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2016-06-22陈静
陈静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的养成。而写这一项又是贯穿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柱,是学生整个语文综合素质的框架,是提高学生写作热情和打下牢固写作基础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中考和高考中写出高水平的作文,获得更高的分数,是我们语文教育探索者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语文作文教育的大局观。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在思想、实践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计划,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和训练力度,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关键词】中学作文 改革 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91-01
一、我国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我国中学作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这20年以来,许多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育者一直为了改进这种教学现状而进行着艰苦的研究和探索。我国教育部也在对语文教材进行着改革,希望可以让我国的语文教育质量越来越高。但是,就笔者这几年的调查发现我国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情况十分严峻。如果继续长此以往下去,那么我国的语文作文教育将会越来难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就越来越远。因此,我们语文教育者更有必要对目前我国中学语文作文教育方式进行全局的剖析,分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所在,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育途径。
二、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
1.教学理念的落后
我国语文作文教学的理念过于陈旧,使得本来应该具有动态教学的作文教育变得死板无趣,教学变得僵硬化。这种封闭教学的现状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死板,更大的方面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影响。在如今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所追求的是升学率,老师也会以考试的分数来决定一个学生的水平。再这样的环境下,老师没办法只能以题海战术来实行教学,学生也不得不日以继夜的淹没在题海之中。为了考试而学,为了考试而教,这就是我国中学语文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大量的教学任务压垮了老师的教学创意,沉重的学业任务压得学生没有发展自己的空间,让本来丰富多彩的生活丧失了色彩。被教出来的学生缺乏灵性。
2.学生个性被压抑,思想被束缚
社会中的每个人的思想和个性都不相同,每个人的思维、感情都具有独特性,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作文是个人思想的具体呈现物,是个人思维的载体,因此,如果一味的要求学生要以某种模式去写就会扼杀他们的个性和思想,失去了个人思想的独特性。呈现的文章就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3.教学目标失位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讲学应该是普及教学,是面对全校学生,但是我们有些学校往往把精力只放在少数重点培养的学生身上。但训练的手段却是残酷的,高强度的,让学生望而生怯,而这些训练就算是对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只会让学生丧失去写作的兴趣。
三、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鼓励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和写作素材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亦是如此,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捉襟见肘,深觉自己的词汇量和阅读量不够,写作素材匮乏,但是平时又缺乏积累,导致写作时出现词穷的情况。其实,我们身边就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不局限于课外阅读。课本本身就是非常的素材库,只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认真积累,活用在作文中,也能为作文增分不少。
2.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
一篇习作,就好比一个观点、一种思想的表达,需要有很强的思维性和逻辑性,才能让人清楚、正确地了解到作者表达的意思。写作实际上也是在考查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否顺畅,逻辑是否正确。写作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否清晰,逻辑是否正确。很多学生可能有时候思如泉涌,但突然思路又断裂了,造成思维不畅,逻辑错乱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即文章的思路。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提炼文章大纲,将文章的整体思路理顺再开始写作。
3.深化文章结构意识,提炼文章中心
有些学生在写完一篇作文之后,虽然文采飞扬,辞藻华丽,但是读完全文之后,总是觉得十分空洞,没有中心思想,逻辑不清,甚至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文章中心主旨,这就说明这篇文章是的内容是空洞的,重点不突出,没有核心思想,也反映了学生缺乏整体框架能力。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文章结构意识的深化,让学生意识到一篇文章结构清晰,中心突出的重要性。
四、结语
中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反映了一个学校的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我们教师要直面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他们写作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写作思维能力,深化他们对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构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葆真.抓好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J].语文月刊, 2000,(6): 23.
[2]康群.作文应该展现个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0,(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