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系统化与生活化
2016-06-23由丽娟殷晓辉
由丽娟 殷晓辉
摘 要: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要求我们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密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现实生活为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的系统化和生活化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研究和亟待解决的核心课题。最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其中还存在的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结合教育实际,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体系教育系统化和生活化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系统化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37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重新的定位和部署,强调要在社会各个阶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整个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和栋梁,在大学校园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来说,应该密切把握时政动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切实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化和生活的含义分析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化含义分析
首先,要制定比较完善的教育内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其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十分丰富多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主体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现阶段,由于实施的教育主体不同,导致出现了政出多门的现象,显著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规划和统筹工作,避免教学重复和遗留现象的发生;其次,要协调好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学习时间上可以划分为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两种。课内教育的重点是那些基础性和理论性强、输入量高的知识,这一方面的教育是大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课外学习主要强调教育的实践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其教育内容和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应该将课外学习和课内教育有效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学生学习时间方面的漏洞;最后,要协调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学生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是广大的大学生群体,这两者形成一个教与学的关系。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教学内,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结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让大学生群体主动、积极、有意识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活化分析
首先,要保证教育形式的生活化。不管是课堂教育,还是课外实践教学,只有应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手段,才能有效的避免过去简单的说教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也会更加的轻松和容易,从而保证学生将各项理论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保证教育时间的生活化。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把握好各种机会,综合利用好学生的各种零碎生活,这样的教育反而能够起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将教学时间局限在课堂内,而是要融入到学生整个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利用多种途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后,保证教育环境的生活化。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来说,教学环境十分重要。高校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内的文化环境,一个校园的文化环境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效果,同时还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是一个长期而系统化的工程,同时也是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不可少的工程。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存在不完善之处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党课、人文素养等几个重要部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含了更为丰富的课程,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几个方面,其覆盖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而党课主要是向广大的大学生介绍我党的发展历程、奋斗目标,在不同阶段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路线。大学生通过党课可以系统对我党的发展史、宗旨理论进行学习,从而纠正大学生入党的动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从思想方面树立良好的态度。而人文素养课程主要是提高大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途径,对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设定都比较全面和合理,但是很多教材内容严重落后,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亟待改正。此外,党课和人文素养课程设置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系统化。
2.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足
在大学校园中,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等学生管理工作者都是这项工作的执行者和决策者。学生管理人员要充分引导和调动起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但是实际情况却做不到上述要求,尤其是对于高校的辅导员队伍来说,其日常的工作事务繁杂,工作量太多,大大限制了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进程,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都跟不上,从而显著影响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连续性和时效性。面对这些问题高校的各级领导部门应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到辅导员队伍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地位,尽量减少辅导员不必要的工作,保证辅导员由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大学生日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感受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把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理论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促使大学生体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大学校园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且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有意识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系统化和生活化途径分析
1.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针对思想政治教材和教育方面等几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应该做好教材的更新换代工作。每年要将全新的政治理论补充到教材中,保证教学内容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同时还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其次,完善党课和人文素养课程体系。高校应该重视党课和人文素养课程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制定完善的党课和人文素养体系,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进去,端正学生入党动机,积极利用人文素养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强化对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专业工作能力,这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其次,要全面发挥辅导员贴近学生的工作优势,辅导员要融入学生群体中,从细微细节入手,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多元化的预防机制;再次,要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動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后,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还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关怀大学生,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疏导机制。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首先,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利用校园电视台、校报、宣传机构以及校园网站等多途径积极宣传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其次,利用国家公祭日、抗日战争胜利日以及国庆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通过演讲、开座谈会、观看大阅兵以及相应的影视作品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再次,要积极树立典型。利用先进的人物和事迹,积极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取得了经验和成果,同时典型示范带动,积极宣传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最后,要积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结语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而要将这个体系融入到大学教育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需要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从事长期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识,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郭建国,李月娥,安建,苏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化、生活化的思考[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0(02)
[2]黄蓉生,白显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