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蓬莱与朝鲜半岛的海外交往

2016-06-21鲁芸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交往蓬莱朝鲜半岛

【摘要】蓬莱,因其有利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与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交往密切。双方很早就开辟了以登州港为主要港口的东方海上航线,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蓬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古代中国东方门户”。

【关键词】蓬莱 朝鲜半岛 交往 文化科技交流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52-02

蓬莱是古登州所在地,位于中国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北距辽东半岛66海里,东与韩国隔海相望。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古代中国东方门户”之美誉。

蓬莱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西汉武帝东巡“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名之”。唐贞观八年(634年),始置蓬莱镇。唐神龙三年(707年),登州治所移蓬莱,蓬莱升镇为县,州县并存。宋、元袭之。明洪武九年(1376年),登州升州为府。清代袭之。由唐至清的1000多年间,蓬莱曾作为中国对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是古代胶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一、历史及交通

蓬莱为天然良港,其历史悠久,是最早连接朝鲜半岛的东方港口。早在陆上丝绸之路和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前,以蓬莱为起点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形成。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实,至晚于新石器时代,山东半岛的胶东地区已经与朝鲜开始了文化交往。这一点,中外学术界已达成了共识。许多专家、学者通过这个区域内发现的陶器石锚、农作物遗存以及石棚墓葬等综合比较,认定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关系。

战国时,开辟了以登州港为主要港口的东方海上航线,成为中国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秦汉时期,帝王海上寻仙活动的兴盛,客观上促进了蓬莱海上港航事业的繁荣。

南北朝北魏时,百济和新罗使臣“从东莱浮海”,沿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海岸线,经过庙岛群岛,进入山东半岛。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人员朝贡和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和密切。

隋唐五代时期,登州港达到了鼎盛,与泉州、扬州、明州并称中国四大古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南北海运及贸易活动的枢纽港。尤其是与朝鲜等国家的频繁往来,使登州港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古登州城还专门设有“新罗馆”、“勾当新罗所”等涉外管理机构。《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与朝鲜主要往来的通道是“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北渡乌湖海,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东傍海壖,过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汪、橐驼湾、乌骨江八百里。乃南傍海壖,过乌牧岛、贝江口、椒岛,得新罗西北之长口镇。又过秦王石桥、麻田岛、古寺岛、得物岛,千里至鸭渌江唐恩浦口。乃东南陆行,七百里至新罗王城。自鸭渌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溯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溯流五百里,至丸都县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溯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陆行四百里,至显州,天宝中王所都。又正北如东六百里,至渤海王城。

宋、元、明时期,登州港(蓬莱水城)也一直是高丽、朝鲜使节的出入口岸。自宣川宣沙浦发船至铁山椴岛——车牛岛——鹿岛——石城岛——长山岛——光鹿岛——三山岛——平岛——皇城岛——龟矶岛——庙岛——登州——黄县……——北京仁祖七年(1629年),椴岛帅毛文龙、宁远督臣建请易路……改陆后,觉华岛水路远倍登州……后壬申(1632年)奏请解再从登州路。此后,虽经千年风雨变迁,而港口依旧。蓬莱由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中唯一的北方港口。

二、交往情况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官方交往最早见于《汉书》。其中记载汉代于朝鲜设立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且“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唐代设立登州后,登州港遂成为中国与朝鲜等东北亚地区交往的重要出发地和登陆港。据不完全统计,经登州港中转的朝鲜半岛的高丽、百济、新罗等国经登州中转的朝贡使团有百余批。北宋初期,登州港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至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高丽使节、学者、僧侣等来华有33批,宋朝遣使去高丽则有10批。晚明时期,登州也作为遣使口岸发挥着作用。天命二年(1617年)至崇祯九年(1636年),朝鲜贡使先后27次来华,都是经由登州的海上路线。(见林基中《燕行录全集》)唐代韩国华严宗祖师义湘、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崔致远,明代朝鲜理学之祖郑梦周等均由此登陆中国或返回故土。

