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青年千人”的梦与责
2016-06-23吉远辉
4月23日,在德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入选者交流会在中国驻德国使馆举行,来自全德各地近130名青年学者与11名2016年度“青年千人”入选者代表与会。2016年共有34位在德青年学者入选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人数居欧洲第一、全球第二。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出席交流会,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董琦主持交流会。
史明德大使说,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作出贡献,需要大家回国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他勉励广大青年学子应牢记习近平主席给全体在德留学人员回信中所提出的殷切期望:“秉持崇高理想,努力报国为民。”
会上,3位2016年度“青千”入选者代表——来自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的吉远辉博士、来自马普学会复杂物理系统研究所的德国籍约克·哥特(Jrg Gtte)博士和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汪在聪博士分别发言,就自己的科研及“青千”申请经历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与分享。交流会上,驻德使馆教育处还特别邀请了同济大学王占山教授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国家各类青年科研资助计划,并对申报“青千”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首次有两位“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博士生入选:汪在聪于2014年获得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学位,后在柏林自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立准确分析亲铜元素含量的方法,将其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性质应用到地幔岩和各类陨石,研究地球及其他行星地幔岩浆过程、核幔分异、行星增生演化及增生物质成分,曾参加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戚震辉于2013年获得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学位,后在柏林自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德国留学、工作期间,已在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
大会结束后,与会青年学者和在德2016年度“青千”入选者代表还在教育处进行了分组讨论和交流。入选者就如何选择国内申报单位、撰写和提炼申请书、准备答辩等环节介绍了经验和体会,并畅谈了他们入选的感想。
出席交流会的11位第十二批“青千”代表分别是:吉远辉、约克·哥特(Jrg Gtte)、汪在聪、戚震辉、谢微、马星、任雪光、卢克锋、尚利、王成亮、胡广辉。我们来分享其中几位的感想。
立志入选“青千”
我于2010年在南京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赴瑞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自2011年起作为洪堡学者,来到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从事药物及制剂热力学和释放动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合作教授是Gabriele Sadowski院士(2011年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茨奖获得者)。在德国工作期间,我合作指导了两名德国博士生,目前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我还主持了雅培制药公司的合作项目,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6个项目。
迄今,我以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化学工程及制药工程主流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3篇,曾获2013年度中国化工学会高被引论文表彰。近年来,在中、美、德、法等9个国家的国际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和海报陈述27次。曾担任第363次香山科学会议的秘书,并于2013年作为洪堡学者代表,应邀参加在德国林道举行的第63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在德留学期间,我一直密切关注着祖国的发展,看到祖国日益强大,我的内心无比自豪。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我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价值,为祖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众所周知,国家“千人计划”是我们众多海外学子回国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在3年前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勤奋踏实工作,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争取将来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回国为祖国效力。
然而,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兼顾家庭和工作的不易,我既要承担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又期望实现个人事业的梦想,因此,我选择在家的时候全身心地照顾孩子和家庭,在工作中则格外珍惜时间,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虽然这其中饱含艰辛和酸甜苦辣,但这些经历却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拼搏,我成功入选第十二批“青千”。
谈到为何要回国,对我而言不需要理由。我只想借此机会表达出我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这份情感自我出国后就与日俱增。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出生在和平年代,接受了祖国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且能够便捷地走出国门,在发达国家学习锻炼,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加上我对父母的眷恋,以及对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的热爱,我回国的决心从未动摇过。借此机会我还想向我的爱人和父母表达一份感激之情,谢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爱护、理解与支持。
我的“青千”申请心得
