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复兴文化,要先复兴诗歌
2016-06-22石宁钰
石宁钰
《诗经》的“蒹葭”还原成情境交融、感人心灵的吟咏、屈原的《楚辞·九歌》化作一场灵动的舞蹈与独白、李白的《静夜思》变为一首曼妙唯美的演唱、李清照的《月满西楼》则交织着一场韵律丰盈、气韵灵动的歌舞……从滔滔罗江水到李白狂放不羁、笑傲王侯,从《诗经》《乐府》等数千年不绝如缕的吟唱到唐诗宋词的传颂不衰,将中华诗歌的审美意境活灵活现地展现于舞台上:温婉动听、舞姿翩翩、赏心悦目,诗意盎然。4月1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上演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大型诗歌音乐舞蹈史诗——“诗韵中华”,历史上第一台融朗诵、吟诵、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诗歌文化荟萃,盛放于泱泱华夏国都的中国文科的知名学府。
这场创意与策划来源于一个“多重”身份的人,他是人大校友,八十年代本科三年级就敢于与诗坛泰斗艾青论战的新锐大学生诗人;他又是北大青年教师,是北大历史上第一位开设“诗歌美学”课的学者;他是中国诗歌评论界领军人物之一,八年时间研究诗歌,高屋建瓴,出版文集;他同时又是美中基金会创始人,24年跨越大洋,传播友谊,传播推广中华审美文化,创建“世界华语诗歌联盟”,立志于打造“诗韵中华”这一华语诗歌文化与演艺品牌,他就是著名诗论家、诗人、美中基金会主席、世界华语诗歌联盟主席李黎。
如今,他只想做好一件事:以复兴诗歌带动复兴文化,以振兴诗歌文化,来影响未来的中国社会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时代筑梦,诗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
诗是什么?在一般人看来,诗的确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物用,但在李黎看来,诗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功效都是超越实用功效与物质价值的,是一个民族与一个社会不能缺失的。事实上,正是这种非功利目性的审美价值观伴着李黎的人生,成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月一个温煦的午后,李黎的办公室里,除了堆满的书籍书画作品,一张黑白的照片格外显眼: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跨在骏马上,坚毅的眼神望着前方,黑白色调间些许陈旧,虽遮蔽了草原的绿色,却能在青年温暖的笑容和马上的姿势里感受到一片精神世界的辽阔,一种蓄势待发的激情;充满力量却不桀骜狂躁;信心满满,却无丝毫傲慢,温存与浪漫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纯净。
特殊的时代让李黎经历了这半个世纪的所有。
时光追溯到1975年夏天,李黎从沈阳中学毕业,去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插队,并出任生产队长。在享受辽阔草原上自由的同时,他也经受了生活的磨砺,没有电、没有通讯、没有铁路与公路……加上冬天零下四十多度的气温,每天深夜独自走过一片乱坟岗,干起活来有时候寒冬里闷几口白酒就跳到冰河里。“吃再多的苦也从来没有悲观和失落过。”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李黎,温煦开明的家庭熏陶和教养,熔铸了他正直和开朗的性格。
还是青春年少的他,最后竟锻炼得能够背上一麻袋240多斤的绿豆,从容自如,不摇不晃,并且一路小跑。
和所有新中国六十年代的孩童一样,李黎有过诗一样瑰丽的憧憬。诗歌如同他生命里的一种寄托。诗歌天赋的种子也播撒在他身上。插队前期,一首长诗《朝阳初升》曾正式发表在省报上,在当时刚刚有的黑白电视上播放由他领诵的录像。
1978年,李黎以当地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走进知识的殿堂,并开启了人生的崭新一页。在如饥似渴地攻读文艺理论专业的同时,他也逐步走向了诗歌成熟的原野,创作与发表了很多诗歌新作,并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诗社的一位领导者。
思想解放的大潮催生了一个诗歌盛行的年代。伴随着文学乃至文化的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崭新的诗歌艺术潮流——“朦胧诗”异军突起,舒婷、北岛、顾城、江河、芒克、杨炼、严力、食指等诗人打破了当时写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当时,老诗人艾青等却对朦胧诗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并在他的一篇长文中断言他们为“畸形的、怪胎、毛孩子”。同时,各类报刊上也在不断传来对这些诗歌的斥责,以致于嘲弄。正是在这群年轻的诗人被提出责难时,还坐在课堂听课席上的李黎,却为朦胧诗与一代人喊出自己声音。
一篇《“朦胧诗”与“一代人”——兼与艾青同志商榷》就这样一气呵成,这是他有生以来发表的第一篇诗论文章,但正是这篇充满锐气的文章,在当时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奠定了他日后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责任编辑专门注明:“本文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学生”。当时的李黎正读大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文汇报》发表了这篇文章后,人民日报、诗刊、《新华文摘》纷纷转载,引发文化界与广大读者们的热烈讨论,在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事实上,李黎的那篇文章,并没有带狭隘的偏激,他是有理有据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自己的观念去心平气和地谈了自己的观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这些年轻的朦胧诗诗人之所以在这个年代写出这么多作品,必定有其年代的渊源。”
