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阳江神庙古氐羌文化的缩影

2016-06-23梅一梵

中国西部 2016年6期
关键词:神庙戏台

文/梅一梵



略阳江神庙古氐羌文化的缩影

文/梅一梵

江神庙过厅门廊 摄影/苏城

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有一个山城名曰略阳。略阳地属陕西南部秦岭南麓的汉中盆地,一江两河穿城而过。在县环城路以西的嘉陵江畔,坐落着一座奇异非凡的江神庙。它是中国长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古氐羌族风格戏院建筑群,用大量的木雕和彩绘,充分展示出精致华丽、奇异夸张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不仅具有羌文化探讨价值和极高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还是一个民俗旅游的好去处。

氐羌文化源远流长,商贾云集名噪兴州

早在先秦至两汉之间,略阳就是古氐羌人生息之地。虽有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满族等少数人迁徙于此,但仍旧以古氐羌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至今仍保留了一部分氐羌游牧部落的痕迹。江神庙就是典型的古氐羌传统文化的见证。庙内现存古建筑50余间,在戏院、回廊、过厅、厢房、前殿、后殿内,有反映古氐羌民俗民风、中国历史神话传说和关于略阳的名人字画以及彩绘木雕版画400余幅。

从江神庙后殿所挂的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嘉陵风情》长卷画作中可以看出,略阳城峰峦陡峭,茂林叠嶂,山腰有塔,谷底有民居,停船靠岸的码头,沿蜿蜒曲折的嘉陵江而建,江神庙即在此处。

江神庙,顾名思义就是祭祀江神的场所,但因嘉陵江航运是解放前唯一一条连接陕、甘、川的交通枢纽,故而这里繁荣兴旺、商贾云集。从庙内的碑碣记载可以看出,此庙原是古代嘉陵江航运线上,船帮料理事务和祭祀聚会的活动场所。每逢船帮经过时,操着各种口音的吆喝声伴随着纤夫高亢的号子声,一阵压过一阵。等船靠岸停稳后,船工和纤夫就在江神庙内歇脚喝茶、听书看戏、摆龙门阵,各路船帮会首则忙于交易货物、招揽生意。不仅如此,每当逢年过节、逢场赶集时,江神庙内外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停船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唱戏声、说书声、操着各种方言的吆喝声,不绝于耳。面对如此繁荣的经济大市场,就连周边三省的绅士名流、达官显贵也时常会聚于此,相互结识、探讨商机。因而江神庙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当时略阳(古兴州)最大的物资和信息交流中心。

关于江神庙的始建年代,专家和学者一直在考证。清道光年间《略阳县志·卷四·艺文》记载:“邑旧治南街有江神庙一区,其号曰王爷庙。岁己亥、庚子间,重加丹垩,金碧辉煌。”从中可以看出,江神庙在清代曾经修缮。如果仅仅是船帮用来料理事务和祭拜江神,为什么这座江神庙的建筑规模如此之大,如此精湛考究、富丽堂皇?

专家学者和考古人员对此进行了仔细的探究与考证。据近年的资料显示,南宋名将吴玠祖孙三代,曾经在战火从中原蔓延至陕西、宋军又一溃千里的危机中,在秦、陇、蜀大地与金人展开了长时间的相持,使金人未能越过兴州。在与金人对抗的数年间,吴玠在兴州城内屯粮屯兵,开荒种田,有力地保障了近十万大军的生活需求,打破了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吴玠认为“神生于无,而形于有”,抗金胜利的奇迹,除了归功于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和嘉陵江航运的畅通之外,也离不开神灵的护佑。经朝廷允准,吴玠亲自在兴州督建了江神庙。此后,民间为了纪念吴玠,也把江神庙称为吴王庙,后来逐渐演变为王爷庙、龙王庙。如果这个说法考证落实,江神庙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由外见墙不见木,由内见木不见墙

江神庙采用中国传统宅院建筑,根据地势高地落差,形成上、中、下三进式院落,东西进深约65米,南北面宽度约30米,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外观采用实墙,完全封闭,营造出神秘莫测的气氛,体现了“由外见墙不见木,由内见木不见墙”的氐羌建筑特色。

庙的门楼两侧有石狮端坐,沿青石台阶放眼望去,只见门头造型酷似奇异的怪兽脸谱。自上而下排列的“江神庙”三个字为鼻梁,高翘的飞檐像头上的犄角,敞开的四方门像张开的大口,彰显着气吞山河之势。门侧楹联题曰:“嘉陵连三省草木如沐春风,江神佑万民轻舟笑向斜阳。”

