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6-06-23任廷卉
任廷卉
摘 要: 地方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文献工作的一个组成部份,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搜集、整理和保存地方文献,历来都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基本任务之一。文化部颁布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有关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应尽全搜集”。可见,地方文献是图书馆藏书的重点之一,它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在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十位的青岛市建立自己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是我馆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经过几天的思考,本人仅仅就李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建设提几点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地方文献 思考 文献搜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4-0022-01
一、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
我国图书馆界,对地方文献的表述,有两种意见最具代表性:一种意见认为,凡有关本地区一切资料,不论它的载体形式如何,都属于地方文献。其范围包括:古今中外关于本地区一切情况的记述资料,本地区人士的著作,古今名人事迹、传记,以及对本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有重要贡献的外地人士的著述;本地区的一切出版物(包括地区印行的非正式出版物)。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地方文献应是在内容上一定要具有地区特色的著作。由于认识上的差异,给地方文献搜集者带来苦恼,使他们莫衷一是。那么,这两种意见哪种准确?应当指出,他们均从不同的角度对地方文献进行了表述,但似乎又欠完善。我认为,只有从地方文献的特点入手,才能揭示出地方文献的本质属性,以便更好地开展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文献记录着人类从事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全部史实和经验。由于不同国度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口分布状况的差异,因而文献的内容只能突出地反映人类在某一地区的社会状况和意识形态。因此,它在空间上具有鲜明的地区性特征。
从地区性角度看,地方文献不应局限于某地出版物,而应包括涉及某地区所有出版物和文字资料。从文字角度看,地方文献的范围不仅有文字的,也应有非文字的,如图象、影视和文物考古的成果记载。地方文献的积累,经历过时界的跨越,从现在看历史上留下来的地方文献,它不仅包括有当时盛行的图注、地记,谱系和地方志,有些方志中列有“艺文”一目,列举本地有关诗文、传记、考辨、传说等出版物,且带有郡邑文献的编辑,如××文献等。近代,逐渐有××地区资料、地方丛书,某种机关、团体文献,以至某地年鉴、手册等出版物,构成地方文献庞大的体系。
地方文献从资料的产生和加工来看,可以分为原始文献、作者手迹、文件档案、碑文、传状,录音录像等文献种类。从加工程度分,在资料汇编的郡邑丛书、宗族谱系、作家别集与诗文总集等,以至地方志、地方史、地理书等。反映信息情况的文献,可分为当地政府公报,当地报刊和出版物。总之,这类资料的种类实乃多种多样、故地方文献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又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二、确定地方文献的搜集范围
根据地方文献的概念所属,我以为它应具体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和地方出版物三个部份,也是我们搜集地方文献的基本范围。
1.地方史料:主要指总论、专论或内容涉及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历史、资源等文献资料。在文献的表现方式上有地方志、地方史、大事记、地方统计年鉴、区域经济以及地方风情等。这些文献,能从宏观或微观上反映一个地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对认识与开发某一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区的资料总汇,由于它在地理上的区域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广泛性,史实资料上的可靠性,对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所以它是地方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2.地方人士著作:一般应择其内容有地方特征的一些著作。这里所指的地方人士,一般以籍贯作为划分标准,但不排除在本地任职、居住并有相当影响的外籍人士。他们的著述应包括文集、专著、论文、诗词、信札、奏折等。对反映他们一生的传记、传略、评传、年谱、家谱等,无疑都是研究该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
