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红楼梦》对个人的启示和两性的启示

2016-06-25张春芳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红楼梦启示

张春芳

(仙桃职业学院,湖北 仙桃 433000)

浅谈《红楼梦》对个人的启示和两性的启示

张春芳

(仙桃职业学院,湖北 仙桃433000)

摘要:《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具有丰富的现代启示性,主要表现在对个人的启示和对两性的启示两个方面,如此之多的“性别错位”之处给我们以重要启示:男性不止乎刚,女性不仅是柔,男性和女性犹如太极图中的黑鱼和白鱼,黑鱼乃白眼,白鱼乃黑眼,阴阳两鱼合抱。

关键词:红楼梦;个人和两性;启示

《红楼梦》采用非二元对立式的描写方式,写出了人物形象“性别错位”之处,这种人物形象塑造,忠实于真实的人性,刻画出真实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文学人物画廊。

一、对个人的启示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启示个人应具有理解宽容的心态和保持真我本色的勇气。

(一)理解宽容的心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性的时代,“伪娘”已不再稀奇,“春哥”“著姐”也大有人在。面对这种现象,有的人深以为趣,有的人困惑不已,有的人惶恐不安,有的人深恶痛绝。不论人们如何反应,最基本的一点是要有一个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笔者窃以为,“己所不欲,勿以为人所亦不欲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笔者窃以为,“子非鱼,子莫管鱼之乐与不乐也”。鱼有快乐、悲伤的自由,每个人也有选择自己怎样生活的自由,这种个人性的选择不以他人的好恶为转移而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正如《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形形色色、极富个性的人物那样,贾宝玉就爱姐姐妹妹,王熙凤就爱爷儿们事业。人作为个体不是千人一面,望去如黄茅白苇,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己所有彼没有,不要自视甚高,己没有彼所有,也不要大惊小怪。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健康的心态。

(二)做一个真实的人。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夫》)《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鲜活的真生命,或真的可爱,或真的可恨,或真的可悲,或真的可怜,但总未离一“真”字。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宁做真落花,不做伪折纸。真的力量足以感天地泣鬼神,真的价值足以悬日月照乾坤。当一个人达到真我之境时,方可怡然自得,左右逢源;当每个人真我本色时,方可肝胆相照,温暖无间。

二、对两性的启示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启示男性可以卸下刚强的面具,走下寒冷的高原地带;启示女性不是低等性别,能够与男性平起平坐;启示男女两性必须和谐共进,才能更好发展。

(一)男子此处可歇脚。

男性以其钢铁之躯顶天立地得久了,也容易生锈;以其力能扛鼎之身担负千斤之重,也容易压垮;以其日行千里之速一刻不能停止,也容易瘫倒;以其坚强勇敢之心承受所有苦痛,也容易崩溃。“男儿有泪不轻弹”,那辛酸的无处可弹之泪,久而久之积在心田就会引起“洪涝灾害”,其后果将一发而不可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三国·魏·李康《运命论》),阳者易衰,刚者易折,泥者易化。当一个男人像风中的鸟儿飞累了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树枝上歇歇脚;当一个男人像海中的航船漂烦了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港湾里停靠。没有雄壮万钧之力,也可做一片可爱的叶子;没有运筹帷幄之智,也可做一条自由的鱼儿;没有威武不屈之气,也可做随风飘扬的旗帜;没有奋发向上之心,也可做一个简单的常人。正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疼痛了,可以叫姐姐妹妹;伤心了,可以痛哭流泪;高兴了,可以儿女情长;烦闷了,可以在园里逛逛。理想的状态是,当一个男人不想进取只求安然的时候,不会换来世人异样的眼光,不会有四面八方飞来的板砖和口诛笔伐,而是他可以安静得过完自己平淡并快乐的一生。

(二)女子也能顶个天。

贾宝玉曾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女人水也,水是柔弱之物,而“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由此看来,女人完全可以纵横驰骋于天地之间,“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苏轼《文说》)。

这便是水的力量,水的姿态,水的灵性,水的高明。水化作红楼女子:水愤怒之时,可如王熙凤杀伐决断;水安详之时,可如贾惜春超然物外;水满溢之时,可如林黛玉文思泉涌;水欢欣之时,可如史湘云大说大笑。水可飞流直下三千尺,亦可冲天而上九万里。当那透明晶亮的巨大水柱鼎力于天地之间,所穿者非止于石而已矣。水聚成海而蛟龙出,蛟龙出而天下治。男天女地,男日女月,男尊女卑,男强女弱之类的话头已然过时。

(三)两性和谐共发展。

《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暗合了当今对建立和发展“双性文化特征”的提倡。“提倡建立和发展‘双性文化特征’并不意味着完全取消或混淆男女两性特征,而是在充分尊重男女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扬弃传统文化的弊端和偏见,完善和发展健康的人性。”

“在人类文化日益趋于融合的现代社会,女人与男人间的鲜明界线正在缓慢却又一发不可收地冰消雪融,男女双方的特性或个性处于不断转换、融合之中,当然有些特性是永远也消失不了的,尤其是生理性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稳定性,然而它在文化上的尊卑或荣辱意义正趋于逐渐消解之中。”

《红楼梦》中的男性和女性均存在如此之多的“性别错位”之处给我们以重要启示:男性不止乎刚,女性不仅是柔,男性和女性犹如太极图中的黑鱼和白鱼,黑鱼乃白眼,白鱼乃黑眼,阴阳两鱼合抱,才是多么完美、多么和谐啊!

参考文献:

[1]朱小枝.《论<红楼梦>中君子形象的缺席——从<世说新语>中以玉为譬喻的名士到贾宝玉》[J].《民族论坛》,54-56;

[2]王富鹏.《论传统文化的阴柔性因素对贾宝玉气质的影响》[J].《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四辑:135-149;

[3]孙艳秋.《试解贾宝玉的爱红慕女情结》[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5(5)。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04-01

作者简介:张春芳(1977-),仙桃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文学。

猜你喜欢

红楼梦启示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续红楼梦
别样解读《红楼梦》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