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2016-06-25卫兴华
卫兴华
摘要: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怎样搞好社会主义,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寻求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也说明搞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公有制,搞社会主义必须抓好三个主要环节,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建立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搞好社会主义的这三个环节的实践中推进的。同时要把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重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自觉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列宁;邓小平;生产力;生产关系;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F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3-0001-09
习近平同志提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应考虑侧重点是什么?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政治经济学,侧重点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那么我们学习政治经济学,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言而喻,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其它政治经济学论著,也应该系统地学习,深入地学习。但是现在提出来主要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像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则。显然我们的侧重点不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而是要通过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来服务。我们知道,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著作里面,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三个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那里讲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而我们现在讲的政治经济学,恰恰是要跟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所以《反杜林论》里讲的那个政治经济学,我们要学习,但不是坚持和发展的侧重点。
一、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寻求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的答案
我们现在讲学习和发展政治经济学,侧重点应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果研究它的源头,恰恰要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讲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讲的科学社会主义内容作为指导。当然,《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其他经济学著作,虽然没有专门篇章系统地讲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但是他在许多著作里面,包括在《资本论》里面,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都有论述。
所以我们现在研究政治经济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要从他的《资本论》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有关著作里边挖掘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加以系统地研究,作为指导思想,并将坚持、创新和发展统一起来。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怎样搞好社会主义”。我们知道,邓小平同志讲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觉得讲什么是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是我们长期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没有完全明确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前,我们也讲社会主义,更多的是讲公有制、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但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公有制?为什么搞按劳分配,服从什么任务和目的?并没有讲,或没有讲清楚。好像就是为公有制而公有制。结果是贫穷的社会主义、贫穷的公有制、贫穷的按劳分配。邓小平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那个贫穷的社会主义对老百姓没有吸引力。对外部没有吸引力,对内部也没有吸引力。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有些老百姓偷往外跑,特别是广东那边偷往香港跑。你说社会主义好,但贫困的社会主义没有凝聚力。
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概括:搞社会主义就是为了让劳动人民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旧制度,能够过上日益富足的好日子。用列宁的话来讲,就是社会主义要“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②。搞社会主义就是为了这个最终的目的。怎么样才能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两个基本条件:一个基本条件是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就是社会主义要快速地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没有足够的物质财富,怎么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另一个条件是社会制度条件,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光有生产力发展,不能保证共同富裕。只有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不但列宁讲过要让全体劳动人民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而且马克思也讲过,未来的社会,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迅速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什么?马克思回答说:“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③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与我们现在讲的“共同富裕”意思是一样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讲了很多,不需要这里多引证,大家知道,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或者共同富裕,或者像邓小平讲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怎么判断,社会主义的内容包括不包括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社会主义著作,我们的教科书,讲社会主义,讲它的特点,就是那么几条: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不讲或不着重讲发展生产力。有个传统的观点:就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是依据生产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比我们高得多,怎么能用生产力来区分?认为区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或者区分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是从生产关系来区分的。这听起来好像也是有道理的,哪个社会都要发展生产力,哪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都要超过旧社会,所以判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主要是从生产关系判断,传统的观点曾经是这样。
