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必修课·想留学?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6-06-23刘晓蕾

神州学人 2016年6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

刘晓蕾

想留学?听听专家

教育展有没有让你逛得眼花缭乱?网上铺天盖地的留学信息有没有让你看得云里雾里?留学中介的舌灿莲花有没有听得你飘飘然?国外的学到底该怎么上?让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国家在引导留学方面是如何做的?

车伟民(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国家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中,在留学工作方面制定了一套既有连续性,又与时俱进的留学政策,以及比较完善的与留学相关的机制、体制。比如在国内,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各省教育厅等,都有专门负责留学工作的机构和相关单位。在国外,我国驻外使领馆在绝大多数中国留学人员较多的国家都设立了教育处组,为当地中国留学人员提供相关服务。近些年,政府也批准成立的留学服务中介机构,同样开展着留学服务工作。

在引导留学方面,国家从公派和自费两个方面入手。例如,不断加大对公派留学的资助力度,通过选拔高层次人才到国外学习或进修,有针对性地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与此同时,对自费留学人员,除制定相关政策,批准成立一批留学服务中介机构为学生提供专门的服务外,还有侧重地支持一些机构开展留学方面的活动。例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每年举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就为准留学生了解国外院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近几年,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建立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帮助学生和家长甄别国外教育机构的资质和教学质量。自2009年开始,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还开展旨在帮助留学人员成功留学、平安留学的出国留学行前培训活动。

留学工作还有哪些需要补强?

车伟民:可以说,留学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出现的很多问题与若干年前的精英留学时代大不一样了。首先,如今的留学形式多种多样,留学的定义也愈加宽泛。其次,留学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学生可以自己申请,也可以通过中介,或者通过国内外院校的合作交流。另外,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外院校来到中国招生,一方面让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留学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不可否认,留学服务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商业化的服务行业,对此,国家应制定更为全面的规则进行规范。同时,要引导这个市场走向诚信。做好这些,也是对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和家长的一种保护。

今后,国际教育将不仅仅局限于留学教育,而是向跨境教育方向发展。跨境教育不仅涉及人员流动,也涉及产品流动,例如课程,合作办学其实就是一种跨境教育。未来,这一新趋势可能也会带来很多新问题,例如教育主权的问题。再比如,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历认证的问题,现在慕课(MOOC)很火,一个学生通过MOOC拿到国外的学位,但能否被认证就是个问题。另外,我国一直处于留学“逆差”中,这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当然,首先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化课程质量,竞争就摆在眼前,自身的实力才是关键。

新生事物不断出现,这是好事。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

留学渠道多样化,我们该如何选择?

车伟民:首先,学生和家长应该把留学当成自己的事,不能完全委托给别人,自己要充分收集各种信息,了解留学的基本常识,通过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了解海外院校的资质。

其次,在选择留学服务机构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其有没有获得政府批准开展留学服务业务的资质,其所提供的服务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特别是要辨别其所承诺的服务的真实性。例如,有些中介机构声称自己和国外数千所高校都有委托招生的协议,这就不大现实,全球高校总共也就数千所,还有很多国外院校,特别是美国很多学校并不委托中介进行招生。

最后,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生活能力、语言水平、兴趣爱好、经济实力等,不盲目攀高,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千万不要在申请学校时过度包装自己,一旦被国外院校发现涉嫌造假,即便能成功录取,也无法最终毕业。

留学的目的是什么?

侯著久(重庆市巴川国际高级中学校长):留学,首先是为了能够进入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如果能够进入好学校、好专业、好的实验室,就能接触到好导师,以及领域内最先进、最前沿的课题,这是留学生的学术追求。其次是为了获得国际理解和国际融入的能力。作为一个大国的公民,我们要认识到我们跟先进国家的差距,并努力缩小这种差距。同时还要有责任感,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如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处,这需要有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和对别人的理解尊重。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出去,以及出去之后要追求的目标。

学生和家长要做好哪些留学准备?

侯著久:什么是最好的学校?我认为,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出国留学也是为了选择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要把孩子送出去,经费是最大的障碍。之所以选择“国际学校”,第一,这个家庭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第二,这个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有比较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较好的学习习惯;第三,家长和孩子都要有出国留学的想法。

现在低龄化留学趋势明显,小学、初中阶段出国留学,要慎之又慎。高中毕业之后出国留学,比较稳妥。即便如此,也要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语言关。最基本的就是能够跟外国人无障碍交流,口头上没有障碍,心里不打怵。

第二是学术关。你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必须打得很扎实,才能够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

第三是生活自理关。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把孩子生活上的事都一手包办了,这不是在关心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当然,我所说的生活自理,不只是能打理好自己的衣食住行,还包括社会交往能力。

我曾经到访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些学校。有一天,到一个学校听课,班里就只有四五个女生。我问她们的老师,你们班级怎么这么小?老师说班上有十几个学生,但今天是狩猎节,男孩子们都被家长带去打猎了。我很奇怪,当时临近期末考试,这么重要的时候居然同意孩子们请假去打猎?老师说为什么不同意?一个男子汉到这个年龄段学打猎是当地的传统,课回来可以补。外国人很注重这种课程之外的社会性活动,而由此培养出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所必需的。

第四是要建立积极向上的三观,特别是价值观。这方面东西方有很大差异。作为一个中国人,一方面我们要守住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守住自己的传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另一方面,还要能正确地理解和吸纳对方的价值观。既守住了自我,又能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这样才不会行差踏错。

