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国门”的城市设计国际教学探索
——以同济·华盛顿大学联合城市设计为例

2016-06-23杨春侠YangChunxiaZhuangYu黄林琳HuangLinlin

住宅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调研基地课程

■ 杨春侠 Yang Chunxia 庄 宇 Zhuang Yu 黄林琳 Huang Linlin

“走出国门”的城市设计国际教学探索
——以同济·华盛顿大学联合城市设计为例

■ 杨春侠 Yang Chunxia 庄 宇 Zhuang Yu 黄林琳 Huang Linlin

同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以“可持续城市设计”为主题,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核心,典型“国外基地”为对象开展联合城市设计,面临着不同文化社会背景,国外调研时间有限、中外师生深层交流不便等难点。课程通过国外城市及基地专题研究,找寻指向设计的理念与策略;通过国外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研,比较同一城市相似场所的活力与缺失;通过国外基地城市设计方案,掌握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城市基地研究与方案设计的方法。对其他联合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借鉴作用:“走出去”的联合设计国际合作,规划与建筑“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综合性”的专题研究与主题提炼,“研究与方案并重”的多阶段训练等。

城市设计;联合教学;国外基地;国际视野

1 城市设计联合教学的背景与概况

自2011年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建筑学院以“可持续城市设计”为主题,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为核心,典型“国外基地”为对象,开展面向一年级研究生的联合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参加的老师包括双方教师与实践设计师。整个教学过程从每年五月初持续至七月末,包括实地考察美国典型城市、听取华盛顿大学资深教授课程、国外城市及基地专题研究、国外基地方案设计等环节。涉及的基地都是国际大都市高密度的核心区域,包括2011年新加坡圣陶沙地区和香港九龙湾地区、2012年美国芝加哥三河口地区、2013年美国旧金山沿海地区和东京湾跨海地区、2014年美国纽约哈德逊站场和东京奥运会基地。

经过4年的教学历程,中美两校的教学方式不断磨合与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反映到历年的中方作业成果中:2011、2012年,成果与一般的城市设计作业明显不同,在研究与设计的衔接,理念与形态的关联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2013年,左雷、张一功组与赵璘、陆文婧组的两份作业都入选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的境外联合设计展评;2014年,张林琦、郗晓阳同学的美国纽约哈德逊站场地区城市设计作业“共享的起居空间”(Sharing Living Rooms)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评出的境外联合设计第一名、特别奖。同时,该课程也荣获2015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与以往绝大多数的联合设计教学不同,这是“走出国门”,对国外基地开展教学任务的鲜有尝试,指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陌生的城市与基地,在不受本国固有文化背景与惯常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开展城市研究与设计,学生和教师均从中受益匪浅。因此,其教学过程与经验值得分析与总结。

2 城市设计教学国际化的难点和应对

2.1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外基地如何开展设计工作

在本土的城市设计教学中,学生面临的都是国内基地,在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社会背景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开展基地调研和方案设计。然而,面对不同文化社会背景的国外城市和基地,学生在开始时往往不知所措。就拿设计中常包含的住宅地块来说,中国学生在欧美基地布置排式住宅,而欧美学生则在中国基地上布置庭院围合式住宅,都是受异国文化社会背景认知的局限。

课程尝试采取“游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了解美国文化社会背景。首先进行半个月左右的国外典型城市实地考察,对国外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等有初步认识;然后半个月左右在华盛顿大学听取资深教授课程,了解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发展脉络,并通过网络、书籍对设计城市与基地做多专题细致研究;之后,开展为期1周的基地与所在城市现场调研,体会和掌握现状与问题。当然,美国师生在设计基地前也在国外城市进行了游学。这个过程使学生对异国的文化社会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回到上海开展设计工作时就有了头绪。

基地现场的调研只有1周的时间,并且回国后也几无可能重返场地进行补充调研。因此,为了调研能够周密而详实,前期准备与调研过程极为重要。

一方面,去基地之前两周时间于华盛顿大学通过网络、图书、讲座等资源对基地及所在城市作多个专题研究,使学生在现场调研之前对其就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为了深入挖掘基地的问题与潜力,不仅对设计基地,也对基地所在城市的另一典型活跃公共场所(如2012年芝加哥的河口基地和密歇根街滨河典型案例,2014年纽约的哈德逊站场基地和巴特利公园典型案例)进行调研。不同于传统的拍照、录像等调研方式,采用交通量、静态活动和步行路径等数据统计,以量化分析作细致考察,希望通过两者的比较,发现基地问题并寻求发展的潜力。

