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的神仙信仰在纳西族东巴教经典中的体现

2016-06-25罗禧

人间 2016年18期
关键词:纳西族道教

罗禧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道教的神仙信仰在纳西族东巴教经典中的体现

罗禧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650500)

摘要:道教的神仙信仰就是指相信长生不老,也就是追求肉体的长生不老。这个目标曾是道教信仰的终极目标。在追求这一终极目标的道路上,大批道教信教徒不畏艰辛地探讨着生命长寿的秘诀,寻找着延长寿命的各种方法,并在这条路上默默的做了近两千年的努力。就是因为这种观念的长久的坚持,影响了其他的民族。本文以居住在我国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脉的纳西族为主要研究主体,纳西族信仰的东巴教经典《寻长生不老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道教的神仙信仰在纳西族东巴教经典中的体现。

关键词:道教;神仙信仰;纳西族;东巴教经典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寿命延长了,八十岁算寿命一般,九十岁、一百岁算是寿命很长的人了。但是,在道教徒的眼中,一百岁并不算长寿,长生不老才是他们要追求的终极目标。这种追求和信仰是道教形成的主要精神动力之一,同样是道教最鲜明的特征之一。纳西族的东巴教经典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在这部古老的、内容丰富的东巴经典中,选取了《寻长生不老药》这一故事,力图找寻道教的神仙观念在纳西族东巴教经典中的体现。

一、道教的神仙信仰

道教的神仙信仰是指道教徒们要相信长生不老,也就是追求肉体的长生不老。在《神仙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麻姑,她是一个漂亮的女仙人,看上去像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可是她和另外一个仙人说自从她和这个仙人见面以来,已经看到东海三次变成了桑田,刚才她又一次经过蓬莱岛时,又看见海水比平时少了一半,女仙人就说,看来东海又要干涸变成陆地了”。①这个故事反复说了东海三次由沧海变成桑田,正在面临着第四次的转变。让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一次的沧海变成桑田需要一亿年,那么东海三次的这种转变就需要三亿年的时间,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个仙人的实际年龄应该超过三亿岁,但是她看上去还是像十八、九岁的样子,这样的变化简直让人有点难以接受。虽然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但是它却反映了道家的神仙信仰观念。

道教希望走通由凡人变成仙人的道路,他们称这条道路为“仙道”。这个仙道显著的特点就是追求生命的永恒,肉体的长生不老。追求形体和精神的共同永存是道教徒们的终极目标,也是成仙得道的结果。在道教徒们追求长生不老的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上千年的努力,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这一终极的目标。道教徒们在追寻这一目标的道路上,一直探讨着生命的奥秘,寻找着能够让人长生不老的药,有的教徒自己说是可以自己修炼仙药,服下仙药后就可以长生不老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条“寻药”的道路上走了那么久,还是没有人能够找寻到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药。对于人类的长生不老,仍然还是停留在一个探讨的阶段。道教修炼长生术的内容相当庞杂,但在很长一段的时期里,道教徒们都认为最有效的成仙途径就是服食金丹。在传说中,黄帝就是因为炼成了金丹并服食了金丹后乘龙上天成为了仙人。所以,这样的传说更加坚定了道教徒们修炼金丹的决心和信念,让这些虔诚的道教徒们不畏艰辛的在寻求长生不老药的道路上奋进着。

二、纳西族东巴教经典

(一)纳西族及其东巴教经典。

纳西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脉。纳西族信仰他们的原始宗教-东巴教,他们信仰万物有灵,并涵盖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拜等内容。纳西族的东巴教拥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信仰的宗教是东巴教,所以经典就被称为是“东巴经典”,东巴经典的内容涵盖了宗教学、哲学、医学、文学、历法、数字等内容,被称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通过道教对于纳西族东巴教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一本体现道教神仙信仰观念的经典来进行考察,剖析出纳西族经典《寻长生不老药》所包含的神仙观念。

(二)东巴经典《寻长生不老药》内容介述。

东巴经典《寻长生不老药》的内容是这样的,“纳西族传说中的人类的始祖丛刃利恩被英美孟厄诱惑,坠入了她的情网,忘记了他的结发妻子波白命,波白命也在失望中与余布拉时结合了。直到天父旨拉阿普吐下口水,点醒了利恩,利恩杀死了诱惑他的英美孟厄,回到了波白命的身边,回到波白命的身边后又杀死了余布拉时,两人团圆后过上了新婚时期一样的生活。可是当他们两个人对坐在火塘边的时候,波白命的双鬓已经爬满了银丝,利恩的腮帮胡须已经泛白,相互叹着气,都承认自己变老了。他们多么希望能够回到年轻时候的样子,永远在温暖的火塘边过上温暖而幸福的日子。利恩就和波白命商量着要去找长生不老的神药,波白命也支持利恩去找长生不老的神药。后来,利恩就领着会说话的猎狗,拿着弓弩出门了。利恩一天天的找寻着,从山的东口走到西口,爬过一座又一座的山,终于在有一天来到了天和地交界的地方,这里有一座神山,有一座能够阻挡白云路径的神山,利恩登上了神山,到达山顶时看见了前面闪耀起了五彩的光芒,当他走进一看,发现了三粒闪闪发亮的兴斯开美胆,这就是人们传说的能使人长生不老的药。利恩虔诚地跪拜在兴斯开美胆的面前,心里祈求着神灵的保佑,双手颤抖着去扳动第一粒的兴斯开美胆,但是利恩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能扳动它,站在背后的猎狗就告诉利恩,这粒兴斯开美胆需要九头牛的力气才能扳动。于是利恩放下了第一颗,去扳动第二颗,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还是没有能够扳动,站在身后的猎狗又告诉利恩,这粒兴斯开美胆需要三头牛的力气才可以扳动。利恩听了,放下了第二粒,又去扳动第三粒兴斯开美胆,利恩运足了力气,双手把兴斯开美胆朝左摇三摇,兴斯开美胆往左晃三晃,朝右推三推,兴斯开美胆往右闪三闪,利恩激动了,拿起兴斯开美胆往上拔三拔,只听地上发出断裂声响,兴斯开美胆被拔出来了,利恩仅仅的把兴斯开美胆抱在怀里。利恩把兴斯开美胆带回了家里。波白命找来药酒花,扯来黑蒿枝捂了三天三夜,又用药酒泡了七天七夜,然后把兴斯开美胆放在屋檐上晾晒,经过了九个白天的晾晒、九个黑夜的露浸,长生不老药就可以食用了。到了第八天,一群白鹤从天空飞过,他们被屋檐上兴斯开美胆的五彩光芒所吸引,一只领头的白鹤俯飞下来,把闪光的兴斯开美胆叼走了。白鹤吃了晾晒过八天的兴斯开美胆,得到了千年的寿岁,成了长寿的仙鹤,而人类因为丢失了兴斯开美胆,长生不老就永远的成为了可想而不可实现的愿望。”②