本科加研究生的七年大学期间,李黎始终勤奋好学,拜李泽厚、宗白华、卞之琳、谢冕、周宏兴等知名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学者为师,并与当时活跃的诗人们广泛交往,成为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严力等等诗人们的好朋友。
文化桥梁,肩负使命出版文集赴美深造
1982年,李黎继续考入人大中文系研究生。从走进人大四年的大学本科生活,到三年研究生生涯,这七年间,李黎专心致志地做了一件事——研究诗歌与诗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诗歌评论家”。
带着强烈的时代意识和前瞻意识,李黎在汲取西方诗歌批评理论和借鉴中国古典诗歌理论方面把握到位。他以批评家的个性、勇气和直觉,对北岛、顾城、舒婷、杨炼等“朦胧诗”诗人的诗歌做了非常系统的分析与评论。
自此,李黎就当时诗坛激烈争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一系列的文章:如《新诗“民族化”之我见》《时代精神与诗人自我》《还人情美与诗歌——谈近年来诗歌创作中的人道主义倾向》《新时期是人的基本美学特征及评述》《审美直觉与抒情诗的创造》等等,既培养了理论兴趣,也坚定了他献身诗歌事业的信心。
在一段特别的时期里,大陆诗坛没有诗论。越是理论传统的断裂时期,诗论家越像是徘徊在无体系之间的孤魂野鬼。指点作品对于诗论家同样艰难。恢复高考制后进入高校的学生,一个个踌躇满志,指点江山,又深知自己任重道远。李黎无疑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他大量通读经典理论、西方哲学、诗歌作品、史稿和传记,并尝试着用新的批评方法来解释玄而又玄的中国古典诗论的问题。
因此,在求学七年时间里,李黎成为驰骋论坛、激扬文字的诗歌评论者,在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殿堂里,他将一篇篇由逻辑思维经纬交织成的文字编成批评文集,在这里的遨游中,来体验诗情之美,把握时代的脉跳。
李黎的评论生涯从此不断纵深发展,根基于各种理论基础和坚实的科学真理土壤之中,汲取中国、西方、古典和当代各种精华,把批评与艺术的主体——审美结合起来,既重视美感形式,又高屋建瓴,用美学理论来分析诗歌的审美价值。
“也许/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他在自己的第一本评论集《诗与美》中引用舒婷的诗句来描述自己身份转换与时代的关系。
1985年,李黎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同年正式加盟北京大学中文学。其先后出版了《诗与美》《中国当代诗歌的审美体征》《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赏析》等著作。
李黎的努力得到了当时最重要的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的肯定。在1985年出版的《诗与美》中,李泽厚亲自为其作序,并评价到:“李黎的书不但批判了多少年来文艺评论那种没出息的依附性格和棍棒作用,而且提出了这样一些建设性的庄严任务:强调诗歌评论要从感受出发,要分析意象,强调审美评论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反对以‘民族化的名义排斥吸收外来东西等,我非常赞许与欣赏。”
“在北大的时光太短暂了,我还没有待够。”李黎很认真地说,北大的一年任教时光,为他提供人生第一个讲台,在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堂开设“诗歌美学”的,深受研究生与国际学者们欢迎。恰恰是在这一年里,李黎被美国杜克大学破格录取,不仅免托福与GRE考试,而且提供多年的全额奖学金,成为国际著名文化理论大师、后现代主义理论领袖: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主任F·杰姆逊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这实在是人生很大的幸运:出国留学跟随国际著名的教授,还享有全额奖学金,这让李黎的人生舞台更加精彩。“回想起来,很感激北大与杜克大学给我这样的机会,加上生活上的无忧无虑,才能让我投入到更为波澜壮阔的中美关系与国际文化交流的事业中去。”
在美国学习期间,他广交外国朋友极快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并出任了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留学生与与访问学者联合会主席,期间在海外与港台发表多篇重要论文,为介绍中国当代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留学生涯极大开拓了李黎的国家化视野,他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加强文化交流。此刻的李黎,除了做好研究诗歌之外,还利用民间外交搭建中美之间的文化桥梁。
李黎的创意得到了美中两国众多有识之士的认同、鼓励和支持,1992年他与十多位美中两国知名人士共同创立了美中基金会。美中基金会通过一些意义深远的交流活动,加强了中美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并同尼克松家族、布什家族,基辛格博士,尚慕杰大使等等建立了亲密友好的联系。
利用美中基金会平台,李黎通过独特的创意与运筹,将中国的文化、艺术、时尚等等推向了国际大舞台,自主创立了知名的“纽约音乐之夜”、 “仲夏夜之梦艺术晚会”、 “中秋音乐酒会” 、“华夏霓裳,中国五千年服饰文化璀璨之夜”、“红杉树,中美友谊之约音乐会”、“凝聚的力量”、“万里共婵娟”、“歌声琴韵”、“盛世中国书画精品典藏”、“爱,在同一个星球”,“诗韵中华”等等文化交流品牌。在中美之间声誉卓著,影响极广。
著名诗歌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最近这样评价李黎:“尤为可贵的是,他在今天作为中美之间一家NGO的主要领导的同时,仍然关注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并出版了诗歌理论批评的专集,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敏锐与睿智。相信对当今中国诗坛与21世纪的中华文化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守望净土,打造文化工程复兴诗歌中国
场景在变,基因却没变。不管在生产队,还是国际大舞台,所有的意境背后,都藏着李黎和他的诗歌,这造就了“诗韵中华”。