也正因为有这个观点,所以传统理论不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规定。改革开放以后,胡耀邦在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也可以包括生产力的发展,他说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超过资本主义。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不断地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其实,强调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一再讲过。研究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要考察它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它的生产关系,它的上层建筑。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里面讲,未来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就是比过去发展得更快。他这里讲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因为马克思当时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以后,还需要快速地发展生产力,才能够保证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富裕。恩格斯、列宁都一再强调社会主义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列宁曾经讲过,新社会制度战胜旧制度的最根本的条件,是要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他说社会主义最终要战胜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都需要快速发展生产力,而我国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下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跟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就更需要快速地发展生产力。
三、从理论与实践说明:搞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搞公有制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快于资本主义,更快于以往的旧制度,最终要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刚才讲到社会主义要让人们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应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快速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邓小平讲得很多。另外一个条件是社会制度的条件,就是公有制。为什么要搞公有制?为什么要搞国有经济?现在中央文件或者理论工作者可以讲很多道理。有人否定公有制,否定国有经济,讲国有经济有许多缺点,说国有经济没有效率,不如私有制,丑化、妖魔化国有经济。中央文件一再肯定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同志也一再讲到国有经济是我们政府执政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
在马恩的著作里面,阐述了国有经济的一个最根本的作用。国有经济服从于什么任务和目的?就是服从于让劳动人民过上美好的共同富裕的生活。如果没有公有制,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两极分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都存在两极分化,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制度。所以离开公有制,否定公有制,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这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现实问题。其实,我们中国和原来的俄罗斯,原来都是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沙皇俄国是带有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生产力比起当时的美国落后很多。但是十月革命以后,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它迅速地缩短了与美国的巨大差距,成为可以跟美国抗衡的第二个超级大国。前苏联解体的时候,它的GDP的总量比我们中国高得多,根据联合国统计署的资料,1990年前苏联的GDP总量是15 329.92亿美元,中国是4 044.94亿美元,前苏联是中国的3.79倍。但是,前苏联解体了,公有制变为私有制了,结果怎么样?它的整个国际地位、社会地位、经济政治实力大大削弱。前苏联解体后,经济发展十年停滞不前,它现在的GDP不到中国的1/5,比印度稍高一点。中国是10.4万亿美元,俄罗斯是2.06万亿美元。你讲公有制不好,效率低,私有制效率高,但是从前苏联来看,恰恰是公有制使它跟美国的差距大大缩小,可以跟美国抗衡,而变为私有制以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放慢了。
解放前我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发展很慢。新中国建立以后,建立了公有制,尽管当时搞得是一统天下的公有制,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在改革开放前也获得了超过旧中国一两百年的发展。当时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这个可以讨论。当时建立一统天下的公有制是否过急了点。我最近写文章就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搞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不搞单一的公有制,与过去三大改造,完全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搞一统天下的公有制不同。我认为,实际上我们超越了新民主主义制度。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展。新民主主义是要民族资本主义有更多更大的发展,是多种经济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社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新民主主义。
现在的人都不知道了,我国的国旗为什么是五个星星,原有涵义是:大星星是共产党,四个小星星分别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生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围绕着共产党,叫人民民主专政。现在把过渡时期和新民主主义统一起来,我觉得统一不起来。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前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制度,过渡时期不是一种制度,它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一切私有制经济的一个历史阶段。
新中国尽管改革开放以前犯了一些“左”的错误,如“大跃进”、刮共产风、文化大革命,等等,有碍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但是,改革开放前,我们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年均增长6.1%,也不算慢了,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旧中国,也是解放了生产力。所以我们的公有制比旧中国的多种私有制有优越性,证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旧中国是多种私有制:帝国主义在华的私有制、封建主义私有制、官僚资本私有制、民族资本私有制、个体私有制等。这些多种私有制,没有把中国推向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尽管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急于求成,但是它的成果远远超过了旧中国。
马克思主义强调公有制,公有制干什么?一方面用来保证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保证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公有制,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讲的,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就可以知道社会主义和公有制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讲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就是因为看到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示资本主义已不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公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相一致,可以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保证。共同富裕,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的具有最大优越性的根本的特点。原始社会虽然也是公有制,但是共同贫穷,因为是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公有制,不可能共同富裕。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共同富裕,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不可能共同富裕。