2.3 如何让中外师生实现深层密切交流

多数联合城市设计教学过程中真正的“联合”其实只有1~2周。例如,已经开展了近20年的同济与普林斯顿大学的联合城市设计分为3个阶段,第一和第三阶段分别在各自学校开展苏州园林分析和中国基地方案设计,第二阶段由普林斯顿大学的师生来上海与同济师生一起进行2周的考察与快题设计。这种“蜻蜓点水”的联合使得中外师生的交流十分有限。由于面对的仍是本国基地,主要接受的仍是本国教师的指导,联合设计的获益往往低于预期。

深层密切的交流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中外师生长时间在一起工作,本课程除了3周时间由中美学生分头开展本土以外的典型城市考察和现场调研外,其余8周,包括专题研究,方案设计等都在同一个空间中进行,并且像欧美一样安排每周20h以上的课时[1],要求学生每周一~五上午都必须在教室里。其次,学生与中外老师充分交流,老师每周至少有3次在教室里,学生与中国和美国老师都要交流,同时设置周评—月评—中评—终评的密集评图制度,由中美老师联合评图,并在中评、终评和重要的月评时邀请外校教师,国内外知名事务所设计师进行点评,让学生能够充分听取各种声音。最后,中外学生合作完成设计,对于第三方基地,如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基地,由中美学生合组开展调研与设计,通过观点的争执与解决,互相协调,互相融合。

3 异于传统联合城市设计的优化教学环节

为了实现上述难点的应对策略,课程制定了细致深入的教学大纲,在传统联合城市设计基础上有了较大的优化与提升,主要包括三大教学环节和若干教学节点(图1)。

郭启明辞职来到洛阳的时候,身上只有6万多元的存款。在和关小美同居的这段时间,两个人过得很潇洒,经常从宜阳坐车去洛阳城市里玩,还给她你买衣服首饰等,很快所剩无几。情急之下,郭启明只得打电话向父亲求助,最后还是父母把15万块养老钱给了他救急。

图1 三大教学环节和若干教学节点

图2 各国大城市的劳动力月收入比较

3.1 国外城市及基地专题研究:找寻指向设计的理念与策略

本阶段包括3个层面10余个专题的研究。3个层面构建了围绕对象城市研究的大框架:世界/国家宏观层面研究,城市/区块中观层面研究以及基地/微观层面研究。各层面研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既能从宏观把握城市发展趋势以及城市诸系统的组织结构,又能从中观解析城市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特征及发展潜力,还能从微观进行城市空间形态分析和塑造,将抽象的概念落到实处。其中,宏观和中观层面的研究不为大多数国内城市设计教育所吸纳,而中观层面更是本阶段的重点。

宏观层面,选取纽约、芝加哥、伦敦、东京、悉尼、香港、上海等世界级城市,比较社会、经济、人口、交通、生态等数据(图2),寻求高密度发展背景下世界级大都市的差异与共性,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议题与方向。每年新增4~6个案例城市,经过多年的课程积累,共有几十个世界级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它们之间的比较为课程前期分析提供了参考。