“我们的生活和诗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早晚要回归,要复兴,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归宿。”李黎说,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诗歌一直承载人类心灵的声音,成为每个个体灵魂的独白与对白,同时,诗歌又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气质,并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性格。
李黎在他的诗论力作《诗是什么》中提到:一个经济大国必须要成为一个文化大国,才具备在世界舞台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而诗人理应以其心琴为伟大的时代奏出独特的旋律。此书2013与2015年间先后以中、英两种文字出版,并在去年的纽约的国际书展上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被评价为“代表了中国当代诗学研究的最高成果”。
在认识到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后,为守护现代文明下保持的一份宁静,用诗歌营造一片心灵净土,出于对这些理解和愿望,他于2013年10月又创建了“世界华语诗歌联盟”,用诗歌的形式建构了一座从祖国大地通往世界的桥梁。
诗与艺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和传播。在当今的互联网的时代,李黎收集了遍布全球来自几十个城市的网络诗歌,并亲自编辑出版了《当诗歌遇到了互联网》,其中既有政府官员、企业老总,也有大学生、普通白领、自由职业者乃至农民工的作品。
李黎必须要走得更远,因为这个时代迫切需要诗歌。
“诗歌的复兴必将带来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必将带来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必将带来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复兴文化,必先振兴诗歌,复兴诗歌。这时候,李黎考虑的,是如何以复兴诗歌来影响21世纪的价值观与社会意识形态。
这是一桩宏大的文化工程,李黎义不容辞,一如他当年纵横驰聘在塞外大草原上一样。
怀着这样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李黎凭着他几十年对中华诗学的深入研究、领悟,以及过去二十多年对国际演出市场的实践经验,厚积薄发,高屋建瓴地打造出了诗歌音乐舞蹈史诗 “诗韵中华”这样生动而深邃的视听盛宴,在填补了一项文化史上之空白的同时,也弥补了当今审美文化市场的的空白。
李黎的确做到了。大型诗歌音乐舞蹈史诗“诗韵中华”首演选在了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镇江,去年11月中旬 “首届世界华语诗歌大会”上,第一次把“诗韵中华”搬上舞台,吸引了20多个国家、全国40多个城市的200多名诗人及爱好者。
四月的阳春,李黎用诗歌让人们相逢在风光迤逦的人大校园,相会在这诗与美的意境里……朗诵、吟诵、声乐、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又一次将音乐舞蹈史诗搬上舞台,序歌和七个篇章,共计十八个节目,从古至今,一气呵成,用高屋建瓴的美学视觉展现话语诗歌的历史与现实,气势恢宏、美轮美奂。
纵观近两个小时的演出,李黎除了将诗歌这门古老的文字艺术用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更是赋予了诗歌艺术在新时代下崭新的生命活力,生成了一种时尚、唯美,紧接地气的诗歌文化,是以大俗做大雅,最终回归大雅的成功尝试。它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其原创性,包括诗、乐、舞、形的原创,整个演出中使用的主题诗词篇章全部由李黎亲笔创作,诗词之唯美、韵律之动人。
时光不负付出。“诗韵中华”得到了众多赞誉:“它打破了诗歌只能默读与朗诵的传统模式,成功地将诗歌融入舞台表演,让我们用最直观的方式欣赏诗歌,将诗歌以赏心悦目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原了诗歌审美的意境。”
青春永远和诗歌有关, “诗韵中华”首先走入人大校园,作为“走进首都高校”的首演。继人大成功首演之后,接下来还走进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并计划今年之内走进上海、江苏、四川等多所城市高校,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们送上诗与美的洗礼。
“诗韵中华”不仅要唤起中国文化的回归,而且要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优雅载体。在全国巡演帷幕拉开的同时,也将开启全球巡演之旅,陆续在美国纽约、亚特兰大、芝加哥、洛杉矶、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意大利威尼斯、英国伦敦、巴西圣保罗、香港、澳门、台北、新加坡等多个著名国际城市上演,向世界展示中国诗歌与审美文化的迷人风彩。
“我从不愿意去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我所开创的事业必须是独创的。因为独创性是诗的生命所在。”对于接下来要走的路,李黎信心百倍:打造诗歌文化的第一品牌,打造审美文化工程,发展以诗歌为核心的审美创意产业,形成审美创意产业链。
对哲学、美学、人类文化学均有深刻了解的李黎内心深知,一切创意产业的灵感,都来源于诗歌。诗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也是建设一个和平、和谐、和睦的人类21世纪的精神基础。
“不管你认为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一个最糟的时代,这个时代都迫切需要诗歌。”在呼唤诗的回归这条路上,李黎渐行渐远,他相信中华民族丰富多彩、代代相传的诗歌艺术必将陶冶并激励海内外每一个炎黄子孙:不仅要成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更要勇于担当为一名21世纪中华新文化乃至世界新文化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