四、搞社会主义必须抓好三个主要环节——对国有经济理论的是非辨析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看,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怎么样搞社会主义?特别是怎么样搞好社会主义?必须紧抓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快速发展生产力;第二是走共同富裕道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三是抓好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就是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个观点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里面一再讲,我们回头看一下《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里这样讲,无产阶级要取得政权,因为要搞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首先就要取得政权,然后把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人民的国家手里,就是说建立国有经济。在国家还存在的时候,公有制要表现为国有经济。把生产资料掌握在国家手里干什么?《共产党宣言》里讲了,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④,增加生产力总量干什么?《共产党宣言》里也讲到了,就是“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⑤。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占有生产资料,建立国有经济,以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共产党宣言》里已经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里面讲得更多。
但是,这里又涉及到很多问题,有些著名的学者,一再讲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才是社会主义——民办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明确地讲过,毛泽东也讲过,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某些学者则否定。他们引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评冒牌社会主义的一段话,否定我国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因为有人把俾斯麦的某些国有化的措施叫做社会主义,俾斯麦是镇压工人阶级的刽子手,他是为了自己的军事需要,搞铁路国有化等措施,并不是搞社会主义。有人把它叫做社会主义,这当然是冒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不是社会主义的。而我们有些学者把恩格斯批判的这个冒牌社会主义,套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上来,他们说恩格斯早就批判了国有经济是冒牌社会主义,我们现在还继续把国有企业叫做社会主义。他们据此宣传说我国的国有企业不是社会主义,而私有制经济才是人民社会主义,是民办社会主义,理论观点整个倒过来了。
这里牵涉到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依然是资本主义,或者如学界称其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的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我们理论界回答这个问题时,并不是很科学,往往这样回答: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因为那个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它的国有经济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所以它不是社会主义。而我们国家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所以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你说这样讲是个错?也不能说是错。但是,我觉得不完全准确,不太科学。为什么?会产生一个问题: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成分的社会性质,是由上层建筑来决定的,还是由它本身的内部经济关系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来讲,任何经济成分的性质,是由它内部的经济关系来决定的,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决定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我们可以看一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的回答,我觉得我们有些学者并没有系统地看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他们光抓住《反杜林论》里批判冒牌社会主义的一些话,引申到我们的国有经济中,张冠李戴。其实,他们如果系统地看一下《反杜林论》,就会知道,并不是根据上层建筑、根据政权掌握在谁手里来决定国有企业的社会性质,不是这样讲的。为什么恩格斯要批判冒牌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讲了,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国有企业没有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生产资料依然是资本,劳动依然是雇佣劳动。他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来论断的,因为资本主义就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的关系。反过来看,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说只要是国有企业,只要宣布它是全民所有制,我们的国有企业就自然而然是社会主义性质?我觉得我们有些理论宣传,有时候有点简单化。我们的国有经济叫做全民所有制经济。但如果这个国有经济内部的关系存在着严重腐败,企业高管拿天价工资,不关心工人的疾苦和权益。工人没有任何权利,可以随便被欺压、解雇,没有真正成为主人。厂长、经理依然把工人当成雇佣者,职工没有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的主人、企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没有当家做主的权利,这还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吗?
五、怎样判断我国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判断它是资本主义性质还是社会主义性质,还是别的性质,只能从其内部的经济关系来确定。封建社会也有官办经济,不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也要看它内部的关系,不能仅仅根据它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下的国有经济,它自然就是社会主义性质。我觉得马克思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我们理论界重视不够。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观点没有获得应有的注意,没有在理论分析中很好地加以应用。
什么问题?马克思讲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没有问题,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里又讲,任何社会为要进行生产,就需要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怎么样结合?一个是技术上的结合,就是应用什么生产资料,采取什么技术使两者相结合起来,这是属于生产力方面的结合方式。而更重要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社会方式,马克思认为,这种特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马克思的原话是:“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⑥这个观点很重要,而且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研究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如果我们对国有经济这样改,那样改,不断地改来改去,但离开了企业职工当家做主的地位和权利,离开了企业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问题依然解决不了。我觉得有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国有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究竟采取什么结合方式,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你可以随便把他解雇,他生活没有任何保障,没有任何话语权,只作为一个雇佣劳动者,这个国有企业能搞好吗?
