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筑方舟 互联向蓝海

2016-06-22胡曙光

中国中小企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三座大山方舟公共服务

文/胡曙光



责任筑方舟 互联向蓝海

文/胡曙光

中国方舟产业互联网平台由西姆集团创建,平台前身为中国大连中小企业“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2015年6月27日,我国第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中国制造”“走出去”升级版——中国方舟平台正式实现全球上线。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市场

要谈方舟就不能不谈中国方舟及西姆集团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马塾君。

大学期间,学习财贸专业的马塾君坚持学习英语,“如果语言沟通不畅,贸易根本谈不上”,凭借这一理念,马塾君的英语达到同声传译水平。这一特长在马塾君带领西姆集团“走出去”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87年工作至今的28年间,马塾君一直从事外贸工作,始终奋战在“走出去”第一线。“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市场”是马塾君的信条,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理想,马塾君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大连西姆集团),并带领团队到各个国家开拓市场和人脉,最终积累、形成了自己的海外资源。

28年间,马塾君的足迹遍布129个国家,仅印度,马塾君就往来200多次。“除了中国,印度人最多”“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去印度,那时候条件差,为了省钱,每次只能花5美元、10美元住最便宜的酒店,酒店根本没有电,我都自带蜡烛,与人见面谈生意时,再约在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大堂。”而今的马塾君可以把当年的经历当做笑谈,但其中的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2008年1 月14日,中印经贸与投资合作峰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上任后第一次访华。马塾君作为中印民间友好大使,被特别邀请参加了此次盛会。

对于遍布世界1000多个网点的庞大线下队伍,一开始马塾君仅将其用于集团的自身业务。但这庞大的资源只做自己集团的产品和业务,显然有些大材小用。

2013年8月15日,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在西姆集团调研时提出,希望西姆集团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中小企业搭建平台,带领中小企业“走出去”。

开始,马塾君只是单纯地为一个企业牵线搭桥,确实促成了几项合作。两个月后,马塾君算了一笔账:“西姆集团总部200多人,如果这200多人只使用传统方法天天见客人联系业务,一天不过能接触几百家企业,收益的企业太少太少。”马塾君盘算,“要为所有的中小企业搭建平台,这个平台一定要具有公共性、大容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特点”,由此,马塾君想到了互联网。

谈及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时,马塾君表示“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移动的世界,无处不联,所有的事情都会在移动中解决”。他认为,在中国“一路一带”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将会进入一个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向传统产业倾斜,互联网将会给传统产业的未来带来无限生机。“我要做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干马云没有干的事。”马塾君在当选第四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得到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接见时,这样介绍自己。

历史碰机遇,责任筑方舟

虽然提出了要搭建一个平台,但最初西姆集团没有一个这样的概念,也不知道要搭建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马塾君表示,中国方舟平台的诞生,是基于西姆25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各行各业的打拼,一步一步走来的。

强烈的责任心,促使马塾君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总结西姆集团走出去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西姆开始了业务转型升级过程,进出口贸易——获得成套设备——工厂系统建设——工程总承包。在工程总承包的过程中,马塾君希望能利用自己的经验为更多中小企业服务,于是就提出了中小企业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方舟)。同时,由于全球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再用线下方式提供公共服务,效率低、成本高,所以中国方舟又向产业互联网延伸了一步。

谈到中国方舟名字的由来,马塾君颇有感触地说,这是2014年的9月在西安的大雁塔想出来的。毕竟中小企业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名字太长,不容易记住,而中国方舟,不仅简洁还颇有知名度,而且这个名字还有象征意义。

通过对国内中小企业的调研,西姆集团发现我国中小企业有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市场冰山,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接到订单,企业生存困难。第二座大山是资金的高山,西姆集团调研了辽宁省大约1000多家中小企业,发现他们现在实际能拿到的银行贷款的利率为13.5%~15%,即使是这样的高利率,一般民营企业也不容易拿到。第三座大山就是技术的火焰山,中小企业也有一些注重技术的投入研发,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小企业依旧很难跨越技术的阻碍。马塾君认为,在企业没钱买这个技术的时候,方舟的联盟企业可以买过来给它用,通过租赁的方式把技术交给它,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它跨越技术上的难关。这就是西姆发现企业所面临的三座大山,也是中国方舟力图突破的三座大山。

方舟扬“云”帆,组团奔蓝海

马塾君要在中国建立第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中小企业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方舟),就是要引领中小企业全球合作,创造就业,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2014年6月27日已经建设启动“中国方舟”互联网平台,以西姆集团全球网络和线下销售队伍为依托,为全国7000万家中小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共享、融资担保、市场开拓、产品进出口、技术引进、对外投资、人才培训、语言法律服务等多项贴心服务。“中国方舟”高度关注企业质量,严把“入口”,仅凭借勤劳和努力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拿到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必须依靠质量,赢得信誉。

那么什么是中国方舟呢?马塾君认为,简单地说,中国方舟就是“互联网+产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公共服务”。但他同时也表示,中国方舟提供的产品是一套还没有完全标准化的产品,因为中国方舟还是刚成立的初步阶段,还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就目前而言,中国方舟一期主推三个产品:方精准,方伴随,方代理。“方”即取自中国方舟。“方精准”,就是让国内的中小企业,能精准地找到国外客户,这个“精准”是通过线上数据分析,找到客户后,双方要解决彼此之间的信任问题。合作的企业可以通过方舟平台在海外的子公司相互考察,相互了解。如果说“方精准”是Online,那么“方伴随”就是Offline,合起来就是一个O2O。如果有的企业就只想生产,不想负责营销。中国方舟也可以通过“方代理”,代理企业去运营这些事。

中国方舟的未来会提供更多标准化、基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提供的公共服务。中国方舟的架构:头顶九朵“云”,对中小企业都是开放的,免费的具有公共的属性。这是云端的部分。云的下面是一系列柱子,就像桌子的腿,围绕着一个一个产业来做,是产业的垂直平台。这些东西会在3年内完全云化。

中国方舟的定位是全球的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的平台。未来十年,中国方舟将基于这一平台,在里面添加国际产能合作,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等服务,以及更深一层的跨境电商、外贸综合等服务,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中国方舟的主线很明确:立足带领中小企业以产业集群、抱团的方式走出去,在全球合作。中国方舟的其中一个市场就是一带一路,65个国家、44亿人口。

目前,西姆集团已经在中国方舟西姆投入近1亿元。截至到2015年1月,“中国方舟”即便只是线下试运行,已促成签订出口成交合同106个,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元,承揽国际工程项目132个,超亿元项目30余个,意向合同金额近50亿美元。主营冶金设备生产的大连百合氧枪喷头有限公司,其工业产品需要为客户“量身定做”,借助中国方舟,有效解决了公司在对外信息交流、政策咨询、技术转换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助力企业与土耳其、俄罗斯等国企业签订了上百万美元的订单,有效克服了“三座大山”难题。

2015年6月27日,在试运行一年之后,中国方舟正式上线运行。“中小企业发展的蓝海在国际市场,中国经济的蓝海在中小企业。我们将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三座大山,即市场的冰山、资金的高山和技术的火焰山。”马塾君在公司员工大会上说道:“中国方舟已经成为我们的信仰,短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只有社会效益,我们要用做义工的心态来追逐我们的梦想。”“明天的路上也许会有鲜花、坎坷或者荆棘,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会一直走到底。”

猜你喜欢

三座大山方舟公共服务
隐秘的方舟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铸造三股力量跨越“三座大山”
拼美国市场要翻“三座大山”
农业网商面临“三座大山”
五行(组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