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点

2016-06-21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6期
关键词:夜宿爬树瓶子

40万个空瓶子:满满的都是爱

——现在,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一看到地上的空瓶子就会习惯性地捡起来。每个周日晚上,他们还会来到学生的宿舍,回收空瓶子,不少学生也习惯了把喝完的饮料瓶收集起来,交给他们。从2012年起,4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一共收集了40多万个空瓶子,积攒了2万多元钱,用这些钱先后资助了7名贫困儿童。

此外,每年志愿者们都会走访这些贫困儿童,定期给这些孩子打电话,很多孩子都与志愿者成了好朋友,有了心事,不愿意与家里人说,他们会第一时间告诉志愿者们。对于这项活动,青年志愿者曹帆说:“说是我们资助他们,其实他们也改变我们很多,他们的家长经常托亲戚给我们带东西,让我们非常感动。虽然家庭贫困,但是,他们都很乐观,我们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孩子上演“苦肉计”:只求爸爸陪我

——《重庆晚报》讯:重庆一名7岁的小女孩打电话给爸爸,告诉爸爸自己要被妈妈打死了,求爸爸回家救她,爸爸赶到家里,小女孩表示,只是希望爸爸陪陪自己,得知此事的妈妈也是哭笑不得。

很多孩子为了能让忙碌的爸爸妈妈陪陪自己,有写作文诉苦的,有跟爸爸妈妈抗议的,有拿好成绩换的,可谓是花样翻新,奇招不断。对于孩子的诉求,很多家长希望孩子理解自己,自己努力工作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成长路上,孩子需要的不只是金钱,还有父母的陪伴。陪伴,不应该是给孩子的福利,而是孩子本来就该有的权利。

大脑活性针:真能提高成绩吗

——新浪教育讯:为了让孩子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光中国家长在忙碌,韩国家长也没闲着,近日,一种叫做“大脑活性化针”(又名“聪明针”)的产品在首尔的江南一带非常流行,一针在12万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672元),据说是能够提高孩子的成绩,很多家长表示,愿意试试。

笔者搜索了一下,据说是能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供血,短时间内能让孩子精力充沛。对此,也有不少医生表示:缺乏科学依据。对此,笔者认为,考试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家长的过度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再有一颗“进取心”,相信愿意努力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

徜徉书海:夜宿图书城

——近日,中少成长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迎来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兴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要在这里参加“领略古人智慧,感受汉语之美”的校园夜宿大世界活动。学生自己动手在书城里搭帐篷,夜宿书城。对于这次活动,不知道小朋友能领略到多少“古人智慧”,不过夜宿书城,笔者倒是真的挺想和小学生一起体验一把呢!

开设“爬树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北京晨报》讯:苏州部分中学于今年6月开始正式开设“爬树课”,苏州登山运动协会正在加紧训练,以便将来在课堂中指导学生。

爬树曾被视为是一种对童年的怀念,更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如今,将其变成一种新型的体育项目,应该说,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那么,设立“爬树课”的意义在哪里呢?“爬树”,作为一种兼具场景性、娱乐性和实践性的户外运动,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实用主义色彩。此外,“爬树课”还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和探索性,学生为了成功完成任务,除了在体能、技巧上都要达标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毅力和不俗的心理素质。可以说,这项不起眼的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体质,还能达到“野蛮其精神”的目的。

为了练胆,六岁孩子路上飙车

——《重庆商报》讯:重庆一名六岁男童开三轮摩托车上路,时速超过了路上的警车,孩子的后面就是正在给儿子“保驾护航”的爸爸。警察拦下了这辆三轮摩托车,问及爸爸原因,竟是爸爸在帮助孩子练胆。孩子胆子大了,却吓坏了旁边的路人,不少人表示:太鲁莽了。帮孩子练胆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千万别拿自己还有他人的生命开玩笑。

别忽视孩子的情绪障碍,抑郁症不是开导可以解决的

——广东中山一对夫妇带着18岁的女儿走进医院,父亲一脸无奈地请医生帮忙:“我们说她没有抑郁症,她不相信。请专家帮我们开导开导她,不要再装病啦。”检查结果是女孩得了中度抑郁症,需要住院治疗。

大学男生体验“生孩子”:感恩妈妈

——《现代快报》讯:母亲节前夕,南京大学四个大男生来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亲身体会了妈妈生孩子的痛苦。有人中途就疼得实在受不了而放弃,当场哭着给妈妈打电话,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恩。有时,母亲的话在我们看来有些啰嗦,但是,母爱确是世上最无私的爱。

(以上部分信息选自《中国教育报》,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猜你喜欢

夜宿爬树瓶子
瓶子赛跑
夜宿动物园
瓶子赛跑
瓶子赛跑
牵牛花爬树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一只不会爬树的小猴子
别把你的瓶子随手扔掉
狗为什么不会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