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中国梦”中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

2016-06-23邬璐佳周毅

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中国梦贫困地区

邬璐佳 周毅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基于对未来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稳定大势的全面深入思考和系统谋划,适时提出了许多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和战略举措,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为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360-01

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绩令人惊叹。然而,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域条件、经济基础差异很大。曾有学者比方说,中国是一艘巨轮,京沪等城市好比巨轮上的一等舱、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像是二等舱,而其他大部分地方只是三等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使得中国有必要通过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填补不同地区间的发展鸿沟,为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习近平区域发展战略相关论述

面对世界经济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做好朋友、好伙伴,积极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我们要通过这样的努力,让二十国集团走得更好更远,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2015年4月22日,万隆会议的亚非领导人讲话上,习近平提出60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应该看到,世界还很不太平,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南北差距依然悬殊,亚非国家的主权安全、团结合作、共同发展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看,总书记关于区域发展的思想,核心强调了六个字:公平、协调、共享。公平是前提,协调是路径和手段,共享是目标。

二、习近平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意义

一是助推中国经济朝着绿色、和谐发展。总书记强调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使得很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转变以G D P论英雄的观念,开始转向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所追求的绿色繁荣是经济繁荣、社会繁荣与生态繁荣的有机统一体。而中国在世界上,所要实现的是一种绿色崛起。我们要加快发展,实现赶超,但绝不能建立在牺牲资源、牺牲生态、牺牲环境的基础上,而应该转变发展的方式,走绿色崛起、绿色赶超的道路。

二是有利于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习近平对贫困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一系列论述,有利于推动不同地区、不同的群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改革的红利。尤其他多次到贫困地区考察,并在阜平考察时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确,不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肯定是不行的。要在不同的地区,同步实现小康社会,不同的地区就必须要协调发展。

三是有利于推动各个区域优势互补。习总书记在国际区域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贫困地区发展等问题上,多次强调发挥优势,合理分工。

四是有利于推动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将可以为中国未来持续稳定发展,为中国在世界上的绿色崛起,建立一个和睦、稳定的周边环境。习总书记提出的“一路一带”也是全方位、分层次的开放,假如这个利益共同体能够形成,将会为我们中国的发展,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周边环境。

三、习近平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显著特征

一是复兴而非复古历史。

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在很长时间内,我国向周边国家输出了他们需要的高质量的丝绸和细腻的瓷器。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连接在一起,为我国加快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全面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为促进区域共同繁荣和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二是连续而非割裂

在党的十八大和 201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报告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同时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既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长远性,又是在原有战略基础上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所强调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而是要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造我国区域经济的“升级版”。

三是拓展而非扩张

无论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不仅在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缺乏国际机制和组织框架的情况下延续了较长时间,还在于它是通过和平手段,实现并扩大了跨国商贸活动和跨种族的文化交流。 对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历史上的中国从来没有寻求领土扩张和殖民霸权,这与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强制贸易对他国寻求殖民统治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照。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不绝于耳。我国区域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中国在向世界各国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和平崛起,中国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四是全面协调而非不可持续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把生态文明提高到民族生存的高度来认识,体现了习近平在区域发展上的高瞻远瞩。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生态环境多种多样,同时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十分繁重。习近平强调,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这种理念突出地反映了新一代领导人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这种思路是现代的、可持续的。

总之,习近平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区域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协同发展,更加强调区域一体化发展,更加强调生态文明,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中国梦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论蒋百里的国防战略思想
清康熙帝的大战略思想
论毛泽东“创造战场”的战略思想
秋山真之及其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