中观层面,从10余个专题尝试系统性地拆解城市这一概念,以期实现对对象城市的深度把握,从中发现城市问题、最新议题,并初步提出指向设计的理念、原则与策略。专题包括历史、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形态、基础设施网络、政策及规范、设计艺术及文化、气候与气候变化以及微观城市生活等。其中,大多数专题都与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并且许多专题在国内城市设计教学调研中很少涉及,包括人口、自然生态系统、政策规范、气候与气候变化等。国内调研更加注重可视环境问题,对于这些隐藏在可视环境背后却极大地影响着可视环境的因素却往往忽略。譬如光、热、风等气候因子,虽然不可视,但却是可触、可感的物理因素,与市民的空间使用权和舒适性要求息息相关,是人造环境的重要参数[2],如果在物质空间环境塑造上不兼顾这些与城市舒适性相关的气候因子,会对设计的合理导出产生影响。正如齐康教授在《城市环境规划与设计》一书中曾经指出:“在很多城市设计项目中,没有对物理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也没有组织相应的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因而造成了很多物理环境问题”[3]。华盛顿大学多年的教学积累已经针对这些可视或不可视的调研专题建立了相对系统的调研分类、调研推导主题的方法,也使中方师生获益颇多。以人口研究为例,关注所在城市甚至区域时间空间维度下人口总量、出生率及死亡率、种族和宗教、外来移民、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等的变化,及预测2050年的发展可能。这些研究内容指涉性明确,譬如人口总量变化体现了对象城市甚至对象基地的人口密度变化,这一变化与城市空间建设强度紧密相关;出生率及死亡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对象城市生活主体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具体设计策略的指定;种族、宗教、外来移民的变化影响对象城市的空间文化认知与塑造;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的演变影响对象城市住宅市场的供给类型及比例;受教育程度的变化则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城市功能的自组织等[4]。因此,人口研究可以引导出城市设计相关的理念(图3)。

图3 纽约人口问题研究——老龄化人口

通过对纽约曼哈顿中城区的人口统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其他城市相比,①人口密度持续升高;②结婚率会降低,家庭结构会越来越小;③中城区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也较高,多为高端艺术从业人员;④中城区多为白人及亚裔移民。这些结论对下一阶段设计概念的推导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组学生结合人口与城市形态学研究,探讨人口总量增加所导致的高密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开放空间需求的内在矛盾,提出“渗透城市”(Porous City)的概念;另一组学生基于人口和艺术文化专题的研究,关注纽约本土艺术家的培育及发展、市民艺术消费能力等问题,提出“消费得起的艺术”(Affordable Arts)这一概念。显然,推演过程和结论往往不是唯一的,可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以及兴趣爱好,以及其他主题性结论进行综合解析,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出相应的可以指导下一阶段设计的理念。

微观层面,主要针对设计基地,从上述专题的细致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网络资料,分析所在场地的问题,为现场调研作准备。

3.2 国外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研:比较同一城市相似场所的活力与缺失

本阶段选取基地和所在城市与基地相似条件的典型活跃公共场所,通过场所空间与使用的调研分析,找寻场地的活力来源、动因以及不足。如果说前一阶段的城市与基地专题研究从上至下为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本阶段则通过相邻活力场所与基地的横向比较,为具体设计提供案例依据。

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研(PSPL)是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扬·盖尔教授主导的一种城市调研方法。因为没有城市设立关注市民、行人及公共生活的部门,也很少有城市收集市民是如何利用他们的城市资料,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人的因素几乎被忽略掉了,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研正是对人的关注,对人使用空间的关注,为形成更为人性化的城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制定“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提供了依据[5]。

课程在扬·盖尔调研方法的基础上,作了调整优化。针对基地所在城市的典型活跃公共场所,开展交通量统计、静态活动地图、跟踪等调研。调研时间分别为工作日和节假日的两个整天,从7∶00~21∶00,每隔1h作次统计。从每个小时的整点开始,首先学生分别站在调研场所的各条道路中央,统计双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交通量,历时10min;其次对场地内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里人的静态活动作记录,包括休息、餐饮、聊天、购物、拍照、候车、观景、玩耍、锻炼等;然后选取不同的步行者,分别包括老人、年青人、幼儿,男人、女人,旅游者、上班者,以及不同种族的人进行跟踪,以10min为限,记录他们的行进、停留、目的地等信息;最后,绘制交通流量图、静态活动图和跟踪路线图,通过与基地空间、界面、功能等的对比,总结该场所活力的动因与不足,为基地设计提供量化参考。

