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6-06-23万兴忠
万兴忠
摘 要: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已在广大中小学普及,但是信息技术课程毕竟是一门新型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仅是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使教师屏弃应试教育评价方式,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215-01
一年来,我们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教学,课下深入探讨问题,交流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结合课程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拟定了任务驱动——师生讨论——自主协作——目标检测——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探究实验使实验班学生的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实验人员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团结、互助、协同攻关、积极进取的局面已经形成。
一、教学模式探究的对象
本课题意在结合本校实际,拟在高一、高二年级各选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倘若效果良好,可逐步面向全体学生,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的水平。
二、教学模式探究的方法
制定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对比实验——问卷设计——模拟测试——座谈交流——数理统计——撰写论文。
三、研究所应达到的效果
1.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
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师生讨论—自主协作—目标检测 —归纳总结。
1.1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理清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一节课的核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
1.2师生讨论: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后,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1.3自主协作: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争取在一堂课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完成任务或同学之间自行划分若干组、相互讨论、协作共进。
1.4目标检测: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情况,从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方面对学生作出评价,还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地改革教学方式,而且学生也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1.5归纳总结: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2.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形成
观念的转变是教改的先决条件。转变更新观念,首先三个吃透(大纲、教材、学生)的基础上,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最佳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由教学系统诸要素(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在一定时空中建立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我们之所以把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是因为教学模式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和“桥梁”。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使教师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找到“落脚点”,在理论的指导下总结教学规律,推进教学工作;还可以帮助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找到“切入点”,在建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习理论、改进教学;还可以使教师从教学问题出发去探索解决的途径,把教学实践概括为教学经验。
通过探究实验,实验教师们深深地意识到要提高教学效率,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然后才能在新观念的隐性驱动下更新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目前在我校教学中不同程度的体现出以下观念的转变:
2.1教育思想:变“以主课为本”为“以人为本”;
2.2教育目标:变“以掌握知识为主”为“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
2.3教学原则: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
2.4课堂模式: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2.5评价机制:变“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为“多元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能力
通过本探究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能力。
探究实验不但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也提高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实验教师从个人素质到对教学技能的运用,从课堂调控能力到对教材的把握和开发利用,均体现出良好的整体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实验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交流的真实性,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上机操作机会和表现才能的机会。学生在课上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涨,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其丰富。他们普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从知识到技能再到能力的转化,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能因势利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恰当给予表扬和鼓励。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十分注重平等对待、关心每个学生,使他们所作的一切都要给学生带来自信和激励。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富有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结束语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正处在探索、改革时期,我们将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今后,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和探究以下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入探讨教学理念;如何将新的理念尽快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如何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公正有效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加准确创设“任务驱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针对班上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问题,如何使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波 段崇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J].科学出版社,2014(3).
[2]陈梅.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