2月完成的影片,一个月后吴天明导演离世,因为缺少资金,没有发行公司接手,直到最近才在一些志愿者的帮助下才得以上映。张艺谋、徐克、黄建新、陈凯歌、贾樟柯、张一白、黄健中、谢飞、何平、张扬、管虎导演齐齐力挺,《百鸟朝凤》才于5月13日正式登陆内地影市。至此,《百鸟朝凤》的好口碑和影评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喷薄而出。

与此情况类似的还有一部根据韩国作家李清俊先生的小说《西便制》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又名《悲歌一曲》。此电影在韩国一揽斩获韩国电影青龙奖的五项大奖、大钟奖的六项大奖、百想艺术大奖以及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被称为“不亚于中国《霸王别姬》的精品电影”。

两部影片的主题略有相似,导演均用了大笔墨的篇幅描绘了唢呐艺术和盘索里艺术演奏的场面,不论是婚礼场地喜庆的演奏,还是葬礼场地悲怆的演奏,不论是白雪皑皑的山地,还是秋天收获的麦田间,处处都盘旋着艺术的声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革新,老一代的艺术形式逐渐被西洋乐器所取代,传统的文化逐渐走向没落,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对此,本文通过对两部电影作品的分析,探讨追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希望以此可以引发后人的深省,借以呼吁有关文化部门可以加大力度传承传统文化,不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消失,不让老一辈的艺术工作者们失望和寒心。

一、《百鸟朝凤》的简介

《百鸟朝凤》是中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吴天明导演执导的电影,讲述的是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百鸟朝凤》的片名是一支唢呐名曲。导演拍摄了秦川(今陕西 、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地区一位唢呐王的故事,讲的是对匠人精神的传承,不被现实折服的任性,以及追求理想的执着。《百鸟朝凤》原是一支欢快的民间乐曲,常被用于乡间结婚喜事。不过在《百鸟朝凤》中,吴天明导演将这支曲子改成了哀曲,变得深沉而庄重,并且一般情况下不吹此曲。“只有德高望重者,才配得起为他吹一曲《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承载的是对逝者人生的评价。”

《百鸟朝凤》歌颂了民间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全片充满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作为情感发展线索,师徒之间不是父子胜似亲脉的真情感人至深。戏中主人公焦三爷,憨厚淳朴,脾气倔强,黑白马褂手拿唢呐,一袋旱烟冷面朝天,是个视唢呐为生的老艺人,对待徒弟看似严厉却心含暖意。全剧以小游天鸣的成长为主线,从小天鸣拜师学艺,历经磨难,到凭借坚定的毅力和不知疲倦的练习最终得到了师傅的认可,最终长大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唢呐艺人。整部电影的叙事紧密围绕师父与徒弟之间从素未谋面,到师徒情深,从唢呐精神的初显,到唢呐技艺的传承,深刻的凸显了传统的民间文化与唢呐艺人的精神。

二、唢呐艺术的简介

唢呐艺术是一种汉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2006年河南省沁阳市甘肃省庆阳市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基本乐器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西便制》的简介

(一)《西便制》的原型。

《西便制》原来是韩国作家李清俊1976年首次发表于《根深之树》的文学作品,也是收录到《南道人》中的短篇小说。《南道人》是由8篇系列小说构成的表现遗恨和盘索里、压抑和艺术主题的作品集。后来则以“西便制”之名出版。作品表现了命运坎坷的盘索里艺人兄妹痛彻心肺的遗恨,是盛开在遗恨之上的盘索里艺术之花的形象化作品。《西便制》的故事是这样的: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漂泊的盘索里艺人,为了将自己的女儿拴在身边,弄瞎了她的双眼。在女儿睡觉的时候,在她的眼睛里滴入了盐酸水。据说这么做可以让人注入眼睛的灵气转移到耳朵和嗓音上,声音就会不同凡响。为了美妙的歌声,故意弄瞎双眼,使得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

(二) 《西便制》电影的剧情简介。

二战后的一天,一直四处寻觅姐姐松华的东户来到一家偏僻的旅店,无意间听到女店主在哼唱一首熟悉的民间小调,触动他的记忆回到十余年前——儿时的东户与寡居的母亲相依为命,有一日村里来了一个演唱盘索里的艺人裕丰,他热情洋溢的歌声打动了东户母亲,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为了避免村里人的闲言闲语,裕丰只得带着东户母子和自己的养女松华离开了村庄,开始四处漂泊的生活。不久,东户母亲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难产死去,裕丰潜心要将技艺传授给一对子女,可这时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欣赏盘索里的人越来越少。裕丰日益消沉,粗暴的脾气使得东户一气之下离开了家。为了让盘索里不失传,裕丰悄悄毒瞎了松华的双眼,裕丰死后,留下松华独自悲痛的练习高难度的《狱中歌》。东户经人指点来到了松华的住处,伴着东户激昂的鼓点,松华如泣如诉的唱起《狱中歌》。第二日清晨,没有勇气相认的东户悄悄离去……