到了明代,明太祖定“和买”之策,不再用朝贡贸易的形式进行,而以价购进,遣明使的作用则发展到“使即商”了。当时,中朝两国贸易往来种类十分丰富。《朝鲜通史》中记载:“(从朝鲜输往中国的商品)主要有金、银、牛、马、陶瓷器、夏布、花纹布、人参、毛皮、文具和螺钿、细工艺品。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绸缎、药材、书籍、文具、陶瓷器和宝石等。”高丽“其丝线织纴,皆仰贾人,自山东闽浙来”,使登州俨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东北亚交往最重要的一环。

三、文化科技的交流

(一)文化方面

中国文化传至朝鲜始自汉代,当推孔子思想,公元一世纪起,高句丽开始推广儒学,建孔庙,设大学,授五经,行孝道,倡仁义,无所不举。到了李氏朝鲜更进一步儒化其文化模仿中国重科举,考试教育皆以“四书”“五经”为准,于是李氏王朝成为“儒教王朝”。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通过登州往返于百济、高丽、新罗等朝鲜半岛国家,使臣共有34批次,藉以进一步移植中国的优秀文化虚心地汲取盛唐文明,包括政治制度、文化及佛法,以完成改变自己国家落后面貌的文化使命。

唐朝与新罗文化交流在登州也很活跃,唐朝大批书籍自此装船运往新罗,许多新罗留学生浮海经登州到唐朝国子监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在唐朝考中进士的就多达58人。公元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788年新罗也采用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以《左传》、《礼记》、《孝经》为主要考试科目;七世纪末新罗学者薛聪创造了“吏读”法,用汉字作为音符来标记朝鲜语的助词、助动词等,帮助阅读汉文,对文化普及起了推动作用。宋淳化三年(992年)三月,“以高丽贡进士四十人并为秘书郎,遣还”,他们回国后对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另有印刷术传播到高丽,结果在那里出现了金属活字的萌芽有着世界意义;造纸术传播到高丽,结果高丽纸比中国纸还好;纺织术传播到高丽,结果高丽织物可与中国织物媲美;文学方面,高丽学者的汉诗造诣,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甚至能以汉诗的形式翻译高丽的作品。

(二)科技方面

我国养蚕织绸的技术,以山东半岛最早,山东半岛作为丝绸的故乡,有“齐鲁冠带衣履天下”之称。据光绪《登州府志·祥异》记载:汉元章刘 “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牟山野蚕茧收万余石,人以为丝絮”。有人认为,公元前5世纪左右中国丝绸传到朝鲜,考古发现,在朝鲜平壤乐浪区的1000多座汉墓中,曾出土大量中国丝织品,这是中国丝织品于汉代大量传入朝鲜的重要实物证据。汉人大量经登州移民朝鲜半岛,促进了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养蚕织绸业,而中国丝绸作为两国友好往来时回赠礼品传播到朝鲜半岛及其他国家,并使这条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更趋完善和巩固。

北宋末年,我国海船已经使用了指南针,指南针是全天候的导航工具,它开创了航海史的新纪元。随着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指南针的应用,火药的制造以及活字印刷术等的发明传播到朝鲜半岛及世界各地,对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文化渊源,使得登州自古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也是登州保持1000多年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登州古港作为国际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中国南北海运和贸易活动的枢纽,在日益繁荣的海外交通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条沟通东北亚各国的海上通道,与当时中国西北内陆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一样,成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简介:

鲁芸(1981.9~),女,籍贯:山东文登,单位:烟台市芝罘实验中学,职称:中学二级,学历:(2000级)学士,研究方向:历史学。

猜你喜欢

交往蓬莱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蓬莱迎曦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新时代中国的朝鲜半岛战略与角色
蓬莱凝翠
岱山五云缥缈隔蓬莱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