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6-06-24李慧萍
李慧萍
昨日,一好友问我:“最近在忙什么啊?在读什么书?”我想起了书哥邱建国推荐给我的《读书百法》,前一段时间江西教育电视台的《书里书外》栏目还邀请了《读书百法》的作者刘堂江老师做客。于是我便用轻松的语气告诉好友:“哦,书啊,最近在读《读书百法》,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看这本书了!”好友又问:“《读书百法》?是写读书的一百种方法?”好友没等我回复便又说:“这里面写的读书方法有用吗?我觉得不爱读书的人试多少种方法都没用,就是看不进去,没有理由。你要知道,改变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是很难的一件事,只靠一本书就能超越自己了?不能吧,呵呵!”我一时哑然,不知道该回复他什么。傍晚时,我不得不求救于这本书。再次翻开这本书,熟悉的“书魅文丛”策划者言立刻向我招手。作为一个“书虫”,我对好书几乎没有抵抗力。只要是好书,我都爱,就像策划者言里说到的一样,书是我的第二生命。
你可以为了渊博,而阅览群书;你也可以为了装潢而购置书籍;再者,你也可以为了消遣而读书。寻根溯源,我也想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读书。
小时候,有趣的小人书愉悦了童年的自己;读小学时,想法也很单纯,读书是随大流,总觉得别的小朋友能做到,自己也不能落后;上初中的时候,或许是因为虚荣心,手捧厚厚的书读能博得别人羡慕的眼光,也就咬咬牙,逼着自己做一只无知的书虫;升入高中后,当别人问有没有读过什么书时,总有一种紧迫感,觉得自己读的书还是太少。因此,那时的我为了读更多的书,不经意间养成了读书只看梗概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习惯。这使我的书屋里的书越来越多,灵魂的“书屋”里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书名。可是这有用吗?突然间,我对自己是否需要改变阅读习惯产生了怀疑,而这也正是那位好友点醒我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再次拿起这本书。
自从形成读书习惯以来,我就对陶渊明和老舍先生的文章情有独钟,尤其是陶渊明的气节和情怀也深深感染着我,他思想和文采出众,却甘心隐居深山。《读书百法》中第二页就写到了陶渊明先生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法。刚开始看到这一方法,我是一头雾水:读书却不求甚解,那还读书干什么呢?文中第一段写到了五柳先生的一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高中课本里就学过这篇《五柳先生传》,这句话我当然知道。可是,读书怎么可以不求甚解呢?再细看全文,恍然大悟。
原来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著的基本内涵。这种“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这一方法适合读书抓不住重点的读者。有时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盲目地将所有的文字都看进眼睛里、记在脑子里,这样的笨方法不但会降低效率,还会使自己更加陷入混沌。
老舍先生一生写下了许多著名作品,有一部分作品还被选用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例如我最喜欢的《骆驼祥子》《茶馆》等。那么老舍先生平时的读书方法又是什么呢?《读书百法》中介绍的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为“结合法”。顾名思义,结合法就是将其他有关这本书的知识结合起来再去阅读,用已知的信息去理解书中的内容。
读到这一方法时,我深有体会。因为我的职业是编导,在拿到一本书要去做节目的时候,短时间要看透这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时候怎么办呢?我会先去查阅一些这本书作者的基本信息和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还有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文字信息。了解了这些以后,再去看这本书,就觉得轻松了许多。我不止一次跟好友说过申赋渔,他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我拜读过他所有的书,也见过他本人。他在我的第二生命中就像是我的“恋人”,我深深地爱着他的文字。但我在看他的第一本书的时候,完全不能理解他为什么前一章已经说过的事情下一章还要再说,这不是车轱辘话吗?我读不下去了,觉得我们之间有隔阂,做“情侣”不合适。虽然当时我根本无法理解他的写法,但我没有放弃。我查阅了他所有的资料,了解他为什么写这本书,他的写作手法我也开始慢慢了解了。知道了这些之后,我才重新开始读这本书。这个时候,我发现我居然读懂了,不仅如此,甚至还收获了感动。就这样,我在他的文字里,和他,热恋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真的想读懂一本书,还可以借鉴老舍先生的结合法。这样,在阅读能力大大提升的同时,也会收获许多的边缘知识,何乐而不为?在《读书百法》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百种读书的方法,并有幸在书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一百种,总有一种是适合你的,不是吗?希望大家看完此书之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在书中找到自己第二生命中的“恋人”。
回到朋友提出的质疑上来,我给了他这样的答案:“杨绛老师说过:‘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所以我觉得,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读书影响潜在,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书读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因为人的情商和阅读有关。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而《读书百法》就是在帮助、引领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用禅中的一语来献给《读书百法》:“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用心掌握无限,瞬间凝聚永恒。”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电视台)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