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016-06-25李俊美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策略

李俊美

(河北省唐县羊角乡上苇小学,河北 唐县 072350)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李俊美

(河北省唐县羊角乡上苇小学,河北 唐县07235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应该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创造轻松开放的教学氛围,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修养时,也要注重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并发展学生个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影响着我国未来一代青少年儿童的发展与成长,有效而成功的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儿童打好数学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小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各教育部门要重视学生的一切,重视学生的发展,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多层次的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一、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面对单调的数学学习常表现得非常不感兴趣甚至厌恶,致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改善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反感的局面,这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具体的实施办法是在数学教学的课题中,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奖励那些答对题的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鼓励。例如,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将数学规律性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每次课程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有目标的提出问题,以复习课的方式来开展激励教学的模式,以激励的语言来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当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得到老师的表扬后会从内心萌发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学生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之后就会将之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都会得到提高。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发挥其主动性的机会,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设置问题,从问题出来回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如教师在进行加法教学时,可将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引入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数实物来进行加法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动脑,就是教师在教学忠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善于发现学习规律,善于把握数学学习中的固定模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动手,就是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去解决实际问题或练习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解答练习题,实际操作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动口,就是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围绕教师提出或实际遇到的问题去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富有潜力的发展中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要意识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利于其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测量圆的周长,在同学们的实际操作中认识圆的周长,然后教师评价学生所提出的办法并指出不足之处,激发学生对圆的周长的计算规律的兴趣,通过教师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层层递进,不断认识圆的周长的计算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面向全体,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克服素质教育只重视高分学生和升学率的缺点,教育要促进所有学生都要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重视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每个同学都能学好的观念,给予每位同学同等的信任和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不能将学生学不好数学归结为学生的智力因素,教师要坚信每位同学都能通过数学教学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差异,要注意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制定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计划,使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正确处理因材施教和统一教学的关系。

统一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智力的基本途径,然而统一教学易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规定,完成教学大纲完成的基本任务。其次,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重视学横差异,因材施教;鼓励优等生在自身掌握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尽可能达到更高水平,引导中等生和差等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不断巩固并理解基础知识,促进全班学生得到一般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静.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之探索[G].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2015-03-01.

[2]马志军.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G].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03-12.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31-0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策略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