①江神庙大门外立面(按照羌族建筑风格此为“由外见墙不见木”) 摄影/苏城

②俯瞰江神庙(整个江神庙布局为上、中、下三进式院落) 摄影/苏城

③江神庙戏楼沿板之人物木雕(此木雕群具有浓郁氐羌民族特色) 摄影/廖群幸

进门,由过道通向前厅,可见院内栩栩如生的浮雕木刻和目不暇接的彩绘版画。其精美绝伦、奇异夸张的造型,使人震撼。我在原地转了一圈才回过神来。原来,身后就是戏楼,为上下通高20米的杆栏式建筑,也是庙里最具特色的亮点。戏楼台基由四排木柱和棚板组成,房脊呈半圆形,中间向两端起翅。戏台宽9.4米,进深5.2米,台基高出地面2.6米,前檐枋和前沿栏杆均由彩绘木刻装饰。前沿挡板刻有《鸿门宴》等一系列戏曲故事。戏台中间则用彩绘屏风隔开,前为戏台,后为厢房等。戏台下方的台基中部设有通道,由大门过通道即可到院内观戏。

起初我还怀疑“见墙不见木”的说法,经过观察,原来庙内采用大量的彩绘版画和挡板,遮盖檐椽和内部梁架结构,以营造出富丽堂皇、华美绝伦的视觉。除此之外,庙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见飞檐,不见斗拱”。当我沿着回廊走上戏台,发现檐下翼角斜撑的承重柱上刻有凶猛的老虎和叠罗汉少年。这个艺术性极强的造型,既承受了翼角上翘产生的压力,又给庙宇增添了别具一格的神彩。其他飞檐大多用此法设计,只是猛兽的造型略有差异。

谢幕的是一段历史,还原的是一个传奇

戏台两侧的南北回廊和影视剧里一样,下层供身份较低的船工和纤夫使用,上层供达官显贵、社会名流和太太小姐们看戏、听书、议事。沿回廊一直往前走便到了戏楼后台,后台的厢房和耳房为道具陈列室和演员化妆间。从形态各异、色彩不同的脸谱可以分辨出,有的赤胆忠心,满腔正气;有的沉着稳重,颇有城府;有的眉眼传情,轻灵妩媚;当然也不乏善恶难辨、阴险狡诈之辈。面对如此骨肉丰满的容颜,我仿佛能从每个脸谱的油彩之下,还原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当案桌上的惊堂木“啪”地一拍,威武,升堂,肃静……让人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

时过境迁,这些曾经在戏台上装扮出一个个英姿飒爽、千娇百媚角色的蟒袍、胡子、刀枪棍棒、凤冠霞帔、金钗玉佩,如今只能孤独地落寞在江神庙,湮灭在尘埃中,禁锢成一个历史的缩影。而我仿佛是某场戏中的某个人物,尽管我努力地去还原他们当年鲜活的表情和个性,却无法与他们置身同一个朝代。由此我只能身着戏服、长发垂地、满目苍凉地站在雕花窗棂映射的光影中,任回廊上的红灯笼明明灭灭。仿佛这一明一灭一瞬间,就见证了某个王朝的沧桑巨变。当然我也可以佯装是看戏的过客,手执折扇,嘴抿盖碗茶,看着戏台上的人物一个个从侧门出场,或扶正官帽,走几个马步,捋几下络腮胡子,开口就唱;或是一介武生,飞一圈空翻后,来一个英姿飒爽的亮相,喝得满堂彩;抑或风流儒雅的白面书生,与一袭水秀的青衣,和了一段深情款款的折子戏;又或是一介老生,面对摇摇欲坠的江山,在几个踉踉跄跄的趔趄之后,悲怆地隐进一扇侧门,从此不问人间事。一出戏结束了,谢幕的是一段历史,还原的是一个传奇。

恍惚间发现戏台顶部有一华丽绝美的造型,通过解说员的讲述我才知晓这是藻井。藻井是我国古代传统建筑对房屋封顶部位进行美化的一种方式,多呈向上凹深的井状,形状可圆可方,也可呈螺旋形、椭圆和八卦形等。《风俗通》云:“井者,东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原来把殿堂或楼阁封顶部位做成井状,以荷花、菱角、藕等水生植物为缀饰,在风水学上具有降服火魔作祟的作用。江神庙戏台顶部的藻井呈八边倒扣钟形,精美的图案在四周展开,又一层一层往凹深里去,给人以深邃高远的视觉冲击力。其精致华美的色彩,使我想到佛教中美轮美奂的坛城。此藻井的设计还有一个特别功能,就是可利用它对声波的回响与共振,将舞台上说书唱戏的声音传播至远。

