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创新性
2016-06-22雷冬萍
雷冬萍
【摘要】新课改要求下,初中生英语教育必须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型转变为全面、创新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中的创新性也逐渐成为英语教师的任务。为此,本文将对如何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创新性进行策略探讨,以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 英语学习 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06-02
一、合作互动括化课文插图拓展创新思维
在新的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图片,与文字相结合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更多的信息。这些插图基本都是静态图像,内涵不外显。采用计算机技术让这些插图具有一定动感,比如ppt软件或者幻灯片播放的方式,将会赋予课堂教学更多趣味,让学生学的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借助互动教学方式来拓展思维。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通过课堂互动来展现个人所长,并形成学组内的配合,让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彼此长处的启发式学习氛围,形成立体交互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制图过程中,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发散,学习制作和组合各种插图,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其创造力充分发挥。同时制作过程必须要做到:
(1)插图制作的基本原则是在尊重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升华,对原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增减,但是基本教学宗旨不能变。
(2)美育和教育的比例要合理。制图不能偏于教育需求,必须兼顾对学生美育的培养。
(3)学生大量参与制图工作,既是锻炼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需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师的任务压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各种拼图进行位置设计和摆放,既有听与学,也有操作实践,极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精心设置学案激发创新思维
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这一点哲学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学好书本内的基础知识,打造扎实的功底,在此基础上才能为下一步拓展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做好准备。可以说,没有好的知识积累做基础,就不会有正确的思维拓展与创作。为了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灵活,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基教学方法的运用:
(1)让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2)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上,锻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思考方式,形成自己的特点,让学生在提问、启发和引导过程中多思考,在逐步掌握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3)注重在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在文章阅读方面,以“自学”、“共学”以及“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学生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好课前预习,预习内容包括词义的推断、长句的语法剖析、主题思想的总结,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个理解,清楚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这就是“自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学习和分组练习等教学活动,老师针对学生在练习活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困难进行重点释疑和问题解答,这是“共学”;然后在“自学”和“共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去 “练”教师精选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句型、编成练习,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三、提供学生创新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创新
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有充足的参与练习机会,只有多练多说多思考,才能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跟语言实践联系起来。因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才能具备创新能力。学生也能在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更具积极性,更具创新意愿,从而更努力学习。英语教材中大量的对话练习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通过对话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用,明白它的使用方法。
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有时候会受到来自母语的干扰和影响,这种干扰主要是母语在发音、语法以及表达习惯上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必须引导学生将英语跟母语不同的特点、用法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到识别和运用的技巧方法。比如语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有”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归类,分为“there be”句型和“have/has”句型。不要小瞧这简单的归类,这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通过分类辨析,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这两种句型表达含义上的区别,其中“there be”句型表达的是“有,存在”的含义,而“have/has”则是“拥有”的意思。再举个关于发音的例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w”开头的单词如果后面邻接“or”通常都会发“[?蘅:]”的音,于是会思考是否所有这种情况都是这么读法?老师这时候正确的引导方式是让学生自己查字典去核实去找答案。只有自己动手寻找出来的答案才能更好地被记住。这种启发式教学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必须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英语的语言规律和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徐琪敏.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2]苏燕明. 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