我想分享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青千”申请中评价申请者的几个重要方面。“青千”申请主要从如下5个方面进行评价:教育和科研经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学术见解的独特性和原创性、申请者的发展潜力、回国工作设想及依托单位的支持情况。
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教育和科研经历,这个方面如果申请者有较好的教育和科研背景,获得过较高的荣誉和科研项目或奖励,都是比较重要的优势。
第二和第三个方面分别是已取得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学术见解(科技成果)的独特性及原始创新性。这两个方面权重最大,其中申请书中科研成果总结及创新点的提炼尤为重要。计划申请“青千”的海外学子,一方面需努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表在本领域的顶级或权威期刊上。如果有创新产品或创新技术方面的重要专利或由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或奖励,亦是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需不断凝练自己科研成果的创新点,并多关注自己的成果被其他科研工作者引用及第三方的评价情况,这些都是申请书中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第三方评价,可以包括他人在论文中正面引用及评价申请人的工作、海外合作教授的推荐信、合作企业的评价、媒体的报道等。
第四个方面是着重考察申请者的发展潜力。我的理解是着重考察申请者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也就是说申请者博士毕业之后的科研经历和科研创新成果。如果申请者在海外做博士后期间独立主持过科研项目,有指导博士生的经历,都是重要的优势。就我个人而言,在德国工作受到洪堡基金资助,有指导德国博士生和硕士生的经历,发表了5篇唯一通讯作者论文,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一项与德国雅培制药公司合作的研究项目,这对我的申请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方面是工作设想和国内依托单位的支持情况,这也是申请书的最后一部分。关于这方面,我认为大家需经常关心祖国的发展,关注祖国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将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科研工作与这些需求联系起来。了解祖国发展的方向、动态和需求,便可以找准自己回国的科研方向,制定出合适的目标。同时,我还建议平时和用人单位保持适当的联系,提前确定申报单位,以便在申请“青千”的过程中得到申报单位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在留学人员之间,年轻的同行、朋友之间的密切联系也非常重要,以便大家在申请相关人才计划资助的时候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共同探讨。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我在申请“青千”的过程中,得到过多位洪堡学者和曾经留德的“青千”学者的帮助和支持。
“青千”为留学海外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和生活条件的支持,我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越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期望回国后组建一支跨学科、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同时我也将充分利用我现有的国际合作关系,与国内和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科研专家进行密切合作,在药物制剂尤其是儿科药物制剂领域做出更好的创新成果,以实现我多年以来的“科研梦”。
我对中国有信心
文/卢克锋
我是生命科学专业的研究者,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进行了大约5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我在国内获得了博士学位,其间也大约有5年的时间。通过在国内与德国的科研、学习、工作经历,至少在我从事的生物研究领域,我对中国的上升和崛起是抱有信心的。而我的信心来自于中国人辛勤劳动的特质和国家层面进行的改革与学习。如同一艘龙舟,每个划桨人在努力挥动双手,掌控方向的舵手在学习提高对正确方向的调整,我想这肯定会使龙舟快速稳定前行。
德国的休假和节日是分开的,很多德国同事都会尽量使用完所有的假期,而节日是理所当然的休息时间。我经常听到周围的同事讨论休假安排,在计算还有多少天可以用来休假。而我感觉国内的学者较少考虑这个问题,大家都在忙工作,在想着研究实验的进程。我认为,中国人的勤劳特质在很多行业中都有所体现。有一次两位德国同事在中国开会,乘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他们回到德国后跟我说,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铁路周围很多地方都种植上了农作物,即使是很狭小的地方。我想这就是中国人民辛勤的一个体现。
最近几年来,在国内我所熟悉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国家也在学习调整及大量投入,大量派遣学生出国学习,大量引进人才,学习欧美的科研管理模式。很多德国教授都已经很熟悉我国的公派留学政策,不少公派留学人员也做出了很好的研究工作。中国的科研投入给我所在的实验室的德国教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投入。中国引进的人才越来越多,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也做出了很好的成果,开始在国际上具有更高的影响力。我所在的实验室的德国教授曾访问过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给了很高的评价。随着国家引进人才力度的增加,我想,以后会有更多具有影响力的高校、研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推动国家的科研水平向上发展。
我认为,科研之外,国家在其他方面也在学习、进步。德国的环境非常好,空气、河流、植被,都保护得非常好。国内目前也有改变和进步,比如非常注意环保,开始大力治理环境,等等。我家乡的那条河以前污染很严重,每次我回国经过这条河,心里都觉得刺痛。最近一次回国,坐车经过家乡河流上面的桥,我再次望向河流的时候,发现河水清澈了。
我想,有国家层面的努力,有人民的勤奋劳动,中国会更好。特别是在我所从事的生命科学领域,我深深地相信中国是会赶超上来的,因为国家在努力,科研人员也在努力,不向前发展是没有道理的。我希望,自己能够与国家一起,与所有国人一起推动这个发展。
我的信仰
文/马星
我目前由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是自驱动智能微纳米载体。今年7月,我将回到我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工作,继续从事生物纳米材料相关的研究。
国外的生活相对比较单调,科研往往也很枯燥,但我喜欢做研究,我热爱我的课题,所以并不觉得辛苦。我觉得选择科研,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是否热爱,是否适合,而不是被别人、环境、舆论等左右。
关于回国,尽管有很多不同声音,但从我出国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动摇过。2009年,我本科毕业后即和妻子一同出国,7年来,我们先后在美国、新加坡、德国学习、工作。走的地方越多,便越想回家。
今年4月,我受邀参加中国驻德使馆举行的“青千”交流会。在使馆的院子里,妻子指着五星红旗对我们尚不满4个月的儿子说:“宝宝看,那是五星红旗,有红旗的地方,才是咱们真正的家,咱们就快回家了!”
