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题型变革要求突出语篇教学重心
2016-06-24郑琦胡元生
郑琦 胡元生
目前,高考制度综合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新修订的高中新课标即将颁布,根据教育部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的要求,高考英语科试卷题型结构进行了变革。自2015年起江西省使用全国卷,试题中传统的语法单选被语篇型语法填空取代,阅读理解加入七选五题型,阅读表达更换成改错。改革后的题型设置更充分体现了“突出语篇、强调运用、注重交际”的命题思路。以2015年全国卷I为例,共有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在内的输入语篇9个,输出语篇即书面表达一个。新的英语试题对学习者的语篇理解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如何从更多角度实践语篇教学、提高学生语篇理解能力,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加强高中英语的语篇教学。
一、加强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作为外语教学的载体,阅读文本必然承载语言知识,同时富含作者的思想情感,传递一定的文化内涵。作者也正是通过文本,实现与读者的交流。因此高效的阅读教学以对文本内容和意义的深入解读为前提。从不同角度出发,挖掘文本的不同内涵才能激活与发散学生的思维。
以人教版必修5 Unit 5 First aid 的Using Language 部分为例,我们可以从语篇题材结构入手。分析文本,可知它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由于前一单元刚学习完making the news,因而应从新闻体裁这一视角来处理本文。教学设计从阅读标题开始,再关注导语,找出新闻的基本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How?),最后再聚焦事件的细节内容。整个教学设计应从关注篇章结构,进而指导学生掌握这一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设计亦可从词汇语法角度入手,教师可将语言知识点的教学渗透于阅读中,引导学生学习与突发事件和急救相关的词汇短语,将choke, bloody, scald, treatment, injury, bandage等词和put ones hands on, treat injuries, apply pressure to等短语融入语境,使学生能生动、深刻地理解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教育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中体现的文化意识和情感价值,适时地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例如在人教版Book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的教学设计里,可结合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将举办的冬奥会,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在学习Book 7 Unit 4 Sharing一文时, 让学生充分体会“分享”的内涵和快乐。这样学生就有机会从有限的文本阅读里丰富情感体验,促进内心的成长。
文本的多元解读为教学提供不同的指导方向。在具体实践中,文本的解读可融合不同角度,设置具有层次性和多样开放的阅读任务,从不同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阅读教学多元化。
二、建构语篇体裁知识
著名语言学家Hasan指出,体裁是语篇的类型。每一种体裁实现不同的言语交际目的,其语篇结构模式也就不同。高中英语教学材料选材丰富,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所涉及的文章体裁多样。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内容的理解,还要归纳和学习不同体裁的典型结构特征和常用写作手法。常见的体裁包括记叙文(narration)、描写文(description)、议论文(argumentation)和说明文(exposition)。
英语教材及测试中的记叙文是常见体裁之一,包括故事、传记、游记等。在此,本文以记叙文为例,分析这一语篇类型的结构特点和组织模式。记叙文通过刻画具体人物、描绘特定事件,按照一定的线索叙述过去发生的事件。语言学家们概括了几种记叙文的语篇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Labov(1972)的结构模式:点题(Abstract)—指向(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评议(Evaluation)—结果(Resolution)—回应(Coda)。在阅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构建起此类文体的结构图式。如2015全国卷I的完形填空就是一篇记叙文,该文叙述了作者带着孩子们去超市购物时在门口遇见一位可怜的乞讨者,一家大小主动帮助他的经历。如果学生积累了相关体裁知识,将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各“节点”,理清情节发展,领悟文章主题。这一语篇的结构模式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Para. 1):点题和指向。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the weekend)、地点(supermarket)、人物(my kids and I)、活动(shopping)。
第二部分(Para. 2 & 3):进展和评议。孩子们注意到门口的乞讨者,处境糟糕的他得到孩子们的同情。为帮助他,孩子们在超市里选择礼物,最后还决定赠送购物卡。由于作者家庭经济也不富裕,对他的帮助意味着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从其他地方节省下一部分钱。
第三部分(Para. 4):结果。乞讨者收到我们赠送的礼物时感动至落泪。
第四部分(Para. 5):回应。点明主题——帮助他人不仅给人送去温暖,也给我们带来快乐。
该文章各部分结构清晰,依据线索层层推进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如果学生已总结并掌握了此类语篇的体裁知识,就能在阅读过程中激活相应的思维模式,识别各构成要素,注意到谋篇布局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语篇内容与主题意义。
说明文、议论文、描写文也具有特殊的组织模式,如果阅读教学能从语篇出发,分析不同文本类型的特征,从整体的角度解读各构成要点,并注重学生对相应语篇思维模式的培养,将促进学生深层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 关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一个语篇能前后连贯表达篇章整体意义的原因就在于它借助了一定的语言形式作为手段,实现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语篇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意义上联系起来。这些位于语言表层的形式被称为衔接机制。Halliday与Hasan(1976)将衔接机制归纳为五种: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衔接机制的运用使上下文自然衔接,语义连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