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鸡沙门氏菌感染的诊断与控制

2016-06-22郭凤芹

北方牧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副伤寒鸡雏革兰氏

雏鸡沙门氏菌感染的诊断与控制

2015年春天以来,我区连续发生蛋用雏鸡大批死亡现象,涉及养殖户30多家,雏鸡10万余只,经过笔者详细调查诊断,确诊为禽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控制了本病流行。现将发病情况及控制办法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5年3月至6月,我区共发病31例,均为蛋鸡饲养户。发病日龄大多集中在育雏阶段,死亡高峰期在2~3周,发病率可达10%~30%,死亡率20%~30%。

2 临床症状

雏鸡最早3天发病,表现精神不振,呆立,垂头闭眼,厌食,水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羽毛松乱,呼吸困难,怕冷,在靠近热源处拥挤在一起,死亡高峰期在7~14天,1月龄以上死亡明显下降。雏鸡发育不整齐,出现很多弱雏。

3 剖检变化

患病雏鸡明显消瘦脱水,脐带发炎,脐孔开张,卵黄充血或发绿,腹腔有血样积液。自然发病死亡鸡皆出现肝肿大,其长度占腹腔2/3,颜色发黑或古铜色,个别雏鸡肝表面有白色坏死点。脾肿大、质脆、颜色苍白。肾肿大,输尿管增粗,输尿管内充满尿酸盐,心包发炎,心肌与心包膜黏连,有的心肌上出现白色坏死结节突出于心肌表面。十二指肠有出血性炎症,个别雏鸡盲肠有栓塞物形成。

4 病原分离与鉴定

营养肉汤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均从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入,并按说明配制。

4.1 将病鸡新鲜内脏器官分别接种营养肉汤、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经24小时培养观察。营养琼脂平板上生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透明菌落。麦康凯琼脂板上长成无色透明、大小形态与普通营养琼脂相似菌落。将三种培养基培养物分别涂片,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均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

4.2 将分离到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进行生化试验结果如下:该菌能分解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卫予醇、酒石酸盐并产气。此菌不分解乳糖、蔗糖、丙二酸盐。不液化明胶,不利用尿素,具有运动性。

4.3 毒力检验:将分离到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肉汤培养物,给健康雏鸡注射,几天后全部发病,解剖后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鸡基本一样。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解剖变化、细菌特征等,确诊我地区流行的疫病为雏鸡副伤寒。

6 药敏试验

将分离到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该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敏感。

7 治疗

全部淘汰有临床症状的鸡。整群雏鸡采用环丙沙星饮水,连用7天,用药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

8 发病原因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此病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发病雏鸡都是同一孵化厂孵化的雏鸡,由同一个人同一辆车运送。二是用鸡白痢抗原对孵化厂种鸡进行检测全部阴性。因此笔者怀疑此病是由于孵化器或运送鸡雏的车辆被污染引起。

9 预防措施

9.1 将孵化室及孵化器彻底消毒,新进的种蛋全部用甲醛熏蒸消毒后才能入孵。

9.2 运送鸡雏的车辆,按清洗、甲醛熏蒸、喷洒消毒剂顺序彻底消毒。每运送一次鸡雏就彻底进行消毒一次。

9.3 雏鸡采用一次性包装运输,运到后包装要销毁。车辆一次只运一家鸡雏,回来消毒后才能再运输。

10 小结

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后,很快控制了本病的传播。副伤寒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并能繁殖,本病的发生是因为运送鸡雏的车辆不消毒,污染了鸡场粪便而引发,因此加强卫生消毒是控制本病必不可少的环节。

河北省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

郭凤芹

猜你喜欢

副伤寒鸡雏革兰氏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俄议员批德国宰杀公鸡雏是“动物性别歧视”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副伤寒病的防治
母鸡(节选)
昆明市官渡区2008~201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啄破硬壳
仔猪副伤寒的中兽医治疗(防治)方法整体化研究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