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祭诗魂
2016-06-24张振芝
张振芝
刚欢度了儿童节,不久就迎来了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提起端午,大家往往会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于是,南风小队以“端午祭诗魂”为主题开展了小队活动。
一、讲屈原故事,立爱国之志
伙伴们事先阅读有关屈原的生平事迹,在小队活动时,由各个同学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屈原故事。在讲述和听讲的过程中,大家深切体会到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贤臣。在战国时代,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征战。那时的屈原正当青年,是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后来,因受奸人挑拨,屈原被罢免,流放到边远地方。屈原眼看楚国日渐衰败,却无力救国;在楚国首都被秦兵攻破时,屈原无奈投江自尽。伙伴们说,纪念屈原,就要以他为榜样,从小立下爱国之志。
二、诵屈原辞赋,树民族之魂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创立了楚辞这一文体(又称骚体);他的作品流传千古,《离骚》《九歌》《天问》《国殇》等作品想象丰富,词彩瑰丽。在《离骚》中,屈原善于用美人香草以喻君子,恶木秽草喻小人,通过比兴手法把君王信谗、奸佞当道、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小队特别邀请一位精通古诗文的队员家长来为伙伴们做屈原辞赋解读,并指导大家诵读。当大家读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等名句时,强烈的民族精神在心中涌动激荡。
三、学包粽民俗,传文化之魅
人民爱戴屈原,在他投江后,大家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他的身体,就用粽叶包上饭扔到江里喂鱼,从此,端午包粽子成了民俗。小队的伙伴们也学着用包粽子来祭屈原。他们请一位包粽子技术精湛的家长来传授方法,按照她教的方法,将提前浸泡过的粽叶折叠成漏斗状,放入少量糯米,加上豆沙或肉,再加盖一层糯米,把粽叶裹紧,用绳子扎好。就这样,一个个粽子包好了。伙伴们把包好的粽子煮熟后和大家分享时,个个都感到味儿特别好,因为它带着对屈原的缅怀,也传承着民俗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