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侯著久:做人生规划就是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搞清楚你喜欢什么。不要凭直觉,而是要去尝试。如果你所谓喜欢的事只坚持了一个星期就不想干了,就不是真正的喜欢。

第二,搞清楚你擅长什么。光喜欢就行吗?还要看你擅不擅长。这也要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耐心寻找。做任何事不能凭一时的兴趣,要有所坚持。就像长跑,刚开始很轻松,中间有一段会很痛苦,熬过来了,又轻松起来。

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做、而且擅长做的事情,他就会很幸福,也更有可能成功。

第三是确定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是应该做的事情?首先,你要确定你选择做的这件事本身是有利于社会的,这是底线。第二,从理智的角度,要充分考虑这件事未来的发展前景,要能开风气之先,而不是跟风。最后,做决定的时候要考虑到你的家族,甚至你的国家在这一阶段的需求。任何一个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要有一份责任,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不能算真正的成功者。

未来何种职业更有发展前景?

陈宇(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整个世界正处在生产力大变革的前夜,从最近“阿尔法狗”战胜韩国棋手的事就可以看出,现今科技的创新、创造启动得非常快,科技爆发式的发展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笼统来说,数字技术、神经技术、绿色科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这五个领域可能会成为热门领域。

但是具体说哪个领域最热门,发展最快,这就带有很大的猜想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这样一个特点,将来主宰人们生活的技术现在可能很难预见。比如,现在人们都离不开手机,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但是10年前,你能预见到这样的生活吗?这种生活方式是伴随着2007年苹果手机上市才逐渐形成的。同样,现在的你也很难预见10年后,当你的孩子面临就业问题时,最热门的领域会是什么。

所以,不论是在国内上学还是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掌握信息捕捉、分析、筛选的能力,掌握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要有好奇心、想象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批判精神和挑战精神。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发现未来最新的科技和最有前景的领域。对于孩子们来说,重要的是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今很多海归回来创业,就是在国外找到了前沿的东西。我们到国外留学,学习知识是一方面,更多地是和别人思想上的碰撞,看看自己学到的知识能不能够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和科技最前沿。

如何指导孩子选择合适的专业?

陈宇: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留学会被越来越多地选择为接受教育的方式。但我们也不应该盲目迷信国外的教育,要清楚国内外教育最本质的不同在哪里。国外教育对孩子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选择,发挥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喜欢的事。中国传统的教育讲究传道、授业、解惑,包括你现在问我将来哪个行业有前途,让我告诉你学什么好,这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思维。我们的孩子如果自律性差,又没有爱好和目标,出去留学是有很大风险的。

其实父母送孩子出国留学,就是想让孩子学有所成,孩子如果能有自己的爱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学习,就有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几率自然就会大很多。

曾经有一位母亲,从打算盘做会计开始,直到成为大企业的财务总监,觉得财会这个工作很有发展前途。等到自己的女儿上大学准备选专业了,这位母亲坚持让她选财务专业,但孩子就想学人力资源,两个人因为选专业的事闹得很不愉快。

这位母亲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帮她劝劝孩子,但是我跟她说,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妈妈最初打算盘的时代了,我还真不知道人力资源和财务哪个更有前途。两者中属于操作性、规范性、程序性的部分,未来都可能会被智能软件取代。而两者中都有一部分是属于高级的、战略性、决策性的内容,需要进行人工分析、研究,这些部分才是有前途的。相比之下,在人力资源领域,机器不能取代的部分可能还多一些,因为这个领域更多的是跟人打交道,而财务工作更多的是跟数字打交道。

凡要学好复杂、专业的高级技能,首先要喜欢,非要强迫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他们怎么能成才呢?我的这番话最终让这位母亲想通了,我也希望更多的父母能想通这个问题。

侯著久:我也是留学生家长,当年女儿读的就是国际高中,但是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无法支持孩子的留学费用。女儿考虑到家庭状况,本科选择了国内大学。因为她喜欢做蛋糕,听说德国的蛋糕做得特别好,她就在主修英语的同时选修德语,准备去德国学做蛋糕。毕业时,她的德语老师跟她说了这样一番话:“你父母供你读了这么多年书,你在语言方面有天赋,有积淀。可你却要去学初中毕业就能学的烤蛋糕,是不是应该考虑在学业上更进一步?”

老师的话引发了她的思考。大学毕业后,她到中学教了两年英语,然后去加拿大读研,选了教育设计专业。她始终不能忘怀她的蛋糕梦。在加拿大求学期间,业余学习蛋糕手艺,颇有收获。不过,这时候她已经不只停留在做蛋糕的层面,而是想做纯绿色食品。回国后,她就和朋友跑到四川德阳开了一个蛋糕店,生意很红火,但是一年下来也没赚到什么钱,因为“纯绿色”食品成本太高,曲高和寡。

这时我们学校高中部要开托福、雅思课,没有老师,她来应聘了。去年底她教的学生考试成绩相当不错,她还当选了“三八”红旗手,新工作做得很有成就感。

一番尝试下来,她现在觉得自己还是比较适合教书。做蛋糕已经成为她的一个业余爱好,周末在家做给我们吃,或者送给朋友,也挺好。

有时候最想做的事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事。作为家长,我的做法就是不干涉,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支持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一旦做出选择,她就要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而不是处处想要依靠父母解决问题。这样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慢慢感悟,不断修正自己未来的方向,自然而然就会找到自己的事业方向。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