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田横镇的祭海仪式与海神信仰

2016-06-25原希超宋妮妮

人间 2016年18期

原希超 宋妮妮

(云南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试论田横镇的祭海仪式与海神信仰

原希超宋妮妮

(云南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

摘要:位于胶东半岛的田横镇周戈庄村,传承一种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祭海仪式,可谓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仪式保存最完整的祭海节。祭海节是沿海渔民海神信仰的一种外化的表现形式。海神崇拜作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是海洋文化的特殊形态,以周戈庄村为例,可以从祭海仪式中体会古老渔村对大海的尊崇,表现出的仪式行为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寓意。在2008年被选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列,并获得首届节庆中华奖“最佳公众参与奖”,可见这种代表海洋文明的渔乡节庆对于当地渔民们的影响。祭海节日的隆重举办表达靠海吃海的渔民们对大海的敬畏之情,渔民的海洋精神文化通过祭海仪式而展现出来,从而更好展现胶东区域海洋文化。

关键词:祭海仪式;海神信仰;民俗节日

“祭海”是沿海渔民们在准备出海捕鱼前,向供奉的神像祈求渔业生产顺利的民俗祭祀活动,拥有“中国渔文化活化石”美誉的青岛即墨田横祭海节,因每年隆重而盛大的祭海仪式而出名,周戈庄龙王庙的旧址据说设立在村边的海滩上,并且尊称东海龙王敖广为“海神”。祭海时间一般是每年谷雨前后,正是每年渔民海上作业开始的时候,一般在三月十八号左右。所以每到这一时候都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前往龙王庙祭神,希望海龙王保佑出海平安,避免遇到大风浪,并满载而归。在对海洋认识与开发不完善的情况下,祭海仪式承载着沿海渔民对大海无限的崇拜与敬仰之情。

一、田横祭海节的历史沿革

祭海,历史悠久,远在秦代,祭祀四海已经成为既定的制度。《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并六国,于雍地即有四海,风伯雨师,填星之属,百有余庙。”①这被载入《史记》的祭海,应该属于官祭中的帝王祭。而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的仙丹,派徐福出海寻神仙也有史书记载,徐福出海前,“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进行祭海以求平安。从此在沿海地区就传承下来出海前祭神的惯例。山东沿海这种祭海的海洋宗教文化活动,展现海洋渔民们的一种期盼,因以海为生,为求得海上平安与丰收的敬神祭祀活动便从此传袭下来。

田横祭海节始于田横镇周戈庄村,源于明朝,具有500多年的历史传承。明朝永乐年间,田横周边的沿海区域人口聚集,零星分散的渔户们渐渐形成村寨,祭海仪式也开始初具规模,到民国初年,田横祭海以族群或船队(组)为单位的形式,大家集体举办祭祀海神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潮汐探测能力的提高,渔民们的思想转变,现在的祭海民俗在保存传统形式的基础之上,由单纯的祈福平安,转变为希望人海和谐发展,对自然的感恩,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形成特色的民俗节日——祭海节,展现渔民特色的渔家文化。

二、周戈庄村的海神祭祀仪式

起初祭海形式较为简单,由各家各户在出海前进行修理船只、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而后选定吉日把渔网抬上船(又称“上网节”),则开始祭海,之后随着政府对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视,祭海仪式经过充实与完善,更具节庆的气氛。祭海前几天,村里各家各户的渔民就开始忙着准备祭品,由德高望重的人书写“太平文书”,写对联,装点整饰龙王庙,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列船,摆供,景象十分壮观,也可以看出渔民们对仅在渔村才有的节日的重视,对新一年渔业的美好期盼。

(一)仪式筹备。

1.蒸面塑:面塑在北方又称饽饽,可谓是祭品中一大特色,祭祀时用的面塑里面添加有鸡蛋、蜂蜜等营养品,做成圆状面团,放大锅灶中火蒸,然后再装饰彩绘,即成面塑。提前四五天渔家妇女们便忙着研讨面塑的新花样,要互相比比谁家面塑的花样好、样式新。每个面塑的重量一般在两公斤左右,造型繁多,传统的有寿桃、盘龙(也称神虫、圣虫),还有的在寿桃上装饰有八仙过海、花鸟鱼虫、双龙戏绣球、龙凤呈祥、虾兵蟹将等五彩面饰图案,寓意长寿、祝福,康泰等。盘龙面塑的样式犹如龙的形状,造型生动,栩栩如生。记得在盘龙面塑嘴里塞进一枚硬币,有财气。

2.选三牲:挑选三牲是渔村男人们的活,三牲为猪、鸡、鱼。猪选用最大个黑毛公猪,越大越好,寓意发大财。宰杀洗净后留下猪脖子上一撮黑毛,代表这贡品是整只猪,猪的板油做成鱼网状披在猪背上,取“网猪(住)的意思,希望来年渔业有大丰收,将猪头装饰上红花彩带放在条案矮凳上,使猪呈昂首站立的姿势。鸡用大个红毛公鸡,披红挂彩,望大发洪财。鱼用当地人视为名贵的鱼种——鲈鱼,因当地人视鲈鱼为名贵鱼种,每逢重大宴席必不可缺。

3.列船:祭海日的前一天,各船主要张罗着将彩旗渔船开到村前海滩,然后贴上大红对联,内容有“力合鱼满仓,心齐风浪平”、“风调雨顺,满载而归”等等。对联要贴在固定的位置上,贴在主桅杆上的有“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杆上“二将军威风凛凛”,后桅杆上的“三将军顺风相送”,船头贴“船头无浪行千里”,船尾贴“船后生风万里行”。整齐的渔船彩旗飘扬,一字排开,船尾朝岸,船头面向大海,尔后下锚定位,准备举行一年一度的上网祭海仪式。