①江神庙古戏楼曾举行略阳县民歌大赛摄影/苏城

②江神庙戏楼木柱彩绘木雕 摄影/苏城

③江神庙戏楼前厅柱椽彩绘木雕 摄影/苏城

④江神庙中部廊厅与上部建筑连接处构成天井 摄影/苏城

⑤江神庙正面戏楼彩绘 摄影/苏城

原生态氐羌文化,多姿多彩特色鲜明

戏台下方为江神庙入口,旁侧有一幅矩形彩绘,画面上呈现出苍山白水、草木凄凄、轻舟静泊、江河悠悠。戏院两侧为南北回廊,铺着木质地板,饰以精美栏杆。廊壁上陈列的版画多以氐羌人生活为主题。其中有牧羊者头戴尖角帽,一手握拳放于胸前,一手扬鞭骑着怪兽;有身挎刀具者原地静立,翘首远眺,一手指向前方;也有身穿汉代服饰者,或站立凝视远方,或侧身搀扶长者行步;另有几位古代女子腰系环佩,肩披风衣,头戴花簪,鬓发高挽,手持绘有牡丹青竹的画扇,于屏风旁谈笑,其中一女子手持折扇半掩面,作欲语含羞状;也有一浓眉大眼高鼻梁的首领,垂发披风,身着铠甲,足蹬卷头靴,头戴插着金翎的羊角帽。逐一看过后,发现无论是人物还是以传说故事表现出来的连环情节,画面一角多用鸡、鸭、羊等家禽为饰,而画面中的氐羌人物和木雕绘画上的兽头图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回廊墙壁上除了大量的彩绘和版画外,另有诸多与略阳有关的古代名人字画和书法。另一侧回廊上,则是传统的略阳民歌、山歌和情歌。虽然我们这一代没有传唱过,但从内心里知道,这是古氐羌人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根基。读着墙壁上原生态的歌词,我仿佛听见了从深山峡谷、嘉陵江边,传出田间劳作之人有意无意的歌声。“要唱山歌难起头,菜籽不打不出油,菜籽还要油客打,山歌还要妹起头。”“姐家门前漆树坡,怀抱漆树把漆割,心里记起贤妹子,眼泪淌得比漆多。”“小妹长得白又白,情哥长得黑又黑,黑字写在白纸上,你看合色不合色。”导游适时随口唱起了山歌。从这些歌词里不同的地域方言中,可以了解到氐羌人的移民迁徙痕迹。

一楼回廊边,有氐羌人用过的背架子、连枷、对窝、背篓、杨叉等木质、石质、竹质农耕和生活用品。古时候生活在略阳的氐羌人,在狩猎农耕和茶余饭后,也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吧。

氐羌人在获取和创造的同时,也让氐羌族的原始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在羌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羊皮鼓舞。表演者手持羊皮鼓、串铃等为伴奏,在击鼓节奏的快慢中营造出紧张怪异气氛的同时,也体现出氐羌族勇猛顽强、能歌善舞的特点。而今陕西略阳县的羌族羊皮鼓舞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还有动作灵活的猫舞、神秘恐惧的跳叶隆、威武雄壮的跳盔甲、热烈明快的锅庄舞等。我们通过这些粗犷而奇异的原生态歌舞,可以看到当年的氐羌人在吹拉弹奏的戏台之上,在嘉陵江畔的滚滚洪流中,在船工纤夫的号子声里,让一个民族对信仰的膜拜,以高于生活的本质登上了艺术的殿堂。这就是古氐羌人对大地的歌颂,也是江神庙戏台的最终效应。

艺术与生活巧妙衔接,氐羌与汉族文化融会

戏院后方有奇花异草,蔓藤婆娑,还有不同年代的碑碣、石画像、石槽等。沿着台阶走上去即是过厅。这过厅也是船帮会首和绅士名流社交聚会的主要场所。

从过厅正中间往戏台上看去,视线和戏台稍有偏离,这是江神庙的又一特点。缘由是戏子在古代备受歧视,唱戏之人无论在戏曲中的官职和地位有多高,总是无法和在座的人相提并论。戏台两侧的楹联“生末净旦丑你来我往演尽世上百态,宫商角徵羽此起彼伏尝尽人间千情”,即是对当时情状的真实写照。还有一个说法,由于过厅后殿正中供着江神像,如若把戏台与江神像对齐,不但怕台上的喧嚣冲撞了江神,也怕戏中演绎的俗世百态亵渎了神灵。

