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浓亲情 暖暖家风

2016-06-23郭慧王碧薇

党建 2016年6期
关键词:沂蒙家风姥姥

郭慧++王碧薇

编者按:良好的家风是个人向上向善的开始,是社 会和谐稳定的基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2016年1月1日开始,《党建》杂志、党建网、 党建网微平台组织“良好家风 党员带头”有奖征文活动,并征集“最美全家福”照片,收到大量来稿。现刊登 其中部分稿件,更多稿件见党建网、党建网微平台。征文活动还在继续,来稿请发送至邮箱:djzhengwen@163.com。

家风诵

以爱为根,以德为范。以仁为本,以孝为先。

以勤为线,以俭为源。以智为鞭,以忠为岸。

尊长爱幼,敬师乐善。解危济困,情义无边。

家中凡事,倾注情感。相濡以沫,互敬互爱。

遵德守纪,涵养道德。低俗淫秽,绝不沾染。

仪态端庄,明理自谦。邻里和睦,互帮互添。

父母哺养,大爱无言。子行千里,常叙寒暖。

诚信做人,践行诺言。滴水之恩,涌泉报还。

持家勤俭,精打细算。养生锻炼,终身康健。

自立自强,勤学勤勉。潜心钻研,创优争先。

遭遇挫折,切莫悲观。探求缘由,破冰扬帆。

知晓荣辱,明辨恶善。志存高远,笃学不倦。

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奉公守法,防微杜渐。

爱党爱国,责任在肩。勇挑重担,共除忧难。

和谐家庭,血脉相连。文明家风,代代诵传。

(文/柴永红)

父亲的“老理儿”

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父亲爱念“老理儿”。他说:“这是老百姓的规矩,要是啥都不讲究,天不怕地不怕,想干啥就干啥,是要遭老天报应的。”

父亲的一个战友在县土地局工作,很多人想通过父亲疏通关系。父亲板着脸,来者一概拒之。父亲说:“人家是公家的干部,不是为我当的官。我不图啥好处,也不管这些事。”不贪名利,生活简单,这是父亲的养生“理儿”。

父亲常念责任“理儿”。父亲是一个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人,在参军期间,多次参加救灾,曾在劳动生产中差点丧命,算是有过贡献。即使这样,父亲也从不因为回报多少而计较。他说男人为国为家都是本分。

父亲还有一个为孝的“理儿”。我爷爷在1981年秋天被检查出肝癌。为方便照顾爷爷,父亲毅然从工厂辞职,带着爷爷四处求医问药。爷爷走后,父亲克服种种困难,带奶奶出去旅游散心。我姥姥患的是甲状腺癌,那时候我两个舅舅都在外地工作,照料病重的姥姥全靠父亲。父亲带着姥姥在医院做了手术,而且隔一段时间父亲还要骑自行车带着姥姥去医院化疗。后来姥爷居家养老,父亲又经常陪伴,照顾姥爷的吃喝拉撒。 (文/陈丽丽)

承续沂蒙红嫂家风好传统

我们家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红嫂之家,有着一家三代传承红嫂家风、弘扬光荣传统的故事。

奶奶是光荣传统的开创者。她叫王换于,被称为“沂蒙母亲”。1938年,50岁的奶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她带领全家创办了“战时托儿所”,3年时间里抚养了30多名革命后代和8名烈士遗孤,其中包括罗荣桓的儿子和女儿、徐向前的女儿等等。

奶奶还救治了许多革命战士。1941年,原大众日报社干部白铁华不幸被捕,遭到严刑拷打,全身被烙铁严重烫伤。敌人误认为他死了,就把他扔到了野外。后来被我爷爷和父亲发现,并接到了家里。他的伤口严重化脓,奄奄一息。奶奶掰开他闭紧的牙关,一口一口地喂水喂饭,又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烧成灰和上獾油,给他治伤。7个月后,白铁华伤愈归队。

42年后,白铁华带着妻子来到我家。夫妻俩一进门就给奶奶跪下,一步一步往前挪,挪一步喊一声娘。已经95岁的奶奶一眼认出了白铁华,喊了一声“儿呀”,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这样的事,奶奶经历了很多很多。她认定共产党带领人民求解放、奔光明,是劳苦大众的大救星。从入党的那天起,她就把自己全部交给了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伟大的“红嫂精神”。

母亲是爱党拥军的接力者。1939年,在奶奶的影响下,我的父亲、母亲、叔叔先后入了党。父辈中4人参军参战、1人光荣牺牲。我母亲张淑贞担任两个村的妇救会长,负责13个村的抗日宣传和发展党员工作。在抗战最艰苦的1940年到1943年,她先后发展了20多名党员。母亲为了照看好战时托儿所的革命后代,把刚出生的姐姐放到一边吃糊糊汤,把奶水喂给托儿所里体质差的孩子。

我是红嫂家风的发扬者。2004年我离岗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拥军优属事业,先后倡导成立“沂蒙红嫂协会”,组织姐妹们到部队拥军,看望老英模、老红嫂,给子弟兵送去拥军鞋垫5000多双,作红嫂事迹报告200多场。从2011年开始,我又到红嫂纪念馆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向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讲述我奶奶、我母亲的事迹。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临沂时,亲切接见了我,为我和我们家承续“红嫂精神”、弘扬光荣传统注入了新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嫂家风犹如精神营养,滋润我们家一代又一代人同心向党、健康成长。我们这一辈21人,有15人入了党、3人参了军。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传承家风,本分做事,踏实做人。 (文/于爱梅)

猜你喜欢

沂蒙家风姥姥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聪聪的信
家风伴我成长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绣花高手姥姥
《沂蒙六姐妹》:用沂蒙精神为沂蒙女性树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