妻子的这句话,勾起了我的无限感慨:出国7年,终于要回去了!带着我的所学,回到我热爱的地方,尽我之力,让这里的人们和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得更美好,这就是我的信仰。
我想,不论在哪里,不论做什么,能够保持一份信仰和情怀,就是一种幸福。
在创新的国度思考创新
文/谢微
2010年,我作为洪堡学者来德国留学。我在德国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除了与实验打交道,我也会经常思考,为什么要留学,国内和国外有什么不同?
德国是近代科学创新中心之一,有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国家。不过最近这十几年来,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举世瞩目,很多方面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就我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来看,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很大,硬件水平已经不比国外差了,但总体上仍能感觉到不小的区别,我体会比较深的,是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引进人才来带动科技创新。留学归国的科研人员能够直接带回很多专业上的新思路、新方法,把前沿领域的技术和课题带回国继续发展。但海归带回国的新理念,三五年内可能是前沿,从长远看,如果后面没有继续创新,就会从前沿上退下来。要继续创新,维持高水平研究,甚至开拓新的领域,都必须依靠自己培养的学生。总是依靠海外人才带回新东西,只能指望国外几十年内一直为我们培养人才,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能走到别人前面,也会后劲不足。要改善局面,还要慢慢地从学生的培养做起。
有人说,中国人不善于创新,而善于学习并优化别人的创新成果。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不仅在德国,在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水平都是有口皆碑的,他们做出了很多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有些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科学家,这不是一个不善于创新的民族能够做到的。但是不能否认,我们到目前为止在创新方面还做得不够,这和我们的旧传统有一定关系,但有相似传统的国家中有一些比我们做得好,所以我们不能全怪文化传统。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人拿到了博士学位才算入门,而在此之前的所有教育经历都是打下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偏重知识传授,传授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不能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的教育不太一样,有一次我们办公室的几个博士生同事计算一个粒子的表面积,这公式我记得很熟,4πr2,一下就算出来了,德国同事觉得很奇怪,你怎么算得这么快?我说有公式,4πr2。他们不敢相信,然后开始从头算,怎么分割,怎么积分,15分钟,得到一样的公式,他们很惊讶,我怎么就知道是这个公式!我很惭愧,因为我就记住了这个公式,至于怎么来的完全没考虑过,可能学过,但最后强调的是公式,是用来考试的。我们的教育方式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我们在碰到问题时,比较习惯从书本、文献上找答案,别人没解决过的问题,我们也很难解决。灌输式的教育不利于创新,不知道旧知识是怎么来的,就不知道新知识该如何创造出来。还有个例子,有一次我们做实验,需要搭建一个对样品进行操控的自动平台,这个东西一般得找仪器公司买,比较贵,关键问题是还得等上几个月。还是我们办公室那几个德国博士生,用玩具汽车里的几个部件,加上乐高(LEGO)积木,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自动平台,可以在显微镜下前后左右移动样品,做实验完全没有问题。这件小事,说明德国学生很有想象力,动手能力强,敢想敢做。中国学生通常束缚很多,多少年辛苦学到的东西都用来应付考试了,缺少运用知识来创新,来发现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现在就能做的至少有两点:一是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勇气。开设创新实验课程,科研一线的教授也应该参与课程设计。把一些有代表性的、有趣的、规模合适的科学实验带到课堂上去,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和感受创新,培养兴趣的同时也能亲身体会到科学知识是人发现、总结、创造出来的。二是培养创新的方法。在创新理论课上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一些重要的发现、发明是怎么来的,通过学习前人创新的过程,来了解如何发现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在基础层面普及创新教育,才能在科学前沿收获创新人才。从国外引进人才只是开始,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创新驱动。希望留学回国的朋友们,在自己研究和创新的同时,能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来支持和参与创新教育。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祖国能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人们不一定出国留学,也能成为优秀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