以2014年纽约巴特利公园调研(图4~6)为例,它和哈德逊站场地区一样位于曼哈顿西侧滨水区域,又是曼哈顿城区较为活跃的空间之一。调研发现,优势一在于它很好地处理了机动交通与慢行交通(非机动车、步行交通)的关系,通过两者路网的鱼骨状穿插,将外围交通限制在离水较远的地方,而把近水岸处留给步行与骑行者,避免了两者的干扰,保障了慢行者的安全与舒适,交通流量图显示滨水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外围以机动车为主;优势二在于主要广场的多样化布局,让步行者可以进行各种静态活动,静态活动图显示广场承载上述提及的休息、餐饮、聊天、购物、拍照等几乎所有功能;优势三在于功能设施的多样化合理布局,办公、商业、居住等功能设施集聚在这里,使场所全天都充满了活力,并且公共设施主要集中于主要广场周边,为广场带来了人流,而居住远离广场,也避免了喧嚣与嘈杂,路线跟踪图显示广场与周边设施路径联系密切且集聚。反观哈德逊站场地区,多条城市主干交通穿越割裂滨水区,静态活动集中于远离滨水区的东侧而靠近河流处却鲜有人至,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也远离河流设置,都与巴特利公园形成鲜明对比。因此,通过两者的对比,为学生分析基地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潜力提供了依据。

图4 巴特利公园交通流量调研(自行车交通量)

图5 巴特利公园静态活动调研

图6 巴特利公园路线跟踪调研

3.3 国外基地城市设计方案:掌握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基地方案设计的方法

在上述专题与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课程以国外基地为对象开展设计工作,美国学生选取美国以外的基地,中国学生选取中国以外的基地,相互可能有交织,让他们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国外城市基地研究与方案设计的方法。

城市设计方案被细分为几个阶段:愿景和目标(Vision & Goals)、策略(Strategies)、原则(Designprinciples)、框架设计(Framework plan)、区域设计(District plan)、总图设计(Master plan)、节点设计(Detailed plan)等,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规定指导学生如何完成阶段任务,逐步引导学生从专题研究和基地调研发现的问题和潜力中,一步一步地导向形态设计,每个阶段都有全体师生参与评图,保证每组学生不会偏离主线。

首先确立愿景和目标,即提出理念,在此基础上,以图片拼贴的方式展现未来可能的场景,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表达设计意图;其次提出策略与原则,即针对理念的有效实现方法,策略更加关注图示表达,原则主要是提出文字性的纲领条款;然后为框架设计,主要是针对重点系统的改造或优化,以达到愿景提出的目标;接着是区域规划,即在包括基地的更大范围内,绘制实现理念与策略的概要方案。例如2013年,针对美国旧金山滨水基地,左雷、张一功同学提出了“步行网络”(Netwalk)的设计概念(图7),但是要实现这一概念,保证远离水滨的步行者可以借由这一网络到达近水处,仅在滨水基地内进行设计是不够的,于是在旧金山核心城区做出了整个区域的步行网络,使得通达基地即滨水区的路径趣味性和舒适性都大为提高;最后为基地范围的总图设计和个人完成的节点设计,此部分和国内的城市设计方案基本相似,但在前述研究与设计过程的铺垫下,方案形态生成的过程就十分自然,方案的可信度与落地性也更加有力。而且在形态生成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从专题研究中学会了推演的方法,习惯于绘制各种模式图,从中选取多个操作性更强的模式落实到基地上去。例如,2014年,纽约哈德逊站场基地,张林琦、郗晓阳同学以“分享起居空间”为理念,结合专题研究中家庭结构分析,在此阶段绘制了应对1人、2人、3人的不同家庭结构,在家工作与不在家工作的不同居家方式,并结合场地具体特征,设计出各种分享起居空间的模式,把这些模式对应落实到基地上去,最后的成果形态生成过程一目了然(图8)。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城市设计课往往在一开始就分组,常出现某些组的学生各持己见,争执过多,甚至在方案后期由于无法消除矛盾而分组重新做方案,影响正常的进度安排[6]。而本课程分组安排在愿景和目标的后期阶段,即在熟知专题与调研成果的基础上,让每位学生都做出个人的愿景和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具有相似理念的学生合组,生成最后的愿景效果图并共同完成接下来的所有阶段成果,实践证明具有相似理念的学生在合作中争执和矛盾都相应减少了。