三、道家的神仙信仰在纳西族东巴教经典中的体现

(一) 《求长生不来药》中的故事和道教神仙信仰一致的体现。

在《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中,有着和道教神仙观念相一致的体现。第一,人们都有同样想要找寻这个长生不老药的心愿,并且把这一心愿当成了终极的目标。他们都相信世界上就是存在着长生不老药的,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一种对未来有着憧憬的积极心态。在这种心态的表述上,可以考察出人们相信这种药的存在,可以看到人们在找寻这种药时候的迫切心里驱使着人们的行动去找寻长生不老药。第二,在找寻长生不老药的时候,道教的神仙观念和《求长生不老药》中,人们都是不畏艰难的找寻,就算再苦、再累、过程再艰辛,也一定要找到。第三,不管是道教中的神仙观念,还是纳西族的东巴经典中的故事,都是需要服食一种药物才可以长生不老的。道教服食的是金丹,纳西族服食的是兴斯开美胆,但是他们服食的长寿不老药也是需要炼的,而不是哪里有现成的,吃了就可以成仙的药。道教的金丹,也需要加入各种各样的材料炼制而成,经后世考证,金丹的主要原料是铅、汞、硫等,是会中毒的。而纳西族的兴斯开美胆有药酒花、黑蒿枝、药酒,还要经过暴晒,露浸才可以成为兴斯开美胆。第四,这个长生不老药都没有能够让人类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

(二) 《求长生不来药》中的故事和道教神仙信仰不一致的体现。

《求长生不来药》中的故事道教神仙信仰不一致的体现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纳西族东巴经典中的长生不老药是长在大自然里的,而道教神仙观念中需要自己找寻原料炼制而成。第二,纳西族东巴经典中的长生不老药会发出让人五彩的光芒,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而道教神仙观中的金丹没有特别的样子,他们只有在金丹被人服食成仙以后才被赋予神圣的色彩。

四、道家的神仙信仰对于纳西族社会带来的影响

纳西族的“延寿”在纳西语中称之为“汝仲”,意思是“连接寿岁”。因为道教神仙观念的影响,加之纳西族在生活中感受到寿岁对于家庭兴旺和民族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把有些能够长久存在的自然物神化,期盼把自然物长寿的转移来人的身上。因为,在东巴经典的故事中,仙鹤是吃了长生不老药的,就希望像仙鹤一样的自然物可以把自己长寿的属性转移到人的身上。所以在纳西族的宗教仪式上,专门的有一个仪式叫做:“延寿仪式”。这个仪式是东巴教仪式中场面最大、耗资最多、费时最长、内容最多的仪式,这个仪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向神山、神石、神海、神树等长寿的、被神话的自然物求取寿岁,盼望把神灵的寿岁转化为人的寿岁。其实,这一系列的仪式,都是受到道家的神仙信仰的观念影响,加之在社会生活中体会到的寿岁长的好处,更加坚定了人们祈求寿岁的虔诚决心。

五、结语

通过道教的神仙观和纳西族东巴教经典《求长生不老药》的比较剖析后得知,道教的神仙观念对于纳西族的社会生活文化影响颇深。因为经典来源于社会生活,只有当时的人们拥有这种观念才能够写出和这种观念相类似的经典、神话。无论是道教的神仙观念,还是纳西族东巴经典中的故事,结果都没有能够找到可以让人们长生不老的药。虽然,纳西族的东巴经典故事,利恩和波白命炼出了长生不老药,白鹤吃了以后也长生不老了。但是,人类还是始终没有能够得到长生不老,还是和永恒的生命失之交臂了。所以,这个长生不老药还是没有能够实现,追寻长生不老仍然还是道教徒们的终极目标。

注释:

①刘仲宇,《道家与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

②木丽春、杨仲禄,《东巴经故事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参考文献:

[1]刘仲宇.《道家与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

[2]木丽春、杨仲禄.《东巴经故事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3]李国文.《东巴文化辞典》,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94-02

作者简介:罗禧(1987-),云南昆明人,云南民族大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宗教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纳西族道教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纳西族打跳在健身运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①
道生万物:楚地道教文物展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道家道教研究
丽江大研镇纳西族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
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东巴象形文字作为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