所以将地方人士和外籍长期居住本地有影响的人士著述列为地方文献,是因为这些人士的著述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以四川地方文献征集作为例子说明:例如明代新都杨慎编的《全蜀艺文志》搜罗尚称广博,保存了大量的蜀中文献,属嘉靖年间刘大漠等纂刻《四川总志》的一部份。该艺文志后来有单行刻本,无疑是蜀人撰述的地方文献。再如清罗江李调元的《涵海》,收录了大量四川人著述,同样也是四川的地方文献。至于外省籍人士,如陕西渭南的严雁峰,幼年人蜀,长期生活在四川,且是一位在该地区有影响的藏书家,他的《贲园诗钞》中有不少描述四川的诗篇,其中尤以长诗《东乡行》最为著名。全诗一百零六句,诗首有小序,是记叙清末发生在四川东乡(今宣汉县)惨案的珍贵史料,无疑该诗是四川的地方文献。
3.地方出版物:凡某一地方历代出版机构、其它机构以及私人的出版物,皆可视为地方出版物。它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能反映这个地区在文化、科学、经济发展上的成就和地位。此外,地方出版物亦能反映该地雕板、印刷水平。青岛拥有青岛出版社和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两家出版机构,我们应加强跟他们的联系,努力收藏历来他们出版的各种资料,丰富我们地方文献馆藏。
三、在地方文献征集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
在确立收藏地方文献的范围后,我考虑到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正确对待内容不带“地方性”的地方文献。这个问题的提出,是由于在搜集地方文献时,普遍表现出重社会科学文献资料,而轻自然科学文献资料的倾向。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呢?原因之一,是自然科学文献大多不带“地方性”色彩。例如如果有一本山东编印的《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法》,从文献单一个体而言,很难体现出“地方性”,如果有关此类山东棉花栽培的文献集中起来,即从集合的总体上看,它们却能反映出一定的地方性来。如果我们对此不及时搜集,集中整理,不要说现在不能利用它来为本地区科研、生产服务,就是将来对修撰各种专业志,也是一大憾事。
2.地方文献的地域范围。我们在搜集地方文献时,应考虑该地区的历史、自然、经济和民族特点。?就青岛地区来说就要抓住青岛地区特点:1、海洋科技能力雄厚。青岛不仅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28家代表国家专项水平的涉海科研机构,还拥有占全国30%的高级海洋专业人才,占全国70%的涉海领域两院院士,承担着全国50%以上的国家级海洋科研项目。2、海洋产业初具规模。特别是海洋生物产业迅速崛起,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已占全国的40%,是我国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制品研发和生产基地。3、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过多年的建设,青岛港口集群基本形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十位;空港起降能力达到4E级标准,已开通94条国际、国内航线;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列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3.地方文献不应只局限于史料。由于地方文献的作用,往往使人们容易理解成“为修志提供史料”,故不少文章在对地方文献讨论时,多局限于从史料角度着眼。杜定友先生在1957年《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一文中提醒我们:“文献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历史意义,必须‘继往开来,对旧的材料要批判的接受,对新的材料要及时收罗,以免‘稍纵即逝”。他还说:“采访员往往只注意过去,忘却眼前的材料,只注意书本,忘却其它”。这些独具慧眼的阐述,对我们开展地方文献工作,仍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地方文献,随着社会政治历史背景的变化,国民经济及科学文化的发展,内容亦随时而异,其数量也呈现起伏变化,当政治运动、建设高潮、中心工作来临之时,有关文献数量便会猛增,而当高潮一过,时过境迁,其数量便会骤减。这些文献在当时看来似乎很多,不难获取,但由于时机把握不好,本来易搜集的文献,却由于认识不足或动作迟缓而坐失时机,造成“稍纵即逝”,以致成为后来不可多得的珍贵之物。
4.加强媒体宣传,让每一个青岛市民为我馆地方文献建设添砖加瓦。通过宣传,通过有偿或者无偿方式征集广大市民手中的文献资料:族谱、家谱、个人作品等等。通过媒体宣传,注重民族地方文献收藏。青岛地区已有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苗族等29个少数民族。民族地方文献是指记载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和人文等方面的文献。民族地方文献的记载形式有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有用汉文记载的,有用音像图形符号记载的,此外,还有各个民族世代相传具有史料价值的口碑文献。有史以来,这些各个民族的地方文献都在为一定的阶级和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从县级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来看,传统民族文化方面的地方文献并不多,除记载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名人诗篇和地方文件外,反映各个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也寥寥可数,甚至有的是空白。因此,我认为应把收集民间文学资料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应该指导各区市图书馆加强对于青岛地区民族文献的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