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6-22李娉婷
李娉婷
【摘要】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常常采用童话歌舞、邀请舞、集体舞或者小歌舞等舞蹈形式。在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掌握以及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所以,如何根据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且有效的使幼儿舞蹈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得到提升,是现阶段面临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 舞蹈教学 教学方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15-02
引言
在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幼师自身教学方法单一、舞蹈功底不足以及组织实施能力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幼儿舞蹈教学自身的功能与价值难以有效的发挥。所以,相关领导应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使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得到提升。
一、幼儿舞蹈的作用
1.舞蹈是释放情感的平台
幼儿舞蹈既贴近幼儿生活,还充分的对幼儿心理特征进行了体现,其充满了色彩斑斓的生活故事以及审美情操,为幼儿带来了一种非常强烈的亲近感、新奇感与诱惑感,由此使幼儿更加快乐与积极向上,且表现欲望不断加强。
2.舞蹈是培育多元化的沃土
幼儿园舞蹈教学对于幼儿创造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观察力的培养等具备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幼儿在舞蹈中可以获得动作协调性与节奏感的培养,其观察力与想象力也不断地得到提升,并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幼儿舞蹈的特点
1.幻想性
所谓幻想,即个人对自我追求的未来事物而进行的想象,且创造出未曾存在或者是从未知觉过的事物形象。幻想一般是幼儿舞蹈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幼儿舞蹈中,幼儿们不仅可以像小鸟一样翱翔在蓝天,还可以像机器人一样勇往直前,所向无敌,并可以与小星星打电话,或者在弯弯的月亮上荡秋千等。这种幻想既是幼儿与万物交流的桥梁,又是产生夸张,虚拟,幽默的重要手段。所以幼儿幻想过程中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对于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幻想性,是幼儿舞蹈艺术的特点。
2.直观性
舞蹈形象作为直观的艺术形象类型,其主要是通过人们的眼睛实现审美的,由此则决定了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状态以及情感或者是情景等,都一定要通过舞蹈形象进行表现。因为幼儿处于生长阶段,其大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而思维特点也是具体与形象的。例如你设计闭上双眼,依偎在双合掌上,幼儿则知道这是在睡觉;如果你张开双手起伏在身体两旁,幼儿则知道这是蝴蝶或者小鸟在飞翔。所以,幼儿舞蹈语言形象应该是直观的,因此幼儿舞蹈一定要具备直观性,而抽象的形象与内容是幼儿难以接受与理解的。
3.模仿性
幼儿对于新鲜事物具备着较强的好奇心,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都会认真去学,其学习的形成主要是模仿。其中,模仿是幼儿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增长能力与知识的关键方法,模仿即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进行模仿。
三、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因为受到传统舞蹈教学形式的制约以及教师自身对于舞蹈认识的局限,现阶段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忽略了培养幼儿舞蹈兴趣。二是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难以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幼儿园舞蹈教学应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防止成人化。此外,舞蹈的动作还应该形象、简明以及活泼,由此才可以有效的对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进行激发。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先把舞蹈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知幼儿,使幼儿可以更好地对舞蹈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幼儿创造性的对各种舞蹈形态进行表达。
2.选择灵活的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1)游戏法;(2)动作编排法;(3)语言讲解法。
教师在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时,对舞蹈动作的语言讲解应该通俗易懂,且生动形象。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幼儿舞蹈教学人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且广泛深入地对幼儿舞蹈教学的方法与目的进行研究探讨,促使幼儿舞蹈教学由相对功利与狭隘的观念不断的拓展成美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确保幼儿舞蹈教学不仅仅局限在利用盲目的舞蹈练习,参加舞蹈比赛或者考级,或者是学会舞蹈表演等形成变成升学的筹码,而是不断的使其深层教学的目的得到拓展。通过对幼儿实施舞蹈启蒙教育,确保幼儿可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逐步的形成高尚的品德与良好的个性,并对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培养,加强幼儿的情商教育与团队精神,从而对幼儿的意志力与自制力等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马伟力.浅析儿童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J].亚太教育,2015,12(12):12-14.
[2]森吉德玛.如何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舞蹈兴趣分析[J].读书文摘,2014,20(1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