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赞赏:未来的三种可能性

2016-06-22黄璜

出版人 2016年6期
关键词:行距区块数字

黄璜

“赞赏”未来在出版乃至内容行业的角色仍是不确定的,但可以确定的是,“赞赏”IP平台正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出版、版权市场的变革,这才是一个创业公司最有价值的地方。

2015年,美国《新闻周刊》中文刊前执行主编陈序告别23年的新闻生涯,并用一本《主编死了》作为创业项目“赞赏”IP平台的第一号试验品,探讨了传统媒体工业被互联网打击得溃不成军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一年后,从中信出版集团离职出任“赞赏”首席内容官的黄一琨用《亲爱的出版人,我愿你们平安》一文刷亮出版圈,伴随着文章引爆的还有区块链技术在内容产业的首次应用。两个“媒体老兵”创业投身内容领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个大新闻。

用“版权众筹”重构出版价值

在互联网上有关于“赞赏”首席执行官陈序的介绍里,有一个头衔显得很有意思,“传统媒体资深人士,互联网创业的热血战士”。出版行业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和社交时代内容生产的秩序面临着被重构的趋势,如果说“传统媒体的资深人士”代表了陈序在内容生产领域的丰富经验,“互联网创业的热血战士”则来自陈序对行业危机的洞察。

陈序发现,在传统出版市场,出版作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依靠编辑的经验在做判断,但是为了规避风险,更多的编辑在策划选题环节上会选择保守。因此,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出版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大量的畅销书来自引进版图书;另外一方面,市场受欢迎程度成为非常重要的选题判断标准,出版成了少数精英的游戏,许多新作者缺乏足够的上升通道。陈序创立“赞赏”的初心,就在于改变固化的传统出版流程,将出版的价值交还到作者和读者手中。在“赞赏”平台上,人人都可以发起“赞赏”项目,并提供不同档次的回报,赞赏平台负责审核并将之在各种渠道中发布,而当读者的赞赏金额达到最低标准时,项目即可进入出版环节。与以往的图书众筹更多是营销和发行不同,“赞赏”版权众筹是由版权权利人发起而非出版社发起的。上线不到一年,“赞赏”已经发起近400个项目,成功率超过45%,用户超过40万,其中超过2万人参与了众筹,在这些用户里,有不少人与作者建立了联系,作者因此建立了社群,而组成社群的都是作者的铁杆粉丝,对于作者来说找到这些粉丝价值才是最大的。

“赞赏”版权众筹的逻辑就在于通过社交方式,把判定标准交还给市场,并给作者和读者提供联接的纽带,以往“作者只负责出书而不知道读者是谁在哪”的情况在版权众筹的模式下被彻底改变,同时也能获得比传统出版方式更多的报酬;而传统出版社也乐意用这样的形式来化解出版社前期投入的风险并发掘更多有价值的选题,使更多难以预判、可能夭折的选题得以出版。

“包括版权众筹在内,新的出版模式将帮助中国出版图书品种翻两番。”陈序说,“而赞赏在这个方面的目标则是在这个新市场规模中占据10%。”此外,“赞赏”还能在互联网上占据一个优质版权的入口,选择优秀作品获得IP代理权。据悉,“赞赏”成功的众筹项目中已有一半作品获得IP代理权。

用“行距”孵化优质IP

对于平台型产品而言,最重要的便是服务。赞赏在5月份上线了“行距”App,试图衔接IP产业链的上下游。甫一上线,“行距”便作为一个投稿平台与老牌文学杂志《收获》联系到了一起,据《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在“行距”App上线发布会上透露,文学创作者在“行距”上创作作品,完成后只要在标签中输入“收获”,稿件就会自动提交《收获》编辑部初审,包括《收获》杂志编辑部在内,国内一流文学编辑还将在“行距”App上开展写作辅导等服务。

从这个角度看,通过“行距”这个平台,赞赏出版可以创造无限可能性,从搭建在线写作的平台社区,改变现有的作者和文学编辑、出版人、经纪人的沟通机制,给作家新生力量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从中延伸出现在缺失的在线写作教育的可能性,不仅如此,“行距”将与《收获》合作建立剧本工厂,提升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传播力及IP价值。黄一琨强调,“这种IP不是一般的网络文学IP,而是优质文学IP”。