所以我们要回头来看一下,讲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个没有错。但是不够的,因为可以提出个问题:任何剥削制度都是非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这是所有制。怎么就能区别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有的就是奴隶主,有的是封建主,有的是资本家?根据什么划分?仅仅根据非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就能区别开吗?区别不开的。这就涉及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特殊社会方式,如果非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而劳动者的人身归主人所有,没有人身自由,在棍棒皮鞭下跟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这个劳动者就是奴隶,主人就是奴隶主,这就是奴隶制度。而如果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劳动者的劳动是雇佣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的方式,非劳动者就是资本家,这就是资本主义。
我们回到马克思的观点,用以指导我们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解决我们的国有企业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特殊方式,怎么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企业的职工既是社会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生产的主人。他不是雇佣劳动者,不是由资本统治的雇佣劳动者。企业的厂长、经理应出于公心管理国有企业,不是以权谋私。企业的工人应该有话语权、知情权、监督权、选举权,应该有参加管理权。厂长、经理也是劳动者,不是企业的统治者。
所以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很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要发掘,要系统深入地学习和把握,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观点,要进行挖掘和梳理,很好地研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些著作中,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都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讲到了未来社会主义的一些特点。比如《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讲到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就讲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调节等。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怎样搞好社会主义的三个环节的实践中推进的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怎样搞好社会主义,都可以纳入到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社会主义的三个环节上来。比如,我们强调科学发展,科学发展首先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满足人民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共享,就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绿色,就是要有个好的生活环境,不能污染,这既是更好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又是满足人民优美生活环境的需要。满足人民的需要,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还有文化精神生活的富裕,也包括居住环境的优美。共同富裕应该是广义的。我们现在一切的理论指导和政策,都是强调这三个方面:快速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共同富裕;强调国有经济的主导和公有制为主体的作用。离开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就没有社会主义。所以,如何看待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根本理论观点上来看待,离开了国有经济,所谓快速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也就成了空话。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强调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说它是社会主义,是服从于整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它是社会主义的必要的内在的组成部分。看待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要把它上升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来的理论高度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讲国有经济起这个作用,那个作用,这些都可以加上去,但是它的根本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讲得很清楚。
我现在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材、著作,没有或很少有社会主义特有的新的经济范畴,就是没有反映我们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经济范畴,也没有提出反映我们经济关系本质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恩格斯讲过,任何一个新的学科,都会有自己特有的范畴,特有的范畴组成它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学习前苏联政治经济学,还讲一点经济规律,特别是肯定了斯大林讲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还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还讲按劳分配规律。我们现在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论著,讲社会主义经济,缺少特有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表明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不成熟,亟需创新与发展。
国有经济如果要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就应该让企业的职工真正成为主人。另外,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它的利润、收入应该是让全民共享的。国有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比私营经济、外资企业会高一些,这是合理的。我们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到,前几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等于私营企业的近两倍,不要指责国有企业的职工拿的工资比私企外企高,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国有企业的职工就应该比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更高,不应该有非议。当然,前些年有的国有企业一个抄表员年薪十多万,比其他国有企业一般工人的工资高得多,不尽合理。
讲私营企业效率高,如果他们给工人的工资加倍,利润率当然就低了。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国有企业是有较高的利税率的。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讲到我们的轻工业企业投产以后利润率相当高。“轻工业工厂的建设和积累都比较快,全部投产以后,四年之内,除收回本厂的投资以外,还可以赚回三个厂,两个厂,一个厂,至少半个厂”。⑦就是说投产四年,除了收回成本以外,它的利润还可以再添加这么多厂子。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国企的利润率和利税率是相当高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不同,私营企业如果向国家贷款,那么它还了贷款和利息,增加的利润全部是私人所有的,而我们的国有企业在银行贷款还本付息后,贷款增加的利润收入依然是国家的,不能放进私人口袋。将来应该有更多的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国家,用于全民的福利。现在国有企业依然负担着高税率,而且利润的一部分也要上交国家,这就体现了它的全民所有制性质。