图7 “步行网络”的区域网络设计和滨水区总图

图8 “分享起居空间”的各类起居空间模式设计和总体形态生成过程

4 城市设计国际教学的思考与借鉴

4.1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联合设计国际合作

以往的联合城市设计基本都是将外国师生“请进来”的浅层的国际交流,这仅仅是国际联合教学的第一步,“能够了解和把握文化社会背景才是国际化的关键”[7]。因此,让中国师生“走出去”,在解析国外文化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尝试国外基地的设计,参与到真正的国际合作中去,应该是联合城市设计今后发展的方向。欧美院校研究生城市设计教学中,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方向:前者聚焦学院所在城市的基地研究(如麻省理工学院以波士顿、宾夕法尼亚大学以费城、赖斯大学以休斯敦、乔治亚理工以亚特兰大、华盛顿大学以圣路易斯为研究对象等),寻找问题并探索设计对策,成果往往可以成为规划部门进行决策或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后者推进学生走出国门,通过一段时间国外城市的考察,了解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对国外基地进行调研并完成设计。许多学院每年都有几个境外调研或设计项目可选,每个境外城市设计教学项目都会获得一定的学院经费支持,涵盖教师的旅行和教学开销,有时也可少量赞助学生的费用。

我国许多联合设计无法走出国门,主要是源于签证、时间、经费等问题。在签证上,随着各国对中国签证的放开,这个问题基本可以解决,本课程几年来所有学生都顺利获得美国签证。在时间上,由于中国和欧美院校学期时间不一致,可以利用春季的后半学期与暑期前半段,使得我国的春季课程与国外的暑期课程时间上大致协调。在经费上,两国院校可互相向对方免费开放教室、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并为师生提供经济宿舍,以节省费用。

图9 “城市呼吸”改造前后城市形态对于风能利用的对比图

4.2 从规划与建筑之间“屏障”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我国目前在规划与建筑系都设置了城市设计课,两者各有专长:前者侧重于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城市问题,更擅长与上位规划的衔接,用地布局和功能配置,在二维层面有效地利用和分配资源;后者侧重于从微观的角度优化城市空间,更擅长局部空间形态设计,在三维层面组织和高效利用土地和其它资源,建筑内部与外部开放空间的一体化等。由于国内系所之间设计课程很少互相开放,使这两种城市设计教育模式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学生所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如何形成规划到建筑一体的城市设计教学模式值得探讨。

首先,可以借鉴国外多系合作教授课程的做法,让建筑、规划、景观的老师一起指导,联合评图。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置了城市设计证书,建筑、规划、景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辅修相关的课程在专业学位之外获得该证书,城市设计课也由上述3个系的老师合作教学(包括全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助教,全职教师和助教每节课都到场,兼职教师仅参加评图),共同指导3个系的学生。这就要打破我国许多院校三系之间无形的屏障,使课程相互开放或共同设置课程,让各系资源优势互补。其次,可以借鉴本课程做法,聘请实践设计师担任全职教师,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城市设计的实际工程经验。最后,适当增加评图的次数,使学生,也使教师之间增进交流,并在关键评图环节,如中评、终评和重要的月评中聘请校外教师和实践设计师参与点评,广泛听取意见。

4.3 从“单一化”到“综合性”的专题研究与主题提炼

传统的城市设计教学中,学生的设计方案往往集中于城市交通、公共空间、新老建筑关系等几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平时接触较多,比较容易掌握和入手的,也往往造成许多主题、形态雷同的方案。其实,“城市设计作为一个融贯学科,重视专业间的交叉,其实践越来越强调综合性。与此相对应,其教学也应该体现一定的交叉与综合性特点”(林姚宇等,2014)。因此,要鼓励学生解决不同的城市问题,包括并不擅长的气候、人口、基础设施、政策、自然生态等问题。由于本课程前期研究中涉及这些专题,形成了一套专门的调研与图示方法,并且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从不同专题来提炼主题与生成形态,因此最后的成果呈现为与一个或几个不同专题问题密切相关的,多样化的主题和形态。

以2014年曼哈顿的哈德逊站场基地为例,除了上述提及的结合人口学专题提出的“分享起居空间”概念,结合人口与艺术文化专题提出的“消费得起的艺术”概念,以及结合人口与城市形态学专题提出的“渗透城市”概念外,其余各组也结合不同的专题提出了自己的主题:有的结合气候及气候变化专题,从区域空间结构、街道断面设计、街坊布局形态等3个层面找寻利用风能,提升微气候的方式,主题为“城市呼吸”(City Breath,图9);有的结合自然生态系统专题,关注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探索适应海平面变化的柔性滨水区域,提出“红树林”(Mangrove)主题;还有的结合市政设施专题,关注城市快速干道对基地割裂所造成的空间、形态、种族隔离等问题,希望弥合裂缝,提出“在城市上建造城市”(City on City)概念。

