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语文更本真处探寻

2016-06-22李玲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习作生态作业

李玲

【摘要】以一节习作指导课为例,谈谈我对生态教学的理解:课堂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内容不再单一、零散,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针对性地设计课后检测作业,让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学记》所言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状态。

【关键词】习作指导课 生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28-02

在我的认知中,生态课堂应当是让师生如沐春风、自然率真的课堂;生态教学应是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学;生态教学应是《学记》所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状态。

我脑海中的生态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一、生态教学下的课堂导入应立足于学情,导入材料应贴近孩子的生活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这样说:“影响学习的量子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要让预设的教学设计能在课堂展开教学,有一个首要的因素是教师必须充分考虑的,那就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只有我们教师充分把握学情,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成就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精彩生成。

试以本人的一次习作指导课为例,当我与学生接触半学期后,我发现学生每逢与写人或写事题材相遇时,笔下的人物语言要么干巴巴,毫无个性可言;要么语言被转述得面目全非。因此,我把自己的一节习作指导课主题定为人物描写之语言篇。

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对这个主题能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也进行观察,我选择的导入材料是每天都会在学生身上上演的情境——组长催交作业的一个片段:

快上课了,我急匆匆地走进教室,刚坐到凳子上,急切的催促声传了过来。原来是组长催我交作业。我急忙打开书包,快速翻找起来,“咦?怎么没有?”我心里暗暗着急,组长的催促声又在耳旁响起。

当我让学生对这段文字点评时,不少孩子都认为这段文字写得不错,有孩子说:“我们平时只用一句话‘组长催我交作业,我赶紧翻开书包找起来就写完了,而作者用一整段话把事情描绘得很细致。”有孩子说:“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把他被催的过程写得很详尽。”有孩子说:“写的就是身边的事情,很真实。”

我充分肯定了孩子们的见解,表扬他们认真阅读了这段文字。接着指出这段文字问题所在:这段文字恰恰反映了小学生习作的一个通病——人物在我们的笔下不会说话。

这个教学片断反映了教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通过导入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人物的语言描写方面存在写作盲点,不经意间就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学习需求,让课堂达到“道而弗牵”的状态。

二、生态教学下的教学内容并不单一,而是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教学

以刚才所述的习作课为例,这一节课,除了导入学生平时的习作片段外,我还辅以课本中的童话故事的对话片段,把提示语稍作改动,作为学生的训练材料。

小红狐说“放开!放开!”

一只穿警服的熊说:“吵什么!”

小红狐又说:“报告警官,他抢我的包!”。

小木偶接着说:“那是我的,我的,我的!”

……

一只小兔子走过来说:“你怎么啦?”

小木偶说:“脑袋疼。”

小兔子说:“嘻嘻。装得一点都不像!你瞧,应该像我这样。”小兔子龇牙咧嘴地做了个痛苦的表情,走开了。

课堂上,当我让学生给片段中的童话人物添加表情、动作时,不少孩子奋笔疾书,快乐地徜徉于小练笔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一改往日举手稀稀拉拉的状况,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的小手,迫不及待地想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能有这般学习效果,自然是老师的教学素材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愿望,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言可表。

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达成“开而弗达”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应该就是贴近学生生命需求的生态教学。

三、生态教学下的课堂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结束,而是新一段学习旅程的开始

为了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我们教师会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或课后检测性作业,但通常这些作业都以识记类型为主,教学内容似乎随着下课铃的到来自动结束了。

而在生态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我们的作业设计将不仅仅关注语言文字训练,还将通过种种实践方式,让学生的体验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

比如,在刚刚举例的习作指导课进行到尾声时,我提醒学生也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生活,写一段生活情境的对话描写,并且要有动作、表情描写。这样,通过“练笔”,让课堂所学向课后延伸,同时,在真切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其实,一堂课结束了,真正的学习探究才拉开序幕。因为短短的40分钟,根本不可能解决每个学生的疑问,甚至有些思维活跃的同学在解决心中疑问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对于这些情况,我们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次与文本亲密接触,或借助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拓展式学习,然后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于下节课进行反馈,并加以引导赏识。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可以避免走进课堂结束时,即为课文学习画上句号的死胡同。

何为生态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面所写也仅仅是个人的一孔之见,但无论对这个名词如何定义,我想,有些根本性的东西应该是各方的共识,比如以学生为主体,比如关注每一个学生,比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虽然生态教学之路漫漫且修远兮,但吾定当上下而求索,向教学更本真处漫游,期待我的课堂能迎来师生共成长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习作生态作业
快来写作业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作业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习作展示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