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辅导员应具备的“五种思维”

2016-06-23黎林烽

中文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维

黎林烽

摘 要: 民族地区高校是我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高校的发展关系到我国高校发展全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民族地区社会的安定团结。作为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应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灵活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以破解教育、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系列难题,扎实推进思政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 思政辅导员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185-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立足于新的时代高度和宽广的理论视野,不仅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而且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对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正确开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是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论。

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面临着与其他学校很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民族地区高校所处地理位置偏远,特殊的地理环境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育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影响了学生素质和高校办学水平,同时也难以留住人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框架下,民族地区高校建设采取合乎自身发展的模式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管理也与其他地区高校有较大区别;文化背景的多元性,面对众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这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的特殊性之一[1]。以上四种特殊性,都直接或间接对辅导员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思想决定实践,思路决定出路。唯有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不断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思维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加工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一、战略思维能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对战略思维的研究就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揭示战略思维活动及其规律,为高校思政辅导员在工作中自觉地掌握和运用战略思维,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供有益指导。《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还要随时关注和掌握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协调班主任或思政课老师做好常规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组织学生勤工俭学,班级党团活动。然而,民族地区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弱小,管理实务较多较杂,工作琐碎,任务繁重。完成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情,就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凡事从大局着眼。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工作的整体性和前瞻性上下功夫,通过了解国家教育政策与相关规定,认识高校发展大的趋势;通过对学校相关文件的学习和校领导的讲话,了解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通过与同事、部门领导的学习与交流,获取自己近期和中长期工作信息。只有从国家、学校和院系三个层次全面了解到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我们辅导员才能在工作中做到胸有成竹,平心静气,从容应对。

二、历史思维能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思维能力就是建立在对已有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来认识、理解、分析历史事实,从而获得对历史问题客观理性的认识,进而达到预见未来和规避风险的思维能力。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来说,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密切关注历史和现实问题,学习和了解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梳理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过的种种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并且试图找到深层次的根源,同时将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从过去的“学生管理历史”中找寻借鉴,寻找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坚持“古为今用”。在对以过去工作的梳理上,找出过去自己或是“前辈”们的工作成绩与不足,认真分析、总结出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工作不足的原因,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规避失误。过去工作的历史是今天有价值的参考教材,在理清过去的实例的基础上,找到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性,才能不断高质量完成现实工作和任务。

三、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3] (P401)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4] (P5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必须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何做到主次有序、有条不紊,前后相随,井井有条,离不开辩证的思维能力的科学指导。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来说,要面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居多的现实状况,经常会面临很多不同于汉族学生的问题,对这种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首先,只有认清这种现实,分析问题的成因,用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模式考虑他们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待和处理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处理日常学生事务中,面对各种任务、问题,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重点抓住关键逐一解决。辩证思维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辅导员个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组织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与辩证思维能力相联系。

四、创新思维能力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和对象是学生,是一项围绕学生的开展的工作,是一项做人的工作,这是最复杂和最难做好的工作,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压力也更大。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度的责任心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求我们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改变单一的思维模式,打破以往固定的思维模式,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用新思路来解决和处理现实中出现的难题。创新是辅导员工作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对于辅导员来说,在学习和借鉴以往的工作经验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面对同样的工作,也应多思索不同的处理方法,唯有创新工作思路和内容才能有自己的特色。

五、底线思维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中的这个“预”就是做事情有充分的准备,有备无患。这是我国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4](P52)在这里“底线”就是由量變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当量变突破“度”这一“底线”达到质变的临界点,事物的性质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备无患的关键在于“备”。底线思维不是消极被动的意识,而是未雨绸缪的态度和方法。事先预想可能出现的最坏打算、设立最低的目标,争取最好的结果,最低目标是在预想在各种复杂情况和重重困难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认真思考,小心求证的情况下制定而成。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涉及面广,种类繁多,责任重大,在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应设定一个完成任务的最低目标,预想最坏情况,接下来则唯有不断前进、向上争取获得好的结果。

当前,国际国内局势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网络信息传播进入高速化,这又给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辅导员更大的挑战和许多未知的风险,这就要求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统、科学思维方法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善于运用五大科学思维分析突出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存在常态和演变趋势,寻求规避系统性风险、化解复杂性矛盾、谋求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和方法[5]。作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仔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五种科学思维方法,同时,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总结,逐步摸索出适合本校、本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好方法、好思路,不断开拓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伍家旺,闫海芳.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3(4).

[2]转引自: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 人民日报, 2013-11-16(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刘建伟,张 静.习近平国家治理的底线思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

猜你喜欢

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