过厅两端各有厢房若干,墙上悬挂着装裱精美的书画作品,上前仔细阅读,仿佛在闻到浓浓墨香的同时,眼前又浮现出当年文人骚客们挥毫泼墨的恣意洒脱。由过厅通往内侧前殿,有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卧于水上,桥下清池,水中游鱼,鱼藏石下,石上有景。这是那些勤劳智慧的匠人们把古氐羌人与汉人的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把艺术与生活情趣巧妙搭配创作而成的。

在这里,我仿佛看见若干年以前,达官显贵们坐在雕花顶棚下论今谈古。一转头,透过精致的屏风,似乎看到众船静泊、千帆退尽的水西门码头;看见旭日初起,晨雾带来《清明上河图》中的集市;听到大幕拉开,戏台上传来“锵锵锵”的锣鼓声;听到嘉陵客栈的楼台上、疾风骤雨的磅礴中,隐隐约约地啸出几声龙吟。而这些来自内心深处的无限感知,无不应和着“云霞绕象山疑为仙至,风雨漫嘉陵似有龙来”的景象。

江神威震三河水,羌楼独领四秀山

走过玲珑的汉白玉小桥,即见垂花门上的楹联——“江神威震三河水,羌楼独领四秀山”,横批是“故道遗宝”,江神殿到了。江神殿前飞龙绕柱,祥云蒸腾。肃穆威武的江神坐在龙身上一手抓龙角,一手指天。江神殿不但是祭祀的主要场所,也寄托着船工对神的信仰和崇拜。当年,船帮经过时都要到此祭拜,祈求江神保佑船只走江时,风平浪静,来去平安。又因略阳是嘉陵江、八渡河、玉带河的交汇处,唯一的出口在河道狭窄、水流湍急的南山与雨山之间,雨季水患无穷,久旱又成荒年。当地百姓便常来此处,祈求江神赐予他们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有楹联曰:“六山护名城顺政自古称要道,三水润万民兴州历代尊江神。”

江神庙的后殿为民俗博物馆,馆内有石像、陶罐、瓷器、青铜器、青铜鼎、石画像、摩崖石刻、画册、船模等。如果说文物的残缺和修复昭示着古兴州的沧桑与厚重,那么陈列在这里的精美的大小船只,只能以沉默的语言向游客诉说着嘉陵江航运史上的辉煌与没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神庙不远处还有另一处氐羌文化建筑——紫云宫,人称新江神庙。紫云宫由戏台、平房、包厢延伸后,又连接钟楼和鼓楼各一座,其建筑风格对称夸张、古朴粗犷又灵活多变,庙内修饰和江神庙如出一辙,对研究古氐羌族的历史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紫云宫的来由,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江神庙是当年嘉陵江航运线上的船老大修建的。船老板为了庆贺欣欣向荣的经济大浪潮,经常从外地请来戏班,上演全本大戏,并拒绝船工纤夫入内。这就惹急了这帮下苦力的人,他们决定每个人从劳务费中抽出一部分来筹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江神庙。紫云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南来北往的船工纤夫自筹资金修建的。

如今历经沧桑的两座江神庙因浓郁的氐羌文化特色和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同时被列为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忽然下雨了,雨击筒瓦,叮叮当当,清脆悦耳。如古筝弹奏,如滴水击石。雨滴穿透百年的记忆,顺着一正一反阴阳相扣的青瓦,滴入青石铺就的渠沟。滴答滴答的雨声,仿佛在向游客们讲述着江神庙几百年来的沧桑与荣耀。

(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

TIPS

◇ 位置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县城高台西侧。

◇ 交通

由汉中市前往略阳县,交通便捷,道路平坦。走十天高速自驾一个半小时抵达,过路费45元。班车半小时一趟,费用39元。

◇ 住宿

因为地处县城中心地段,住宿很方便。

◇ 餐饮

略阳县城随处可见的羌族美食和当地风味小吃令人垂涎欲滴。

◇ 门票

五元。

①江神庙中部建筑江神大殿与两侧回廊摄影/苏城

②江神庙中部过厅石桥 摄影/郭振毅③紫云宫 摄影/廖群幸

④江神庙中部过厅以桥连接江神大殿,以示威严 摄影/苏城

猜你喜欢

神庙戏台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戏台送到家门口
百年来古戏台断代问题研究
狸猫戏台
书之帕特农神庙
神庙剧场演进的动因分析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牛河梁神庙漫议
山西古戏台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