七、为什么要老讲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方向
我们改革开放也好,发展经济也好,总要强调党的领导,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大家是不是考虑过一个问题,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哪一个政治家、哪一个理论家提出要坚持资本主义道路,要坚持资本主义方向,没有人提出的,用不着提出。封建社会也没有哪一个理论家和政治家提出坚持封建主义制度,坚持封建主义方向。
为什么社会主义要强调这个?大家再考虑,社会主义以前的任何一个新社会制度,当它成长起来以后,没有一个国家由新社会制度倒退到旧制度去。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以后,倒退到封建制度去。而社会主义国家却可能发生倒退。苏东剧变,由社会主义倒退回资本主义,已是事例可鉴。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什么关系?这里有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总强调党的领导?有人就反对,凭什么由共产党领导?我没有选举你,甚至说共产党非法,没有选举,提出了共产党的合法性问题。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哪一个党上来之后坚持我这个党的领导,都是通过政府来领导的,我们政府的领导同时也是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政府的领导,让社会主义自发的发展,会是什么结果?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现在应该是第四个阶段、第五个阶段):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且马克思讲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分工协作的发展,劳动对资本的隶属,怎样从形式的隶属发展为实际的隶属。生产的发展会自然而然地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用不着政治家、理论家来宣传。但是社会主义就有个特点,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自然而然地就随之发展了、成熟了。不是这样的。从根本上来讲,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特点,和以往的社会制度不同。从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来讲,首先有资本主义制度,后有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从概念和理论来看,从资本主义概念和理论、社会主义概念和理论来看,是先有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理论,后有资本主义的概念和理论。
大家知道,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片《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社会主义起不断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到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已经500年了。但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的产生,或者西方市场经济概念的产生,要晚得多,是先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践,后有资本主义概念和理论。西方国家的学者(我们国家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是由哪一个学者,在哪一年,在哪一个著作里面首先提出来的,西方国家也有几种说法,没有统一意见。
可以看到,连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里都没有资本主义概念,如马克思所讲,14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6世纪西方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没有资本主义概念和理论,16世纪、17世纪、18世纪没有资本主义概念,但资本主义在发展,有经济实践而没有概念,更没有理论。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推出,没有资本主义概念。连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里面也没有资本主义概念,只有资产阶级概念。所以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是谁最先提出来的?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里面都没有,到19世纪初期,甚至到40年代,都没有资本主义概念。有的西方学者说马克思没有用过资本主义概念,这就是“乱弹琴”了。《资本论》普遍用资本主义概念,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有的学者还提出《资本论》中所讲的那是个形容词,是“资本主义的”,不是名词。这就更乱来了。我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了反驳。市场经济概念出现得更晚。资本主义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是鱼水关系,市场经济是水,资本主义是鱼。资本主义一开始就是市场经济派,市场经济究竟是谁最先提出来的?有的学者的著作里曾经讲:19世纪末新古典学派提出了市场经济概念,著名经济学家苏星同志著作里也曾这样讲。我问过他们:你说19世纪末新古典学派提出了市场经济概念,你有文字的证据还是你的推论?他说是推论。我说推论不行。必须有文字证明,哪一年,哪个著作,哪个学者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这才行。
八、弄清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轨迹
列宁在1906年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提出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里面没有商品经济概念,没有市场经济概念,也没有计划经济概念,但是讲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实际上讲的就是商品经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讲计划经济,只讲计划调节。经典作家中最早讲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是列宁,列宁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两种对立制度,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范畴。列宁认为,只要存在市场经济,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
在这个问题上,突破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理论上的转化必然要碰到困难,而且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国内有些不实事求是的理论观点。比如说,认为陈云是计划经济派,邓小平是市场经济派,认为市场经济概念、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最早提出来的,这个不符合实际。在中国决策层,最早提出市场调节概念和市场经济理论的是陈云,陈云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他的市场调节为辅就是市场经济为辅。在陈云和邓小平的著作里面,曾经把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作为内涵一致的概念。
邓小平于1979年11月26日接见外宾时讲: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实行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有人认为已经提出了现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这是误解,那时讲的市场经济就是市场调节,就是陈云讲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因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调节,不过过去没有公开发表,只是后来才发表的,这是内部讲话。邓小平讲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就是讲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调节,而且那里讲“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主条件下,市场经济即市场调节只能为辅。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是否定计划经济的。邓小平那时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1992年他南巡讲话主张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不是一回事,而且邓小平曾明确地讲过,他赞同陈云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有发展过程的,过去赞成计划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由于邓小平曾赞同陈云的“为主”、“为辅”的观点,所以写到十二大的报告里,还写进198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并写入宪法中。这是在邓小平亲自指导下通过的。