4.4 从“重方案”到“研究与方案并重”的多阶段训练

前期研究与方案设计是传统城市设计课程的两个主要阶段,重方案设计,轻前期研究,在2~3周的前期调研后就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此后教师与学生主要探讨功能布局是否合理、交通组织是否顺畅、整体形态是否合适等。虽然也强调主题的提炼,但实际上常出现几种倾向:采用假大空的主题,如“有机缝合”、“柔性边界”;从别的方案中套取主题,凭空移植;先有形态,多节课之后勉强赋予一个主题,等等。并且,前期研究成果与方案主题、形态脱节的问题时常存在。

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增加前期调研的课时(本课程几乎占一半课时)和调研深度,逐步引导学生从调研成果提炼主题,再到生成形态;从理论研究逐步导向物质形态。本课程的教学日历与任务要求都极为具体细致,将教学任务细分为多个阶段,包括城市分析、基地调研、愿景、目标、策略、原则、框架设计、区域设计、总图设计、节点设计等多个阶段,落实到每周每课。每个阶段任务都有单独的文件要求,学生都需要在密集的评图中展示阶段成果,通过教师和专家的点评修正前一阶段的成果,并引导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这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训练,让每位学生在各个阶段都不能放松,始终向着最终的目标有效推进。

5 结语

随着国际交流的密切,联合设计教学数量不断增加并呈常态化趋势,如何帮助我们的师生从国际合作中主动汲取更多的国外教学经验来优化本国的设计教学模式需要深入地探讨。近年来一些本科毕业设计和研究生教学也以国外基地的国际大学生竞赛为课题,短期国外考察调研后回国进行设计,如何让中国师生顺利完成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基地的教学和设计任务,并进一步紧跟国际教学趋势,从随机参与的国外竞赛教学发展为常设的国际化教学课程,也值得思考。本课程提供了一种思路,在科学的研究框架及系统性解析思路的指导下,让师生走出国门,通过游学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研究,并通过多阶段教学节点规范要求,逐步引导学生从调研结果推导出方案理念与形态,使研究可以更为有效地指导实践。良好的教学成果证明,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条件分析和推理组织方法,在研究态度、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从而在面对其他场地,不管文化社会背景差异多大,条件多复杂,都能沉着应对,积极解决,实现创新。

[1]梁江,王乐.欧美城市设计教学的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09(1):2-8.

[2]林姚宇,王丹,吴昌广.基于环境气候健康思考的城市设计教学与实践[J].城市建筑,2014(5):43-45.

[3]齐康.城市环境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黄林琳,杨春侠.从普适的研究方法到具体的研究对象——以中美城市设计联合教学的前期研究为例[C].2014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5-38.

[5]Jan Gehl.Public spaces-Public life-for the 21st century [R]. Gehl Architects & Urban quality consultants copenhagen,2008.

[6]杨俊宴,高源,雒建利.城市设计教学体系中的培养重点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2011(8):55-59.

[7]王骏,夏南凯,刘斯捷,等.提篮桥街区中以联合城市设计教学体验[J].城市规划学刊,2012(5):105-110.

Exploration of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Teaching that "Goes Abroad" --Taking Jointed Urban Design of Tongji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W ashington for Instance

With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 as topic, Tongji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carried out joint urban design regarding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horizon" as core and confronted to diff culties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limited survey time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inconvenient deep exchang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course seeks the ideas and strategies directed to design through monographic research in foreign cities and the base; compares vitality and shortage of similar sites in one and the same city by surveying foreign public space and public life; and masters the methods for urban base research and program design under dif ferent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There are referential functions for other joint teaching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joint design that "goes abroad",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comprehensive" monographic research and theme summary as well as multistage training of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both research and plan", etc.

urban design, joint teaching, foreign base, international horizon

2016-07-28)

同济大学教学改革课题“中美研究生城市设计培养方案差异和借鉴”(2014JYJG017),同济大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联合研究中心重点课题 “高密度城市低碳步行街区与可持续城市设计方法研究”资助项目。

杨春侠,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庄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林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师。

猜你喜欢

调研基地课程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我的基地我的连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