四、盘索里艺术的简介

西便制和盘索里是朝鲜传统的说唱艺术,名字是直接从“pansori”音译过来的,中国人为叫起来方便将其称为“朝鲜清唱”。朝鲜清唱形式很简单,一人敲鼓一人歌唱,其歌唱的内容都是故事性很强的,因此也可以看成是朝鲜的歌剧。这种技艺发源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全州,大概在17世纪末期肃宗王朝时期在百姓之间广为流传。大概也由于盘索里艺术很方便艺人表演的缘故,许多盘索里艺人都成了四处表演的走动艺人。成名成师的固然生活安逸,然而众多不够出名的艺人只能终其一生颠沛流离,被人视为下贱的艺人,恰巧盘索里歌唱的故事都很悲,大多关百姓生活艰苦的内容,因此许多盘索里艺人都人如其歌,生活大多充满波折。西便制是盘索里的一个流派,盛行于朝鲜半岛全罗道的西部,故称为“西便制”,东便制是指东部的唱法。东西便制的区分就以其发祥地的地形为主。东便制潘索里节奏快也有力,声音雄厚高亢,而西便制则以缓慢的唱法与悲悯的情绪再加上唱腔的多变而著称。代表作有《春香传》、《沈青传》等。

五、分析传统艺术没落的原因

(一) 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百鸟朝凤》邻近结尾的部分,焦三爷对游天鸣说,他死的时候,不用多,给他吹四台就好。但是当焦三爷真的死了的时候,竟然连四台都凑不齐,以至于最后在焦三爷坟前只剩下游天鸣一人。唢呐艺术从1980年代初被推崇,到1990年代中期基本无人问津,那么这种文化衰落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发展日益密切。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迅速席卷了各大行业。电子行业方面,电子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许多外国品牌传入中国,苹果、三星、佳能以其良好的口碑和高质量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中国国产品牌受到强烈打压;军事科技上,中国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等等。这些成功虽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但是也同样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文化产业方面,中国引进了大量的韩剧和美剧,就连电影院也为那些好莱坞大片大开绿灯,甚至不惜挤压本土电影。所有的产业变的越来越功利化和商业化,一切都开始完全以营利为目的。

所以现如今,由于对唢呐和盘索里艺术的需求变少,没有地方再愿意提供资金和场地来让他们演出。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击,所有想要的资料就可以轻易的查到,所以如果即使真的有人想要看唢呐和盘索里演奏,那么只要足不出户,在家里就可以直接找到观看。

需求决定供给,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减少,资源增多,直接导致了文化的没落。

(二) 西方文化的冲击。

无论是在《百鸟朝凤》中,还是在《西便制》中,传统艺术都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西方文化的涌入和冲击,甚至在《百鸟朝凤》中“游家班”直面遭到了西洋乐队的挑衅。

西洋乐队和西洋乐器的进入,立刻吸引了热爱新鲜刺激的年轻人的目光、满足了热爱面子和排场的有钱人的虚荣心,这直接打击了传统艺术的发展。

(三)老一辈艺人的逝世,后继无人传承。

在、《西便制》中,盘索里艺人裕丰为了让女儿松华专心学习盘索里,不惜用药毒瞎松华的眼睛。

《百鸟朝凤》中,焦三爷在天赋极高但是心性不定的蓝玉和纯朴忠厚的游天鸣中间,最后舍弃了蓝玉选择了游天鸣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盘索里艺人裕丰还是唢呐匠人焦三爷都是对自己所选择的行业极为热爱甚至是痴狂的地步,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愿意接受衣钵的人却少之又少。以至于现在许多老艺人想要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给年轻一代人,但是却没有合适的人愿意学。

《百鸟朝凤》中,游天鸣到处游走吹唢呐,但是报酬却收的越来越少,以至于家里面的父母意图要牺牲自己妹妹的幸福去为自己换婚。甚至,电影中还穿插了一位唢呐老艺人在街头吹唢呐乞讨的画面。这样严苛的现实条件,就直接导致了愿意学传统艺术的年轻人越开越少,就直接影响了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迫于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忙于生计,肯为艺术献身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六、如何挽救正在逐渐走向没落的传统文化艺术

(一) 文化艺术的继承。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根。传统文化就像是建房子时的地基,只有把地基打好,建筑才可以根深蒂固,百年无恙。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全部的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对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先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良好的继承下来。

面对韩国把“端午节”列为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并试图想要将“中医”改为“韩医”之后,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如果我们依然继续坐视不理的话,那么到最后,中国只可以徒说一句自己是拥有上下千年历史的悠悠古国,但是却没有一点证据可以作证这个说法。

(二) 文化艺术的传播。

遍访老一辈艺术匠人,将表演录制下来后做成纪录片或者文艺片放映。邀请艺术匠人演讲,演说和教课。给予艺术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七、结论

一部《西便制》引起了韩国民众对于盘索里艺术的热爱和保护,一部《百鸟朝凤》引起了大家对于唢呐艺术甚至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关注。但是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艺术正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希望本文可以为激起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尽一点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百鸟朝凤

[2]百度百科.西便制

[3]百度百科.盘索里

[4]李晓英.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教育效果-以李清俊的《西便制》为例[D].2005.7

[5]全智恩.李清俊《西便制》和林权泽《西便制》比较研究[D].2005.7

[6]李在贤.关于盘索里的研究[D].2004,6

[7]郑渊佑.盘索里发展过程的研究[D].1996.10

[8]金艺兰.盘索里音乐研究及文化阐释[D].2012

[9]赵奎英.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N].文学报刊社.2013.8

[10]王亮亮.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2014.5

中图分类号:D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29-02

作者简介:吴超群(1992.6-),汉,吉林省吉林市人,学生,15级研究生,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百鸟朝凤唢呐
唢呐手
关于唢呐类乐器历史的几个问题及试解
又听唢呐
唢呐
三哥哥的唢呐
《百鸟朝凤》的前世今生
《百鸟朝凤》对“西部电影”风格的坚守
《百鸟朝凤》:多层叙事的文本建构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困境和救赎想像
《百鸟朝凤》:当下中国传统情节 电影的绝唱及其营销之道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