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初探
2016-06-24马良
马良
摘要: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具体体现。数字化博物馆这一改革方向,成为继传统博物馆以展览陈列为主要手段,以传统“声光电”技术为辅助之后又一更为开放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数字化博物的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博物馆;文物数字化;虚拟展览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89-02
一、数字化博物馆的概念及功能
数字化博物馆是利用数据存储技术、检索技术、网络技术、三维影像技术、多媒体技术,将传统博物馆的功能,以全新的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存储单元、展示终端、互联网与内部局域网。将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文物保护、历史研究、考古发掘、教育互动等实体博物馆和考古单位的职能更加开放的呈现出来。
二、数字化博物馆的优势
(一)实现了文物数字化
博物馆的“根本”是馆藏文物,文物的背后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文物由于地域限制和出于保护目的,往往一直“深藏不露”,在文物库房里默默等待下一个专题展览时才能“露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种资源浪费,文物不能展示就不能产生价值。文物数字化后,不在仅仅局限于地域、展示空间限制,三维虚拟技术能够“复制”的文物,可以使文物全方位、分解展示,放大缩小,内部结构也一览无余,其背后的深厚的文化精髓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现。例如可以将故宫博物院馆藏西洋钟的内部复杂结构也动态的展示出来。
(二)延续了文物的不可再生性
数字化博物馆可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传统的文物保管保护,不论采用如何先进、高明的技术手段,也只能延缓文物本体的留存时间,消失是绝对的。一旦文物因自然衰变等因素不复存在,那么数字化后的文物却可以永久保存。制作复制品用以展览,不在是减少展览对文物损伤的唯一手段。敦煌研究院在洞窟壁画保护方面是先行者。
(三)文物数字化后,可以逐步组建全国数字化文物资源共享数据库
文物数字化后,其年代、出土时间、出土地点、文化类型、器物特征、制造工艺、用途等,都将通过统一的口径,实现其在文物资源共享库中检索、查阅、展示、对比,设置关键字可以将同质性文物一览无余。如果这项工程得以实施,将是馆藏文物“统一度量衡”的时代,文物研究工作、考古发掘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国家文物数据库调查项目”和“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也可以算是文物数字化的初级阶段,三维重建后的数字文物将会携带更大的信息量,将成为传统文物研究的第二次革命。
(四)打破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之间的界限
传统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考古遗址、古城、乃至方圆几十公里的古代水利工程,数字化后的不可以移动文物,打破了限制,将全面系统的展示在博物馆中。也可以使较大或微小的,传统展示中受到条件制约的文物,以及已经消失了在历史长河中的文物,可以重新展示在任何地方,使文物焕发新的活力。例如可以将乐山大佛的历史变迁,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动态呈现给参观者。
(五)数字化博物馆可以推动虚拟展览,基本陈列也可以“日新月异”
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项前沿技术将在虚拟展览中起到决定作用。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通过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进行人机交互的模拟出一个可以进行互动的数字空间,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用户借助必要的装备(如头盔、手套)以自然方式与虚拟环境中客体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传统的展板、造型展示即使再多样再丰富多彩,也是静态的,是缺乏层次性的展示手段。展板、展柜,展示场景也不能可能“日新月异”,三维投影技术以及可穿戴虚拟现实技术,将打破传统展览的思路,虚拟展览让身临其境不再是想象。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专题小型展览在手机终端上展示实现。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对多维信息空间进行导航进入网上虚拟博物馆参观,甚至参观虚拟展览。总有一天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进入数字化博物馆中,在三维空间里观赏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像亲临博物馆参观一样。
(六)数字化博物馆可以辐射更广的受众人群
数字化博物馆是一座信息传播和交换的桥梁,使博物馆的职能得到最充分体现。通过互联网参观数字化博物馆,突破了地域限制,参观时间限制,随时随地最大限度保证了参观者的自由度,看文物细部特征,不再“脸贴玻璃”,文物量最大化,信息量最大化。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的博物馆有了微信公众号,官方APP软件,在展馆中设有开放的WIFI,不再是简单的语音导览,实现了更加丰富的软件导览。这样,人们更容易走进数字化博物馆,博物馆成为了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又一开放载体。