九、把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重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自觉地统一起来
回过头来我们再谈《社会主义500年》。前面讲过,资本主义概念、市场经济概念和理论出现得很晚。这说明什么问题?先有社会主义概念和理论,再有社会主义运动,再有社会主义革命,再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一系列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全部过程中,都是有领导、有计划、自觉发展的过程,不是自发的。现在我们有的人竟然提出“唯生产力论”观点,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错解为唯生产力论,“四人帮”也知道唯生产力论是错误的,所以他们才敢于批判唯生产力论,但是他们是错误地把重视发展生产力,诬蔑为唯生产力论。现在有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就是唯生产力论,这是错误的。如果只重视发展生产力,不自觉地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其结果必然是贫富分化,偏离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大家可以看到,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全过程,都是有领导、有计划的一个自觉的过程。
刚才讲,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国有经济,公有制。我们的实践,可以自觉地遵循,也可能脱离开这个主题,它不可能自发地实现。我们发展的历史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左”的错误思想下,批判唯生产力论,把重视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当作修正主义批判。讲科学是生产力也曾受到批判。把发展商品经济视作走资本主义道路。所谓“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这是把商品经济当作是资本主义。在“左”的思想下,忽视生产力的发展,搞阶级斗争为纲。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就忽视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邓小平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但是在一个阶段,重视与发展生产力,忽视了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共同富裕,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在我国的超级富豪数超过了美国,我国的富豪居然比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还要多。我们还有温饱没有解决的大量的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到现在,不断地强调民生为重、共同富裕,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致力于缩小收入差距。
社会主义不可能自发地发展生产力,自发地发展公有制经济,自发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离开了自觉的领导,靠自发性,社会主义就要失败。这就是说明为什么要强调共产党的领导。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所以离开了领导,离开了自觉性、计划性,社会主义是难以搞好的。我觉得我们国家有时候在理论上有片面性。原来是强调计划经济,否定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现在强调市场经济了,连经济计划也不敢讲了。日本、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二次大战以后制定经济计划,人家肯定说我们的经济计划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是两码事,人家是既讲市场调节又讲计划调节。而我们现在否定了计划经济,连经济计划也不讲了,改讲经济规划,规划不是计划吗?不敢讲计划,好像计划是个瘟神,不敢用这个词了。
我们作为学者,作为理论工作者,一定要独立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对有些理论指导,或者权威学者的理论观点,我们也要过滤。不是谁的权力大,谁的真理掌握得就多。我过去也在讲,理论是真理的喉舌,而不是权势的奴仆。现在我要把“权势”改成“权贵”,不是为垄断资本服务,为大款服务,谁有权谁有钱就为谁说话。我们有些经济学家替大资本说话,替大款说话。那些私人大款们请他去做报告,给他很高报酬,他就否定国有经济,否定社会主义。要做为人民说话的经济理论工作者,要为弱势群体的利益和诉求鼓与呼,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坚持、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注释:
①本文是在2016年1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级研修班”讲课的记录稿,经作者校订过。
②《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2页。
④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第287页。
⑥《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⑦《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⑧《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重要文献摘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4页。
⑨《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65页。
责任编辑、校对:杜 莹
Abstract:Why should we carry out socialism and how to do it well? In that case, we shall seek answers from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It tells us that developing productive forces is supposed to go ahead of the socialism. And both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give the facts that public ownership is a must for the socialism which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ree key links, therefore, developing productive force goes the first, realizing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second,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public ownership lies the last. Furtherm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is based on these previous three links as well. At the same time, the emphasis on the productive forces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ist relations should be naturally unified.
Key words: Marx; Lenin; Deng Xia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litical Economics; Productive Force; Productive relations; Common Prospe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