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民族行
2016-06-24小豆
小豆
嗡嗡嗡,我是快乐的小蜜蜂嗡克。农历六月初六,俗称“六月六”,是我国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因各地区节日内容和起源不同,又有多种名称,有洗晒节、尝新节、晾经节、虫王节、姑姑节等。布依族、侗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还有许多不同的叫法,甚至有称为“小年”的,可见其隆重程度。“蜂蜜”们让我介绍一下不同民族在六月初六这一天到来的时候,都是怎样庆祝的,好!听我一一给大家道来。
“六月六”节在布依族历史悠久,有过“小年”之称。布依族十分重视这个节日,节日里,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huáng)虫)就不会来吃庄稼。节日的早晨,由本村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盘古、扫寨赶“鬼”的活动。除参加祭祀(sì)的人外,其余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祭祀后,由主祭人带领大家到各家扫寨驱“鬼”,而“躲山”群众则在寨外说古唱今,并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太阳下山时,“躲山”的群众一家一户席地而坐,揭开饭箩,取出香喷喷的饭菜和美酒,互相邀请做客。一直等到祭山神处响起“分肉了!分肉了”的喊声,人们才选出身强力壮的人,分成4组,到祭山神处抬回4只牛腿,其余的人一起回到家中,随后各家派人到寨里领取祭山神的牛肉。
哈尼族六月节,哈尼语叫“苦渣渣”节,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为期3至6天。节日里,杀牛祭神,青年们聚集一起荡秋千、摔跤、唱歌跳舞。每逢节日到来,最少备有3样菜:沟边的水芹菜、田埂上的鱼腥菜、山上的柴花菜。此外,还有凉拌生鱼和苔拌蚯蚓两样名菜。过节期间,家家都割来芭蕉叶铺在桌子上,堆满各种菜肴。除妇女外,全家大小和客人围坐在一起喝水酒、吃美味、唱哈巴。
关于六月节的来历,哈尼族民间传说,在远古时代,哈尼族崇拜一个“神爷”名叫威咀(jǔ),每年五六月间,他都要到各山寨巡视,看看人、牲畜和庄稼,给人们带来幸福,为了表示对威咀的虔诚,哈尼人扛来秋千,给他做骑的“白马”;采回松枝、青草、皮菜,筹办丰盛的饭菜和马料,迎接他进寨,并架起飞转的“磨秋”,以驱害除邪,保护山寨的安宁。从此世代相传,逐步演变成为哈尼族的民族节日。
好了,下一期,我将给大家介绍土家族和水族在“六月六”这一天,是怎样庆祝本民族的节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