(二)祭祀过程。

当天清晨七点左右,以船为单位,地点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摆供,每只船摆一组贡品,每组摆三桌,桌上摆放面塑、鱼、糖果、点心等,摆放的贡品很有讲究,四个大寿桃表示“四平八稳”,两个生虫代表一起发财,香炉里烧四柱香,表示祭拜四海龙王,桌前摆猪、鸡,桌前架立起用竹竿捆成的“站缨“,是渔船海上下网的标识,划好准备焚烧的黄纸,将鞭炮绑在杆子上。

开始时奏乐击鼓,祭典台上,由鼓号手们吹响巨型长号开启祭祀的号角,渔民们唱响嘹亮的渔家号子,渔家号子是 渔民在不同海上作业时随着劳动喊的号子,分出船号子、割绳号子、抽缆号子等。之后主祭人登坛,迎接由穿着成虾兵蟹将样式的四个男子从龙王庙请出的东海龙王雕像,称为迎神,向海神敬献祭品后,由主祭人诵读祭海文,行三跪九叩的最高敬礼,献祭海酒:一敬酒——岁岁平安;二敬酒——满载而归;三敬酒——感恩大海。之后由主祭人将吉祥的五果(花生、红枣、栗子、桂圆、核桃)撒向大海。吉时一到,会听到船老大响亮的呐喊——开船出海喽!号角响起,千万挂鞭炮应声响彻周戈庄村,俗信,谁家的鞭炮声大,时间长,谁家今年的渔业就兴旺,挂彩的渔船乘风破浪,场面甚是震撼。

祭海节举办三天,主要在第一天,后两天就是民众自己观赏游玩和体验渔家特色,仪式结束后会有傩舞,这是一种古代传袭下来的民风民俗,用以迎神驱鬼。人们会相约到龙王庙烧香、磕头祭拜,期盼来年风调雨顺,海上兴旺。继承保留传统民俗特色的同时,还增添了船老大请财神、摄影大赛、香饽饽面塑大赛、杂技、巨书表演等活动,可以让游客更多体验民俗活动。

仪式结束后,以往渔民们都在船上聚餐,并欢迎客人在船上一同吃鱼、喝酒,来的人越多,代表接到的祝福也就越多,日子越吉利越兴旺。现在多是在家中设宴席,款待亲朋好友。祭海后,渔民们便出海开始了一年的渔业生产。

三、祭海中的海神信仰

田横祭海节是海洋民俗文化的代表,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价值,其中的 祭祀文化,有着渊源、延续及发展的过程,它是民众向神祗祈求福佑或趋避灾祸的一种行为惯例,它世代传承,具有相应的仪式制度。②古老的祭祀仪式被赋予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祭海节是反映古老的沿海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极具研究价值。

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产生和传承 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田横祭海的崇拜对象是自然神,它世代传承,拥有广泛的社会民众基础。民间信仰不仅有特有的思想活动,还伴有行为方式,从事祭祀活动,人们为了信仰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田横祭海经过历史的洗礼,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因岛上村民大多从事渔业生产,邻近东海,而信仰东海龙王敖广,每年都会对龙王加以祭拜,来祈盼新的一年出海平安,渔业兴旺。

民间信仰植根于社会生活当中,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为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心理安全的需要,所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从整体看来,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民俗信仰,毕竟是人类社会在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反映了民众的世界观,具有自己的内在秩序,是渔民内在情感的外化表现。田横祭海节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展现渔民们企盼生产顺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独具特色的仪式表演活动,是在渔民们对海神崇拜的特殊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来。祭海的仪式是一种行为表演的艺术,它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是对自身内在精神文化的外在展现。在特定渔业文化传统中,祭海仪式的行为传达着渔民的精神内涵。表演仪式代表渔民祭海的一种即时创造性活动。

四、现代祭海节的传承与发展

现在的海神信仰出现俗信化的趋势,尽管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鬼神观念日趋淡薄,信仰方式逐渐简化,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渔民们的信仰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变,迷信成分越来越少,神秘色彩逐渐淡化,健康成分不断渗入,随之增加新的内容,田横祭海就在仪式后增添胶东大秧歌、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民间杂耍、唱大戏等,使祭海节更加丰富、多样化。祭海的仪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与生活、时代同步。

2006年由田横镇政府首次提出“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主题口号,倡导“三年一节,一年一祭”的举办思路,将祭海节进行挖掘推新,转变成田横镇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将其打造成城镇特色,通过民俗促进旅游,以文化带动经济,将民间祭祀活动变成渔民们经济增收的支点。节日期间举办海岛农家乐,渔民们推出经典“渔家宴”供来客品尝,吸引游者的到来。

因村里渔民大部分还是“靠海吃海”的状况,人们对海洋的依赖没有减少,祭海节可以看出对自然的一种感恩之情,感谢大海给予我们无限的资源,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古老的祭海活动被注入新的时代主题,“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主题被提出,这种祭拜仪式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特殊的沟通与交流,展现人海相和谐、人海互为一体,对大自然的尊重。每年,政府都会设定“休渔期”,以促进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万建中.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

[4]山曼、李万鹏、叶涛.山东民俗[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8

[5]即墨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即墨县志[M].青岛:新华出版社,1991

[6]鲁海.话说青[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叶大兵编中国渔岛民俗[M].温州:温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1993

[9]李露露.妈祖信仰[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10]鲍运昌、李国增编著.青岛民俗[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11]姜彬.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12]戴永复.山东民俗琐话[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2

[13]叶涛.山东沿海渔民的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J].海洋文化研究:第二卷,海洋出版社,2000

宋妮妮(1991-),山西人,云南大学文学院,民俗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K 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47-02

作者简介:原希超(1992-),山东人,云南大学文学院,民俗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