当下,市场关于IP价值的讨论,更多局限于窄义的互联网出版,包括网络游戏、网络文学,而历来产生最多优质IP的严肃文学恰恰被忽略了。在好莱坞,优质文学IP改编一直是最主要的剧本来源之一。在中国,大多数的严肃文学创作者还在线下创作、投稿、出版,“行距”将他们转移到线上,可以大大加速优质IP的孵化和交易。尽管严肃文学创作者的绝对数量不如网络文学职业写手,但具有更高的文学性,题材、类型、写作技法更丰富,优质IP的转化率高得多。

用“区块链”变革版权交易和消费

不仅在产品上抢先布局,“赞赏”IP平台还有技术应用的独创——“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的记账系统,也是比特币交易模式的底层技术基础,能促进智能交易、分布式股权发布和资产转移。近几年来,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金融、医疗等领域被越来越多地讨论和应用,而“赞赏”是全球第一个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数字出版业的公司。

在过去几年里,黄一琨一直在开拓数字出版领域,但是在他看来,“数字出版”并没有让出版业的内容更加结构化、人格化,更易传播,用他的话来说便是,迄今为止,在人们基于社交关系的阅读内容中,厚实、出色的内容几乎无迹可寻。而“赞赏”将应用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数字出版,能使“人们在移动互联网中更好地接触到内容”。

5月初,赞赏用一本《太平洋大劫杀》的阅读“B计划”刷爆了朋友圈,也为数字阅读的新模式做了一次实验。在“B计划”中,用户在阅读时,读一章、甚至读一个字都会有记录,并且是根据用户的阅读进度收费;同时用户如果将作品转发到朋友圈,他的朋友打开链接进行的消费收益有一部分会作为传播回报回馈给用户。这个过程中,其实区块链是同智能合约结合的应用,用户打开链接即可视为签订一次合约,通过合约约定保护版权和付费阅读,而整个阅读和分享的流程也将更为简洁和高效。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B计划”将内容存储在“区块链”中且“不可篡改”,让所有的用户都参与进来,并且放在随时开始,随时中断的数字阅读场景当中。区别于其他方式的版权保护仅仅在于某一个厂商的产品体系中,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网际间的所有交易,这既改变了传统数字阅读付费一锤子买卖的不合理方式,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内容的定价和便捷的付费手段从而促进消费,也会让作者在保持版权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扩大作品的影响。在这个方面,网络文学已经以连载更新、点击付费的内容在定价方式改进上先行一步,但是现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促进阅读的同时激励更多的读者进行传播,通过追踪记录每一个用户参与状况,从而判断出一个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哪些人对它的传播的价值影响更大,哪些人在朋友圈转发以后引起更多人关注。这种模式也便捷了第三方对作品价值的判断以及用户信息的监测,对作品后续精准推广和IP转化具有非常大的价值,赞赏在这个层面做的是评价与判断的标准。

传统的数字阅读方式是中心化的,作品与读者之间需要数字分销商这样的中介来为阅读的内容、合同的执行背书,但是中介的销售方式同纸质书并无二致,包月和整本销售本质都是一次性消费。而区块链强化了内容的传播,削弱了中介来实现数字阅读流程的优化,本质上是颠覆了现有的数字阅读秩序。黄一琨认为,区块链+数字出版的“B计划”很可能对内容行业产生决定性影响,并有机会解决数字出版盗版多传播性差的痼疾。

在数字出版之外,“赞赏”在区块链应用创新上有更大的野心。

通过区块链技术对账链数据库的信息登记以及信息的所有者确权,IP有了回归本源讨论的可能性。对于赞赏来说,出版只是IP的一种出口而已。区块链技术给了版权众筹复杂交易结算以及用户信任的可行性,同时改变中国出版业版权记录分散的状况,并且能够让真正有市场判断能力的人参与IP的交易。未来,IP将会成为一种可存储、可交易并且存在增值空间的货币,“赞赏”则会成为一个版权银行。

应该说,“赞赏”未来在出版乃至内容行业的角色仍是不确定的,但是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而可以确定的是,“赞赏”IP平台正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出版、版权市场的变革,这才是一个创业公司最有价值的地方。

猜你喜欢

行距区块数字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