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不长大的“小屁孩”

2016-06-22傅琨

出版人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屁孩趣事杰夫

傅琨

[美]杰夫·金尼 著

朱力安 译

新世纪出版社

出版:2016年5月

定价:18.50元/册

中英双语版的《小屁孩日记》又有新书要出版了。这是原著《Diary of a Wimpy Kid》的第10本书,跟先前的9本书一样,被拆成了两册(也就是第19册和第20册)出版。在大家以为作者杰夫·金尼写到第10本,就会让他的故事告一段落,以2亿册的全球销量圆满收官时,他又宣布自己已经投入到第11本书的创作中去了,而这本新书将于2016年的11月与全球读者见面。至此,我们不由得赞叹,杰夫的创作力真是惊人啊!

回头一看,从2007年原版小说第1册出版至今,他笔下的那个“小屁孩”格雷已经陪伴我们9年了。最初的那批小读者,已经从还在读小学的“小屁孩”,成长为大学生,有的甚至已经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了——而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格雷,还是那个格雷!他从来未曾长大,还是那个拉长着脸装酷的初中生,那个尴尬地被卡在青春期夹缝中的半大小子。

为什么格雷可以一直不用长大,他的故事却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杰夫笔下涌出,还能获得读者的追捧和好评呢?

其实,在系列文学作品中,主角“不长大”的这种处理方法很常见;国外就有“小淘气尼古拉”,国内也有杨红樱老师的“马小跳”。有人解读说,这是为了迎合读者不想长大的心理。有的作者确实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但是对于《小屁孩日记》的作者杰夫·金尼来说,与其说是为了写作便利或迎合读者的口味,倒不如说是他不舍得让格雷长大——关于格雷的趣事,他还没有写完呢!毕竟这套书,一开始就是他自己觉得写着好玩,才一直写下去的。

可以说,格雷的故事之所以那么有趣,全拜“青春期”所赐。青春期,只是悠长的人生中短短的数年。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却是决定人生走向的分岔路口。“小屁孩”格雷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了,却不知道怎样成为他想象中那个“酷酷的”自己,怕一个不留神就跑偏了。你没看见,他想象中的那个长大了的自己,也只是他当下样子的放大版而已吗?你难道不记得,他在日记开篇的时候,就说了自己要成为名人的抱负吗?同时,父母对孩子的青春期也很重视,怕孩子们的荷尔蒙太旺盛,做出冲动叛逆的事情:格雷的父母也一样,他们的大儿子、格雷的哥哥罗德里克已经成了一个“不受控制”的摇滚青年,为了不让二儿子格雷也变得叛逆,只好对他施行防微杜渐式的管教。单看格雷的老爸老妈奇招百出,格雷见招拆招,就已经足够精彩了。于是,这套书不仅能引起孩子的共鸣,让家长读来也觉得很有意思——起码可以知道自己家里的那个小屁孩在想些什么呀!

而格雷的趣事之多,还得归功于作者杰夫·金尼的天赋与聪明。要知道,格雷的很多故事,都是杰夫自己的亲身经历,杰夫用幽默的语言、戏剧化的情节将这些经历一一再现了出来。比方说,格雷一家人在家里像寻宝似地寻找已经去世了的太祖母的宝石戒指这个故事,滑稽又画面感十足;杰夫还把这件事跟西方人找复活节彩蛋这个传统习俗结合在一起了,喜剧效果又加强了一些。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总是有限的,怎么够写10本书那么多呢?杰夫又根据身边人关注的焦点、热议的话题构思出一批又一批新的故事来。例如,这次的新书就写到格雷的老妈觉得家人太依赖手机、电脑这类电子产品,搞得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不能好好交流了,于是就在所住的社区发起了“无电子产品日”的活动,让社区里所有人在周末放下手机、不用电脑、不玩游戏机,一起到镇上做一些户外活动——杰夫坦承,写这个故事就是想呼吁大家戒除网瘾,重新投入到真实生活中来。这样一来,只要有话题,格雷的故事就可以一直写下去啦!

你看,这样的“小屁孩”是不是根本就不需要长大呢?只要杰夫·金尼愿意一直这样写下去,《小屁孩日记》还会是一部好看又好笑的“青春期趣事大全”呢。

猜你喜欢

小屁孩趣事杰夫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小屁孩的大发明
小屁孩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街头趣事还真多
杰米历险记
梅德韦杰夫的民主与自由价值观
梅德韦杰夫的“第三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