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2016-06-22

党政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圆融共筑精神家园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时不我待,需多措并举。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创新体制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改革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拆除制约文化发展的各种藩篱,解开捆住文化发展的手脚,让文化自由地在市场遨游、自主地呼吸新鲜空气。

中华文明为何能屹立在世界的前沿时隔几千年仍然璀璨夺目而光辉不朽?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独具的领先世界的道德文明和生命文化!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宇宙自然规律!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是圆融和谐的文化!投射到个人身上,就是有内涵,学识渊博、通晓古今、具有洞察力;就是上善若水,把握大道,能圆融和谐一切;就是极其闪光的人格魅力,一身正气,具有凝聚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摘自《散文网》2016年2月27日)

猜你喜欢

圆融共筑精神家园
雅苒 开拓农食未来 共筑和谐自然
两岸巾帼齐携手 共筑创业创新梦
无尽圆融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圆融中心
稚拙率真 圆融大气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圆融和美,上善若水——邹惟山十四行诗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