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预科英语分层教学探析
2016-06-21贝龙震
贝龙震
【摘要】随着预科招生规模的扩大,预科生源日益复杂,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越来越大,原有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预科英语教学。本文以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为例,提出针对大学预科英语实施分层教学,并阐释实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给出实行分层教学的方法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预科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预科 英语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26-0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其培养目标是“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强化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进入本、专科(高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预科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受到的基础教育不尽相同,学生英语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传统的行政班授课模式,容易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低等生跟不上的局面。预科教育学制较短,在一年的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快提高英语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实施预科英语分层教学的基础
1.理论基础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在研究人类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入”理论。他认为,人类只有在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语言。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现有的语言基础,“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的输入远远超出语言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2”),或者接近甚至低于语言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0”),学习者便不能够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教师向学生输入的语言太难,学生就会失去信心,产生焦虑,加大情感因素的过滤层,使输入难以通过,从而无法进入语言习得机制进行内化处理,最终导致学习失败。教师输入的语言过于简单,学生就学不到新的知识,同样会产生焦虑感和厌烦情绪,导致教学收效甚微。克拉申的“i+1”理论从二语习得角度说明了语言教学的关键是要让语言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而不同学习者之间的“i+1”水平不同,这为预科英语教学的分层奠定了理论基础。
2.现实基础
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于2013年11月正式组建,按照“分校招生,集中办学,集中管理”的办学模式,为云南省各高校的预科学生提供为期一年的集中培养。2015年,基地开始招收教育部直属院校的预科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新疆、内蒙等地。基地2015级在校生总人数多达2662人,学生来源广泛,层次各异,有一本、二本的预科学生,也有三本、专科的预科学生。因此,各层次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以2015-2016学年上学期英语期末考试成绩为例,该基地学生英语最高分达到139分,而最低分只有30分。一些学生在英语语音、词汇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积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积极,另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只满足于完成和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只有少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是解决预科生英语水平差异和学习状态差异的有效途径。
二、如何实施预科英语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实施的前提是对预科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借鉴其他民族预科培养单位的经验,可针对预科新生开展入学英语水平测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兴趣及潜在发展可能性把学生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初级班主要针对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对于该层次的学生,应以夯实基础知识为主,力求掌握课程要求的基础单词和一些基础句式结构,能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信心。中级班主要针对英语知识水平一般,学习勤奋度有待提高,学习方法有待加强的学生。该层次的教学应该以把握教材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词汇的基础上,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及相关知识点,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高级班主要针对英语基础比较扎实,学习主动性强,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教学上可以充分发挥该层次学生的自主性,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有较大提升。
实行英语分层教学,在考核评价时必须打破传统模式,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分层考核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教师应加强平时的考核力度,以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出勤率、学习态度等方面作为考核依据,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考试应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难度的试卷设计,分层命题。同时,也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反馈,对各层次学生予以不同的评价。
三、结语
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方法,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人能力差异和学习需求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热情,更好地为本专科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当然,本文仅仅对预科英语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该模式也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有待各位学者进一步研究。如何让分层教学更好地应用于预科英语教学,还需要广大预科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并对其进行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试行)[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9/moe_751/200506/t2005?鄄0603_77872.html.
[2]Diane Larsen-Freeman, Michael H.Long.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42-243.
[3]曹大明,方晓波. 三峡大学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分层教学实践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