(七)使民间历史、文物爱好者,与专业研究机构加深互动交流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有些第一手资料正是来自民间。数字化博物馆必将开放更多的共享资源,通过开展广泛的交流,使社会上的历史爱好者、文物爱好者更加深入地同博物馆、考古所等历史、文物研究机构,进行深入探讨,互相借鉴,共同进步,使文化最大程度的传播出去。
三、数字化博物馆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在数字化进程中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我国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物藏品档案信息化”“官方网站”“ 办公局域网”“虚拟展馆”基本成为了省级博物馆的标配,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省级各大博物馆的发展,使博物馆和文物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而地方博物馆由于经费不足,藏品档案依旧是手工登记、手工检索,电脑都不是工作人员的标配,文物保护状况也令人堪忧。在2009年开展的国家“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中,有些地方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要靠省级馆出人出设备,异地进行拍照、录入、上传,也显示了地方博物馆人力物力的薄弱。文物数字化应采取“传帮带”方式进行,可以更加充分发挥省级馆在文物数字化方面的优势,在地方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中,会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二)过于依赖互联网络,带宽限制了发展
目前虽然网络带宽比几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数字化博物馆中展示的虚拟展馆、文物等,都是三维高清的图像,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带宽而无法全面展示,而且在运行中需要安装插件。而各大馆官方网站,这些当初的亮点,由于制作技术复杂,致使乏善可陈,后续更新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最大的问题是文物数字化、三维重建过程缺乏统一标准,没有统一标准就无法建立全国的数字化文物库。另外呼吁国家在每个省级馆中设立“数字化文物馆”,将其本省的精品文物进行数字化,逐步加大数字化力度,设立检索展览专区,通过高清液晶屏或触摸屏、智能手机进行检索、查看,早实现数字化文物数据共享,使文物也能和电子图书一样,更加贴近文物爱好者。
(三)数字化文物的利用机制缺失,版权无法保护及利用不充分
文物是博物馆的灵魂,随着文物数字化这一浩大工程的推进,势必造成过多的数字资源无法得到版权保护,国家在这一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数字化了的文物也应该有“刊号”,即统一版权编号,以加强利用和检索。如果没有在版权保护的前提下随意使用,势必造成数字化文物所有者的权益造到侵害。相反,如果过分保护,数字化了的文物也将长期被搁置在计算机硬盘里,如何让数字化文物充分利用,是今后将要面临的大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由国家文物局、版权局、立法机构统一行动起来,为数字化文物建立相应的保护及利用机制,充分利用数字化文物资源。只要数字化文物有版权,能检索,能在虚拟展览中使用,将是数字化文物得到最充分利用的历史契机。
(四)数字化博物馆建成后社会关注度不够
虽然国内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前期的文物数字化工作也早已开展,但实际成效并不大,相对其他行业,我们的信息化发展和开放程度相对落后。社会大众认识中博物馆一般都是藏品少、展览少、社会活动少,工作人员工作懒散、缺乏活力。实际上,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我们投入了很大心血,博物馆在这方面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渠道不够完善,展示平台也相对闭塞。这就造成了网站访问量低,公众不能及时了解馆内的文物情况等,而且公众接触信息的平台已随之变化,不在是电视、报纸、电脑,而逐渐转移到了智能手机。由此,智能手机的发展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化博物馆与公众加强沟通的契机。一些博物馆推出了微信公众号,作为展示数字化博物馆的平台,也有一些博物馆推出了APP手机软件,用以接入虚拟展馆。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必须要紧跟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数字化博物馆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永不止步。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自然及文化遗产的机构,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也在面临着改革与考验,博物馆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物保管、搞展览,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可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运用“互联网思维”,让数字化博物馆将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